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综合运用区位商和国内市场占有率指标对吉林省玉米加工产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998~2006年吉林省玉米加工业总体的竞争力呈波动上升趋势;按照本文设定优势产业的选择标准,淀粉及其制品业和酒精制造业是吉林省玉米加工业的优势子行业,并且他们的优势都很强,而饲料加工业和白酒制造业在吉林省缺乏优势;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玉米加工业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Tobit两步法对1998—2005年吉林省玉米加工业的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样本期间内吉林省玉米加工产业的技术效率呈上升趋势,但吉林省玉米加工业的平均技术效率水平较低,而且各子行业的技术效率值差距较大;从Tobit模型回归结果来看,产业集聚、资本密集度、产权结构和企业规模都不同程度地对吉林省玉米加工业的技术效率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地区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地区比较优势理论及其测度指标,量化把握了近年来我国31个省市区农产品加工业的地区比较优势格局及其动态。研究发现,我国各地区农产品加工业的比较优势已经发生了较大程度“分化”,目前,福建、山东、河南、湖北、广西和四川6省是农产品加工业的优势地区。最后,本文从产业的区域政策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也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2000—2018年中国各地区玉米生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中国玉米生产布局变迁的轨迹、驱动因素及优化方向。[方法]文章运用区域重心分析法测定并描绘中国玉米生产布局变迁轨迹,运用面板模型实证分析玉米生产布局变迁影响因素,并基于比较优势理论,针对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中国各玉米种植区域的比较优势,探讨中国玉米生产布局优化方向。[结果](1)中国玉米生产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明显,以黑龙江、吉林等省份为主的北方春播玉米区逐渐取代黄淮海夏播玉米区成为我国第一大玉米主产区;玉米生产布局变迁是玉米生长季温度、生长季降雨量、玉米生产成本和有效灌溉面积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且不同种植区域在这4个因素上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2)玉米种植优势产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和黄淮海地区,包括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陕西、天津、河北、山东、河南;非优势产区主要集中在西南山地丘陵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重庆、青海、西藏;其余为较优势产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和西部区域。[结论]我国应遵循玉米生产布局变迁规律,因地制宜,优化玉米生产布局,并提高跨区域粮食调配能力,确保区域间粮食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5.
扇贝是山东省海水贝类养殖中的重要品种之一。论文依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有关数据,采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产业集聚指数,量化分析山东省扇贝养殖产业的竞争力水平,并与全国其他省份进行对比,定位山东省扇贝养殖产业竞争力在全国范围内的水平。结果表明,效率比较优势:河北>福建>广东>山东>广西>辽宁>浙江;规模比较优势:河北>辽宁>山东>海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综合比较优势:河北>山东>辽宁>广东>海南>福建>广西>浙江;区位熵:河北>山东>辽宁>广东>海南>福建>广西>浙江;行业集中率:山东>辽宁>河北>广东>福建>广西>海南>浙江。山东省扇贝养殖产业具有一定的效率比较优势、规模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在全国具有较好的竞争优势,产业集聚水平较高,行业集中率位居全国第一,在全国具备较强的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区域布局与产业集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化农产品加工业区域布局,对于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按照农产品原料的类型将农产品加工业进行重新归类,对农产品加工业及其子行业在东、中、西及东北的分布,以及在优势农产品区域的分布进行了研究;此外,使用集中度、空间基尼指数、赫芬达尔指数、EG指数等方法,该文对农产品加工业及其子行业的产业集聚程度进行了定量测算。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来中西部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加快,占全国的比例明显上升,农产品加工业"东强西弱"的区域分布格局发生了较为显著地改变;果蔬、肉类、水产品等生鲜农产品以及糖料、茶叶和乳类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在优势农产品区域呈现集聚态势,而粮食、油料等大宗农产品加工以及棉麻、木材、烟叶等非食用农产品加工分布较为分散,向产地集中的趋势不明显;农产品加工业总体集聚程度较低,但糖料加工、茶叶加工、蛋品加工、水产品加工、棉麻加工、橡胶制品产业集聚度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面深入分析长江经济带中三角地区湖北、湖南和江西3省的农业产业结构及其各产业差异性和相对优势及其竞争力。[方法]在宏观层面运用了传统的基尼系数分析3个省份历史发展上的地区经济水平差异,判断3个地区经济发展是否存在虹吸效应;从中观层面运用区位熵指数分析法分析区域农业产业结构,从农畜林渔等方面判断各区域产业专业化水平程度;从微观层面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SM)分离出3个地区的各部门产业的优势及其竞争力。[结果]区域内的经济差异变化呈不断增大的趋势,基尼系数不断扩大;湖北的种植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湖南的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江西的林业、渔业都较中三角地区对应的子产业的区位熵指数高;江西木材和竹加工业和烟草业具有较大的产业竞争优势,湖北的茶叶、水产和瓜果疏菜产业优势明显,湖南地区农业产业综合优势主要在于烟草、水果、肉类以及木材和竹类加工业。[结论]通过比较地区农业产业竞争优势,提出发展地区产业特色,合理布局全域农业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收益,稳固对结构优化的资金支持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绩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加工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作为农业大省,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本文将农产品加工业分为十二大类和五十七个中类行业,从行业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和经营增长等四个方面对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发展能力进行了绩效考评。评价结果表明,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和经营增长四项指标均处于全国一般和较低水平,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发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即使在一些优势行业依然存在企业规模偏小、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规划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对此,文章建议: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农产品加工行业资产质量;降低行业债务风险;提升行业盈利能力和经营增长能力。  相似文献   

