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培育的路径、成效及瓶颈因素,提出了基于"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和"政府服务外包+企业托管"框架机制,给出了精准扶贫特色产业培育的推广对策建议,为民族集聚地区特色产业扶贫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
以十堰市三所本科院校为例,对地方本科院校参与教育扶贫的模式进行了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地方本科院校参与教育扶贫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电商扶贫是推进精准扶贫的重要政策措施之一,贵州省作为全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在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的背景下,不断创新电商扶贫模式,促进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并助力实现乡村振兴。本文通过对贵州省多地进行走访调研,首先从经济数据上对贵州省的农村电商扶贫进行评价;其次归纳总结出贵州省主要的几种电商扶贫模式,并从政府、龙头企业、农户三个视角深入分析了电商扶贫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促进贵州省农村电商扶贫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明确提出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把精准扶贫作为工作目标。如何精准扶贫?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带来机遇,而目前尚未有将该技术应用于扶贫的系统方法。电商扶贫已被纳入国家精准扶贫政策体系,而大力发展农村电商还面临诸多问题。贵州省黔西县应对这些问题,抓住广州市花都区对口帮扶的契机,利用大数据技术,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基于农村电商发展特色产业,最终精准到户,打造系统的扶贫模式。对其他地区扶贫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产业扶贫到目前为止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扶贫政策不精准且操作性较低,产业扶贫的绩效考核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利用电子商务、财税金融和社会保险等扶贫政策,建立完善的特色产业扶贫绩效考核机制推动产业扶贫精准深入发展。并通过招商引进先进企业,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当地旅游业相结合等多个方式发展创新全产业链,提高产品的知名度。以期能为特色产业扶贫工作的具体落实及实现新阶段精准脱贫目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在新常态下,南盘江流域将扶贫工程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培育和发展地区特色产业,创新发展模式,重构发展动力,是我国西南跨省交界地区适应新常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湖南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贴息贷款在业务开办地区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缓解贫困农户融资难问题、扶持农业产业项目、促进地方经济特色产业发展的作用,较好体现了项目扶贫、产业扶贫的效应。但在实际开展扶贫贴息贷款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需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湖南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贴息贷款在业务开办地区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缓解贫困农户融资难问题、扶持农业产业项目、促进地方经济特色产业发展的作用,较好体现了项目扶贫、产业扶贫的效应。但在实际开展扶贫贴息贷款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需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9.
学校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指示精神。高校,是智力、人才、科技的聚集地,是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助力军,充分发挥贵州省各高校资源优势,立足本土资源,发展地区特色,自发探索出一条以高校电子商务推动本土经济发展的新途径。笔者通过对高校电子商务与扶贫特色产业耦合发展机制的研究,以及对贵州电商扶贫推进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探讨,提出高校电商为扶贫地区特色产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产业扶贫作为乡村振兴的主要方式之一,其将产业作为扶贫根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以特色产业为主导,项目扶持为手段,因地制宜,突破多重产业壁垒,实现精准扶贫,农民增产、增收。以产业扶贫政策为导向,以阿坝州为实证,基于产业价值链的分析逻辑,提出在阿坝州农业产业扶贫中存在产品同质化、经营模式落后、营销方式单一、未形成良性的利益链接机制和完整的全产业链等问题,并探究相应的改善方式,以达到产业链的优化及产业价值链的升值效果,提升阿坝州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放大产业扶贫效果,助力全面脱贫。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山东省临沭县的柳编产业发展为切入点,结合当前我国农村电商在精准扶贫实践中存在的金融支持不足的普遍性问题,对临沭县电商扶贫所面临的困境展开分析。提出依托提高金融支持电商力度,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实现脱贫致富的实施方略。并以此为基础对临沭县金融支持现状进行深入探析,对该县特色产业电商的长远发展战略进行再设计,为落实"互联网+扶贫"方略的实施提供新的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虽然我国在经济产业及综合国力方面有所提升,但贫困问题却至今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对此,我国曾出台过一系列扶贫政策用于改善部分地区贫困状况,而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就是其中之一。当前,随着旅游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逐渐增高,乡村旅游精准扶贫是当前各扶贫政策中最为有效的一项,能够进一步改善我国贫困地区现状,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本文主要将湖北十堰市郧西县作为扶贫对象,从分析当地基本情况入手,通过了解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对象基本要求出发,提出了郧西县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现策略,促进了当前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支持下,田东县将产业扶贫作为一场硬仗来打赢打好,因地制宜、精准规划县级"5+2"、村级"3+1"特色产业发展,集中政策、资金、技术等要素给予扶持,逐步形成"县有扶贫支柱产业、村有扶贫主导产业、户有增收致富项目"的产业扶贫大格局。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完成"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党中央、国务院对新时期扶贫攻坚作出新的部署,开启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征程。资本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渠道。文章以云南巴拉格宗入园凭证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为例,分析资本市场对接贫困地区特色产业金融需求的优势,总结本案例的经验,进而为资本市场助力精准扶贫提供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以农村电商扶贫实施路径分析与解读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农村电商扶贫实施现状为主要依据,从增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产力、推动政府正确引导,解除思想困境、打造特色产业,提高网络销售量、增强电商人才培养,授之以渔几点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加强农村电商扶贫效果。  相似文献   

