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就业》2009,(10):64-64
2009年以来,松原市一直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为重点,多次组织举办了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及创业成功项目推介会,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是研究制定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具体目标和措施,以正式文件分别下发到各县(区),规定各县(区)建立高校毕业生创业园,并纳入工作目标责任制的考核之中。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全部开设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窗口,配备专人为高校毕业生提供面对面的求职登记、职业介绍、政策咨询、岗位匹配等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2.
正为响应济宁市人社局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1+1"专项招聘服务活动的要求,建立现场招聘与职业指导、岗位推荐相结合的"1+1"就业服务新机制,近日,梁山县人社局在人力资源市场成功举办了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旨在解决2014年应届未就业的毕业生和往届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参会企业共57家,提供就  相似文献   

3.
9月至11月山东省将开展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促进活动,通过举办双选会、就业见习专场招聘会等方式,确保今年2万名毕业生实现见习。9月15日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召开就业工作督查联络员会议,安排部署就业政策落实专项督查有关工作。  相似文献   

4.
就业月览     
《中国就业》2009,(11):18-18
9月至11月山东省将开展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促进活动,通过举办双选会、就业见习专场招聘会等方式,确保今年2万名毕业生实现见习。  相似文献   

5.
化解就业难     
又一批毕业生即将离开校园走向社会。每当这个时节,跟离愁别绪一起出现的就是就业问题。全国今年将有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再创历史新高。分析这699万的高校毕业生,约占新进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的一半,比上年增加19万人。再加上还没有就业的21万2012届毕业生,就业压力前所未有。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最难高校毕业生就业季在逐步破解。更多人剥茧抽丝,思考这个"史上最难"如何从根上化解。新华网:首先,从国家层面来说,建议继续大力实施政策性就业项目,建立不同地域之间的就业联动和支援机制。第二,国有企业在支持大学生就业上要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在社会上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第三,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国有企业启动和实施技术创新和经营管理青年人才储备和培养工程,保持和加大优秀高校毕业生的招聘力度。第四,要优化大学生创业环境,加大  相似文献   

6.
2011年底,湖北省襄阳市举办了"2011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型专场招聘会"。从此次招聘会所反馈的信息看,用人单位招聘意向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都出现了一定的变化。用人单位更加"现实",不注重名牌效应,而更加注重实用型人才。高校毕业生虽然开始理性"回归",但是对基层就业岗位还是持有抵触心理。这些变化或许正是全国人力资源市场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7.
高校毕业生就业季来临,面对699万新入就业市场的大学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5月14日至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天津考察,关心高校毕业生就业,对如何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作出指示。5月15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做好201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等工作。5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深入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开展就业帮扶和就业援助、大力促进就业公平等。5月17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8.
李玲  江维 《中国就业》2013,(10):11-11
9月24日,泸州市人社局在江阳区白塔广场举办"泸州市创业服务暨高校毕业生就业专项服务活动",为高校毕业生专场组织开展就业创业网络服务、职业指导、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服务。各级人社部门努力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高效便捷的各项服务,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集中帮助那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特别是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创业。该市各类高校积极响应参加,活动现场为进场高校毕业生等各类群体提供了就业招聘、就业创业政策咨询和就业创业专项服务。力求做到基础管理到位、跟踪服务到位、政策落实到位,使每一名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校扩招的大力推行及全国经济发展的放缓,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本文以社会支持的视角,从主观支持、客观支持以及对支持的利用程度三个维度出发,提出有效应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的策略,为有效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解决就业难题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司奋飞 《中国就业》2013,(11):21-21
近日,新密市举行了201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专场招聘会。进场企业29家,提供岗位1100余个,其中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岗位达到520个,涉及市场营销、行政文员、设计、耐材、计算机应用、金融管理等专业,达成就业意向112人。  相似文献   

11.
任芳莹 《价值工程》2014,(3):245-246
"准就业"阶段是学生在"学校待业"与正式"上岗就业"之间的过渡阶段,是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而提出的,这种模式不仅是促进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且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与择业矛盾的良方,是在对原有教育体制中实习制度进行整合的基础上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在当前我国经济形势下实行这种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727万人,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生源高校毕业生规模也将达到1.3万人,再创历史新高,2014年成为毕业生"更难就业季"。昌吉州人社局针对群众普遍关注和担忧的"更难就业季"问题,大力推行"1234"就业援助服务,努力破解毕业生"更难就业季"。"1234"就业援助服务,即:县市、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机构对每一名返回生源地未就业的毕业生,年内至少进行1次就业政策宣传  相似文献   

13.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本文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个维度出发,分析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促进其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3月,"部分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全面展开。本次活动以"城市联动齐发力,线上线下促就业"为主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满足大中城市招揽引进优秀人才的发展需要,为2014届高校毕业生及往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专场服务。作为此次线下专场活动组成部分,"首届全国跨区域(春季)校园巡回招聘"选择南京、北京作为现场巡回招聘站点。  相似文献   

15.
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相对于整个高校毕业生群体,虽然人数比重较小,但就业难度更大,服务个性化要求更高,蕴涵着万户家庭未来的希望。为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江西省人社厅积极发挥牵头作用,协调教育、财政等部门,着眼全局与长远,坚持继承与创新,打开政策措施研究制定的大门,邀请高校及其毕业生参与,推出"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计划"、"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技能就业专项活动计划",综合运用实名制登记、就业援助等各项政策措施和服务手段,实施万人技能培训、提供万个就业岗位、开发万个公  相似文献   

16.
周舸 《中国就业》2010,(9):61-61
今年以来,保定市满城县各有关部门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强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出台了《关于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以招聘、对接、缓解、帮扶、培训、吸纳为重点的“六个一批”工作思路,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搭建坚实的就业平台。  相似文献   

17.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国内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常规的就业工作模式难以满足需要,因此高校就业工作亟需主动转变工作方式来适应新形势,积极从容应对各种新的挑战,为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提供支持。本文对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探析,介绍了疫情防控期间,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存在的困难,并从社会、高校、学生三个层面阐述了如何提升民办高校就业工作的阶段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济南市历下区政府投入3800余万元,实施了"公益岗援助、岗位拓展、创业带动就业、就业见习、就业服务"五大工程,积极引导和促进社区高校毕业生就业,不断拓宽就业渠道,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1.3%。坚持政府主导,着力完善促进毕  相似文献   

19.
要闻月览     
《中国就业》2011,(7):12-12
5月25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举措:一是积极拓展毕业生就业领域。二是鼓励引导毕业生面向城乡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就业。三是鼓励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促进灵活就业。四是支持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和技能培训。五是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宜春市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创新服务工作模式,开展就业创业服务“六进高校”活动,有效帮扶了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创业。仅2009年,促进高校毕业生成功对接就业创业4684人,组织高校毕业生参加职业见习519人,组织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134人,为宜春建设“亚洲锂都、宜居城市、森林宜春、月亮之都”提供了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