9.
<正>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据重要地位。山东省是全国最大的玉米加工省,也是玉米产量大省。研究山东玉米产业发展情况,制定科学发展对策,对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推进全国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一、山东玉米生产情况(一)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析方法,运用玉米加工业的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中国玉米加工业增长过程中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变动状况,并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进而分解为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结果表明,1998-2005年,中国玉米加工业中淀粉及其制品制造业、饲料加工业、酒精制造业和白酒制造业的TFP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2%、13.3%、23.7%和7.7%,这充分说明,近年来中国玉米加工业发展迅速;玉米加工业各子行业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年均增长率均为正值,但技术效率增长缓陵,技术进步构成推进TFP增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渔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渔业竞争力分为水产品竞争力和渔业产业竞争力两个方面,利用显性比较优势、产业内贸易、显性贸易优势、出口竞争力等指数对浙江省水产品竞争力进行了横向比较。基于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对浙江省渔业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与其他渔业强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浙江水产品竞争力在沿海9个地区中处于中等水平;浙江渔业产业竞争力综合水平排第二位,仅次于山东,而高于福建、江苏、辽宁、广东、广西、河北和海南;浙江渔业的长期获利能力和持续增长能力较强,而生产能力、国际化程度、科技推广水平、要素禀赋则处于中等水平。因此,浙江省应继续发展远洋渔业、加工渔业和休闲渔业,壮大龙头企业,保护渔业资源,培育涉渔人才,形成合力以继续提升浙江渔业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美国玉米产业竞争优势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美国玉米产业竞争力的分析,认为美国玉米产业在自然资源、科技水平、产业化体系、政策调控等方面形成了特有的优势。目前,我国玉米产业正处在关键的转型期,生产、加工、科技等方面都亟待取得新突破,我国玉米产业发展应该进一步提高生产能力、科技创新能力、政府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能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基础,测算了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综合发展能力,并以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57个重点行业作为样本,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就其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效率监测。研究结论表明,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基础较好,专业化程度较高,具有较高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综合来看湖北省农产品加工业已具备较强的产业发展能力,其对经济的拉动效力正在突显,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国民经济效益和产品竞争力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玉米加工业发展探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近年来,中国玉米加工业呈现强劲发展之势,过大的发展规模不仅引发了玉米本身价格的上涨,而且对玉米相关产业发展及国家粮食安全产生了负面效应。为促进玉米加工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应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目标的前提下,对玉米加工业发展规模进行控制,实施玉米加工业向原料优势区域集中的政策;科学合理地确定玉米加工业的产品结构;建立与玉米加工业相适应的玉米种植业结构,实施玉米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大米加工业行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中国大米加工行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了详细分析和阐述,结合大米加工业行业的特点,从促进行业发展的角度,展望了未来几年大米加工业的发展方向:“提升大米加工产业的集中度和核心竞争力,建设具有特色的粮食加工产业园区和集群;发展传统米制品主食工业化;着力推动粮食加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节能减排,减少大米加工电耗,提高稻谷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率;科技创新,推进稻谷加工关键设备研发及产业化”等。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内玉米已进入灌浆乳熟期,大部分产区天气较适宜玉米生长。从部分市场机构发布的产区玉米长势考察信息分析,东北部分地区玉米生长虽然遭受了洪灾,但整个东北地区玉米长势和常年相比基本相同,部分地区长势好于去年,总产量预期比较乐观。如果后期不出现早霜、降雪等不利于天气,估计吉林、黑龙江玉米产量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增长,辽宁、内蒙古玉米产量可能与去年持平或略减。目前,河南、山东部分地区仍有些干旱,但包括陕西、河北在内的夏播区玉米长势较好,部分地区农民正在农业部门的指导下加强田间管理。  相似文献   

17.