16.
产业扶贫作为开发式扶贫,是提升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带领贫困人口增收致富的关键方式,同时也是巩固脱贫成效、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治本之策。通过对察哈尔右翼后旗产业扶贫实施情况进行调研,了解到察哈尔右翼后旗产业扶贫经过实践探索积累了政策引导、组织带领、本地企业带动、运用本地资源打造特色产业等脱贫致富的经验,但也面临产业扶贫项目难以稳定持续地发展;产业扶贫项目难以精准到户;农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难以助力产业扶贫;企业与贫困户未形成良性的利益联结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从科学精准地选择产业扶贫项目;整体规划产业扶贫项目发展路径;壮大集体经济助推产业扶贫;建立和完善扶贫产业风险防范体制等方面提出优化举措。  相似文献   

17.
《品牌》2018,(2)
近年来,我国在扶贫开发工作中成就显著,贫困人数大为减少,贫困发生率实现大幅度下降。产业扶贫作为一种重要的扶贫方式为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思路,在扶贫工作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金寨县南溪镇位于大别山特困地区,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增长缓慢,贫困发生率长期处于较高水平。该地紧抓发展契机,利用特色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产业扶贫,成功使当地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然而,在产业扶贫过程中,该地难以避免存在扶贫对象定位不精准、技术水平落后、生态破坏严重等问题,因此,本文在文献研究基础上因地制宜为南溪镇产业扶贫提出一系列优化路径,以图为当地居民真正的脱贫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兰梓瑜 《中国市场》2015,(9):155-158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乡村特色产业的大力发展,少数民族聚居的民族村寨地区也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如何有效发挥民族村寨资源优势,利用特色产业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是一个意义重大且亟待解决的难题。笔者对湘西州吉首市民族特色村寨优势产业发展进行了实地入寨调查,以期了解民族地区民族村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前,黑龙江省农村扶贫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返贫问题日益突出、地区日趋边缘化等问题。政府应加快对扶贫政策相关方面的创新,提高农村的市场竞争力;充分发展特色产业,发挥区域优势;加大农村贫困地区人力资源开发,改变贫困地区的文化观念,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村医疗水平,以打破制约农民脱贫的“瓶颈”。提高黑龙江省农村扶贫政策实施效率。  相似文献   

20.
<正>十堰地处秦巴山腹地,是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集老、少、边、穷、库、山于一体,所辖8个县市区均纳入秦巴山片区规划范围,肩负着保水质、保生态和脱贫攻坚的双重艰巨任务。去年以来,十堰市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形成了"六个坚持"的易地扶贫搬迁"十堰模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搬迁进度居湖北省前列。到9月底,全市开工建设1829个集中安置点,超年度规划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