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对知识经济社会人力资源会计研究中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人力资源会计在应用中应属于管理会计范畴、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应成为重要研究方向,人力资产不应提取折旧等。  相似文献   

2.
论人力资源会计反思及其新思维模式的创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泷 《当代财经》2008,(4):112-116
人力资源产权的确立及其权益的界定,对现行人力资源会计观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彻底摈弃对作为物质要素的人力资源成本及价值进行计量的工业经济思维模式,树立以人力资源投资的成本及投入的价值计量人力要素的知识经济思维模式,把人力资源的产权与权益的客体引入会计程序,分别以人力资产或人力资本作为人力资源会计对象的要素选项,这是一次会计观念的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3.
沈萍 《经济论坛》2001,(16):46-46
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们日益感受到人是一切财富的源泉,于是,确认和计量这种资源的人力资源会计应运而生,但实施人力资源会计也并非易事。人力资源会计从本世纪60年代在美国产生至今,还未形成一套完善的理论体系和核算体系,在会计计量和操作方面仍存在许多争议。本文试就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的推广使用做一些探讨。一、人力资源会计的提出人力资源是21世纪的战略资源。我国的现实情况是:建设资金严重短缺,物资资源相对不足,唯有人力资源数量丰富而潜力有待开发。只有根据我国这一特性,走大力强化人力资源开发的道路,才能使…  相似文献   

4.
徐云萍 《经济论坛》2003,(19):80-80
一、人力资源是否能确认为会计资产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企业与劳动者事先签定了劳务合同,在合同期内取得了对劳动者的控制权,有权占有其职务劳动成果,即人力资源可以为企业所控制,并能为企业带来预期经济利益或未来现金流入。从这一点看,将人力资源确认为资产,似乎完全符合资产的定义,有着充分的理由。但是,人力资源与企业其他资产相比,最大的差异是人有主观能动性。人在作为一种资源为企业服务时,主观上存在着积极与消极、主动与被动…  相似文献   

5.
关于人力资源会计的一些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立红 《经济论坛》2003,(14):79-80
一、人力资源会计产生的紧迫性和必然性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是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因此,要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发展,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便成为发展的关键。从完整的意义上理解,资源包括物质资源、货币资金和人力资源,经济的发展即指这三者的有效增长和合理配置。传统会计一直很重视对物质资源、货币资金的核算和控制,而对人力资源,到目前为止,在理论上承认它是生产经营活动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但在会计核算和控制方面,相对于前两者则远远落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人力资源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将越来越明…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源会计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之杰  赵之友 《技术经济》2001,20(11):26-28
知识经济时代 ,人力资源及其计量和披露成为会计界关注的热点之一。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将是 2 1世纪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 ,在此过程中离不开人力资源会计所提供的信息。本文将就人力资源会计研究中的有关焦点问题探讨如下 :一、人力资源能否确认为企业的一项资产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主要涉及这样一个问题 ,即对人力资源的投资是否应予资本化 ,或者说人力资源是否能确认为一项人力资产。这是关系到人力资源会计能否得以存在的关键问题 ,历来是会计学者争论的焦点。一种观点认为 ,人力资源不能算是资产。理由是我国《企业会…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源会计是会计学与人力资源管理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会计科学中的一个正在发展的新分支。在我国实施人力资源会计,需要解决人力资产的确认、计量、报告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8.
于淑珍 《经济师》2005,(11):148-148
人力资源会计是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对人力资源进行计量、核算和管理,向各方信息使用者提供人力资源信息的一种新生会计分支学科。它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目前已进入广泛发展和应用阶段。可供选择的人力资源会计模式有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和劳动者权益会计,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的模式是劳动者权益会计。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源会计(HumanResourceAccounting)是指对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的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它是会计学科发展的一个新领域,是人力资源管理学和会计学相互渗透形成的新型会计理论。这个概念自美国密西根大学郝曼森教授提出后,在理论体系的创建和信息应用方面已有了很大的发展。虽然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人力资源会计的推广创造了历史性的契机,但由于我国会计界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计量、报告等尚未取得一致的看法,也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托,因而将人力资源会计纳入现行会计核算体系广泛推广仍有…  相似文献   

10.
人力资源会计恒等式的成立须符合三项制约条件;人力资源参与企业剩余价值分配呈现多样化趋势;人力资源会计恒等式的运用要符合法制化、市场化及产权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1.
浅谈人力资源核算及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信东 《经济问题》2001,(10):29-30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作为决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生产要素,已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被认为是21世纪企业最富活力、最具潜力的经济资源。人力资源符合资产的定义,理应纳入企业财务会计报表体系,正式对外公布;其管理重点应着重于投资决策方面。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源会计管理成本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力资源是社会经济活动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资源。从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源会计的概念入手,通过对人力资源会计成本详尽的分析,从而揭示了人力资源会计成本控制的积极意义以及如何控制人力资源会计成本。  相似文献   

13.
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管理能否有效发挥作用直接影响审计质量和审计风险,关系到会计师事务所的生存和发展.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源管理要采取如下完善措施:树立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理念;制定有效的人才招聘策略;注重员工培训;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制度;制定灵活有效的报酬与激励机制;扩大规模提高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董妍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10):101-104
相对于自然科学而言,人文社会科学课题经费使用具有不同的特点,即经费数额较少,贪腐数额较小、手段简单,贪腐成本高,且普遍存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经费入不敷出的情况。目前,课题经费管理制度存在很多问题,如无劳务费、培训支出无法报销以及存在报销时限等。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遵循课题经费项目负责人和报销人共同负责原则;在人文社会科学中明确指定较高比例的课题经费为劳务费;改革预算与发票报销制度;拓宽科目报销范围。  相似文献   

15.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企业重要和宝贵的组织资源。从会计学科发展的角度看,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对重构一个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以人力资本为主导并与非人力资本相结合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知识经济时代下,应通过加强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做好人力资源投资效益评价等措施,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会计。  相似文献   

16.
浅谈人力资源会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计学正面临着一场深刻的革命——从物本主义转向人本主义的革命,由此人力资源会计便应运而生.我国建立人力资源会计是财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是内部管理、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人力资源会计主要是成本会计、投资会计、权益会计的确认与计量.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与报告主要是对传统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改进.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将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关于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作为“经济警察”的注册会计师的服务质量也亟待跟上这种形势,审计风险日益构成注册会计师执业的威胁。本文从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及其审计人员、客户等各方面分析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并探讨如何对审计风险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8.
网络会计是信息时代会计发展的新领域,是网络环境下会计发展的新模式。本在分析了网络会计的概念、内涵及特点的基础上,对网络会计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应对策略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刘秀英 《现代财经》2003,23(7):38-40
企业的人力资源即人才是知识经济运行的主体。人才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已成为知识经济运行的先决条件,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和第一推动力。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会计分支。而是传统会计的补充。企业应通过运用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充分挖掘企业人才的潜能,使之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20.
探析作为自然保护地体系“基础”的中国自然保护 区现状人类利用强度量化特征,为保护地分类划定标准提供量 化依据。筛选自然保护区人类利用强度量化分析的3项评价因 子,即单位面积居民数、建设用地面积比例、耕地面积比例, 通过箱线图、赋值法等进行单因子特征分析和多因子综合特征 分析。研究结论为,现状我国自然保护区因不同保护对象或不 同空间区位,人类利用强度差别较大,其原因在于现状自然保 护区管理目标不清晰。基于自然保护区人类利用强度量化特 征,结合IUCN保护地管理分类,建议将我国自然保护区根据 管理目标分为两大类,并通过量化人类利用强度管控措施,使 两大类管理目标得到进一步区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