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态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进入20世纪,逐年恶化的生态环境已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瓶颈。从生态补偿的视角出发,以厘清财政转移支付内涵等为基础,阐述了各级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实现生态补偿的现实意义,剖析了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缺失,提出了优化我国地方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社会是适应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的主要手段,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正处在市场化改革的转轨时期,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和非规范性。国家财政应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改革我国转移支付制度,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日本是一个中央财政集中度较高的国家,其转移支付制度有着鲜明的特点。为此,我们可以借鉴日本转移支付制度的经验,规范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灵活地、有针对性地选择转移支付方式,大力发展公共事业,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中的机构设置,加强监督管理,推进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3.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分配公平的重要制度保障。自分税制改革后,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处于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进程中,其运行状况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了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运行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改进建议,以促进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处于我国财政体制基层的县级财政,由于财力薄弱,对转移支付的依赖性大。转移支付制度的规范与否、合理与否、科学与否,对县级财政制度的建设影响巨大。本文指出上级财政对县级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规范财政转移支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邓万全  凡雨 《财贸研究》2000,11(3):37-40
<正> 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已成为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十五大报告也明确提出要逐步实行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转移支付制度是基于各级政府的收入能力与支出需求的不一致,以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为目标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财政分配格局,构建规范化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客观要求。 一、构建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社会公平是财政转移支付的最终目标.我国虽然没有正式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但中央政府一直以来鼓励省级政府间的互助,形成了事实上的、富于中国特色的省际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本文以上海为例,分析了我国省际横向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状况,探讨了其中值得推广的经验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对我国建立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7.
田程立 《商》2013,(15):154-154
1994年,中国实施了分税制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建立了比较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经过长期实践表明,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较好地实现中央的计划目标,一定程度上调节现行政府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稳健发展。但总的来说,目前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也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因此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具有深远而又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要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才能使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够正常运作,才能实现地区间财政能力、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然而目前我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却存在很多问题,结合我们国家的实际,借鉴德国转移支付有益经验,给出一些规范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虽然于1994年进行了分税制改革,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没有相应的建立起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导致未能有效实现财政的横向与纵向平衡。我国应借鉴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从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理论研究入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加快完善财政转移支付的制度,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10.
刘扬 《北方经贸》2006,(12):46-47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调节各级政府间财政发展横向和纵向不平衡的主要手段。文章通过对美国以及日本转移支付制度的研究,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民经济和财政制度发展阶段的特点,提出对我国转移支付具有指导意义和值得借鉴的措施,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财政法制建设,包括积极开展或推动财政转移支付在内的立法工作。本文提出了构建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需要完善的几个方面,研究归纳了改进和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几个建议。  相似文献   

12.
胡娟 《商》2014,(11):180-180
财政转移支付是平衡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手段,用以实现地区间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转移支付的现状,以及国外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的地方作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财政法制建设,包括积极开展或推动财政转移支付在内的立法工作。本文提出了构建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需要完善的几个方面,研究归纳了改进和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几个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生态环境的公共品属性使得生态环境定价较为复杂,而不完善的生态环境定价模式会损害生态环境,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巴西生态补偿成功实践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应该根据各种生态功能区发挥的作用差异和受益主体,确定生态环境的价格,构建区域性和全国性生态补偿体系,并应该考虑将生态环境外部性的定价应该反映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中,构建横向和纵向的生态补偿性财政转移支付体系。  相似文献   

15.
完善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是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国家普遍采用的、用于解决中央与地方之间及各地方之间财政失衡的一项重要制度和措施,我国自从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以来,财政转移支付的度处于不断完善之中.但是,目前我国的转移支付制度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从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基本原理入手,在借鉴OECD主要国家经验的基础上,论述了我国转移支付制度设计中必须注重的模式选择问题、需要考虑的若干关键性因素以及需要注意的相关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6.
孙雅洁 《商》2013,(12):174-174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以中央和地方财政之间存在收支差异为基础,为实现区域间各项社会经济事业协调发展而采取的财政政策。它是最主要的区域补偿政策,也是世界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实践中最普遍使用的一种政策工具。本文通过分析韩、德两家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并与我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行比较,从而对我国转移支付制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规范化运行对改善我国县市级次政府的财政状况,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具有重大影响.但目前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诸多不足,已有的研究成果集中在制度的定性研究上,定量研究不足,且关于最低级次的转移支付的研究成果较为匮乏,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尚有较大空间.  相似文献   

18.
钱龙  汪茂泰 《市场论坛》2009,(9):17-18,13
主体功能区划分与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长远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保证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必要配套措施.文章指出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满足主体功能区上的缺陷与不足,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构建与主体功能区建设相协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商》2015,(27)
财政转移支付是生态补偿最直接有力的经济手段,本文以云南省退耕还林工程为例,对工程实施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揭露出财政转移支付在生态补偿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生态转移支付法律机制的具体措施,使其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互补作用,以缓解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尖锐矛盾。  相似文献   

20.
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财政转移支付是协调政府间分配关系的基本手段,目的是实现地区间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基本一致.本文分析了中国目前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支付额的确定缺乏科学依据、支付力度不足、调节功能微弱的问题,提出了建立科学规范的以纵向为主、纵横交错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构想.具体做法是:用因素法代替基数法来确定各地的转移支付额;以一般性转移支付为重点,以专项转移支付相配合,以特殊性转移支付作补充;逐年降低直至取消税收返还,逐年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量,清理现行分散在各预算科目中的专项补助,将其规范为"整块拨款"和"配套拨款".最后还提出了测算财政标准收入能力和财政标准支出需求的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