京津冀农业一、二、三产业区域比较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京津冀三地农业发展现状和专业化优势,是构建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格局的基础和关键。[方法]文章采用区位商法,基于2011—2018年京津冀三地农业相关数据,计算京津冀农业一、二、三产业的区位商,并对其专业化生产优势和劣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发现,在农林牧渔业及其内部产业方面,河北具有专业化生产优势,而北京和天津都不具有; 在农副食品加工业方面,天津和河北具有专业化生产优势,北京不具有; 在休闲农业方面,北京和天津具有专业化生产优势,但2015年之后北京的优势已丧失,2016年之后河北开始具有专业化优势; 在农林牧渔服务业方面,河北具有较强的专业化生产优势,北京和天津不具有专业化优势。从三地自身产业比较,北京具有专业化优势的产业是林业; 天津具有专业化优势的产业是渔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 目前河北农业一、二、三产业均具备专业化生产优势,且部分产业优势明显。京津冀作为一个整体,其农业一、二、三产业的区位商均小于1,不具有专业化生产优势,区域内的农产品市场供给对外部的依赖性较强。[结论]最后,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甜玉米的加工甜玉米除直接鲜食之外,相当数量用于速冻和真空包装在淡季上市。此外,还有一部分用于脱粒装罐,主要用于各类餐厅的菜肴。目前我国大型的食用玉米加工厂分布在河北、北京、上海、陕西、安徽、吉林、黑龙江、天津、山东和辽宁等省市。其中最大的一个设在河北昌黎县,每年可加工7500万斤鲜果穗。一般中型的加工厂的投资额均在2000万元以上,多数为民营企业。不少国营加工厂都先后倒闭。上述加工厂的种子多数来自国内,少量直接从美国进口(如上海梅林公司)。糯玉米的加工适于鲜食的糯玉米,除采收后直接进入市场外,相当数量用于速冻和真空包装鲜果穗,待淡季进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玉米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黑龙江省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其产业发展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及带动农村居民致富具有作用。文章在充分分析黑龙江省玉米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述玉米生产区连片、自然条件适合玉米生产等相关优势,分析制约玉米产业的主要因素包括玉米专用品种较少;耕地数量减少和耕地质量逐步退化;产业化水平不高,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深加工比重低,产品附加值不高;外企种业公司带来的市场冲击等。并从加强玉米新品种的筛选和培育;培育农业加工龙头企业,提高产业化水平;提高组织化程度,合理促进利润分配;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玉米市场竞争力;保持耕地总量平衡,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建立玉米产业信息网络平台,及时发布市场信息等6个方面提出促进黑龙江省玉米产业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有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和粮食优势,形成了以玉米、肉牛、猪肉、肉鸡、参茸加工为代表的龙头产业,以粮食、畜产品和参茸为代表的林特农产品加工业体系也已基本上形成。但应清醒地看到,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起步较晚,与先进省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龙头产业和龙头企业的规模较小,技术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