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傅强  徐海龙 《技术经济》2010,29(3):60-64
本文构建了一个在投资成本与收益不对称的情况下基于增长型实物期权的企业并购两阶段博弈模型。该模型使用二叉树期权定价方法确定企业并购中产生的增长型实物期权的价值,考虑了并购各阶段的投入成本、投资收益、风险中性概率、无风险收益率以及企业并购时产生的相互影响效应等因素,分析了成本占优或收益占优的两企业间在公司并购中的行为模式,得到了两企业项目并购成功所对应的临界收益和临界成本以及与上述因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1资本成本的概念及计算资本是企业占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长期资金,资本成本是指企业在筹集和使用长期资金的成本。资本成本是西方财务管理理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有着广泛的运用。在融资决策中,资本成本内含了企业的投资者(包括股东和债权人)对投入企业资本所要求风险和报酬,而风险和报酬又通过企业市场价值(债券价值和股票价值)体现,因此企业需要根据市场价值最大化要求确定最佳结构和目标资本成本。在投资决策中,资本成本是项目的机会成本,资本成本可作为评价投资项目财务是否可行的重要标准,当投资项目收益率高于资本成本时,…  相似文献   

3.
资本成本是特定的投资项目所要求的收益,也就是说如果有更高的期望收益,对投资者更加具有吸引力.从企业来看,资本成本是其为实现特定的投资机会、吸引资本市场资金必须满足的投资收益.如果资本收益率低干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则企业将发生亏损,也难以在资本市场上吸引投资者;反之如果企业收益率高于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企业会产生利润,将吸引大批的投资者.  相似文献   

4.
范化兴 《经济师》2013,(10):97-97,100
资产计量是收入与成本、费用配比程序中的一个必要步骤。收益表现为整个收入总额与投入的成本相配比的结果。资产计量的价值属性较多,我国会计准则明确规定有五种。企业采用不同的计量属性,投入与产出对比的结果就会不同,也会影响企业的会计利润水平,从而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并将导致企业集团不同的利益分配结果和投资决策行为,  相似文献   

5.
企业新产品项目的财务收益分析是决策的重要依据,风险收益率和资金成本是两个必须要考虑的因素;贴现率将会影响到评价指标如财务净现值和财务内部收益率,并且影响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EVA:业绩评价新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这是西方以及今日中国的财务管理界普遍能够接受的观点。股东财富包括投入的权益资本和实现的权益资本增值,从而实现权益资本增值最大化应成为衡量股东财富最大化和公司业绩评价的标准。   传统的业绩评价采用会计收益和会计收益率方法,其中采用较多的是会计收益率。这些方法忽略了权益资本的机会成本,认为扣除了债务成本的会计利润就是权益资本增值。因此,这些方法不能客观地确定经营者的业绩,不利于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迫切需要一些新的财务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来确定企业的经营业绩,经…  相似文献   

7.
一、负债经营策略的相关系统因素 负债经营策略是财务管理的一项核心内容,是指企业利用负债成本的固定性特点,通过负债来扩充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要资金,改变企业资本结构,进而改变企业收益分配格局,提高权益资本收益率的一种经营策略。实质上就是企业利用财务杠杆原理,以负债方式筹集企业经营所需资金,并利用其创造的超额利润来提高企业价值,实现企业管理目标。所谓财务杠杆(DPI)是指由于固定性财务费用的存在,使企业息税前利润(EBIT)的微量变化所引起的每股收益(EPS)大幅度变动的现象,其计算公式如下:  相似文献   

8.
《大陆桥视野》2009,(9):34-35
(一)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企业由于利率波动而引起的对未来收益、资产或债务价值的波动性或不确定性所可能导致的损失。比如利率上升引起企业支出成本的上升及资产价值的下降。  相似文献   

9.
施炎飞  戴志敏 《经济论坛》2006,(16):102-103
一、引言利率类理财产品是指产品的收益率与市场利率相挂钩的理财产品。投资者投资此类理财产品所获得的收益与市场利率的变动息息相关,这类产品为浮动收益率产品。它相对于固定收益率的理财产品而言,其收益是不确定的,如果投资方向与预先预测方向一致,则可能获得高收益,反之,收益率相对就要降低,甚至为零。目前国内对于理财产品的研究大多是从介绍产品本身角度出发(徐以霞等,2004;石雨,2005),而没有深入研究由于国际市场利率的变化所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和银行产品创新,利率型理财产品将成为银行产品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0.
潜在风险(一)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企业由于利率波动而引起的对未来收益、资产或债务价值的波动性或不确定性所可能导致的损失。比如利率上升引起企业支出成本的上升及资产价值的下降。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有金融资产的流失非常严重,国家不仅要关注信贷资产等有形资产的劣化问题,还应重视由于有形资产贬值而引起的国有商业银行账外无形资产即商誉的流失问题。一、国有商业银行商誉的严重劣化商誉是指企业净资产的实际收益与按行业平均收益率计算的净资产收益差值部分...  相似文献   

12.
农地规模经营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农户种田收入的增长。土地经营面积扩大,无疑能够提高农户的经营收益。其一、在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既定的条件下,农户收入是其耕地面积的函数。因为,在增加的土地面积上,总可以获得增加的收益;尽管随着土地面积扩大,单位土地由于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集约化程度降低而导致土地边际收益递减,但只要边际收益大于零,总收益就能增长。其二、劳动投入与资本投入随着土地扩大而增加,农户收益则可实现更大增长。从我国当前农业生产实际出发,随着土地经营面积的扩大,农户的资本投入特别是劳动投入也会增加。  相似文献   

13.
企业市场营销风险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市场营销风险,是指在企业市场营销过程中,由于各种事先无法预料的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影响,使企业营销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一定的偏差,因而有蒙受损失和失去获得额外收入收益的机会或可能性.企业是营销风险主体,风险损失是企业违背市场规律或自身失误所遭受的惩罚.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的盈利分析中,人们往往利用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等指标来判断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与盈利水平。这些指标存在明显的缺陷,即仅仅注意到收益的数量,而没有注意到收益本身的内在质量。如果要更客观、更准确、更全面地认识企业的盈利能力,则对企业的会计收益不仅要从数量上,而且要从质量上进行评价。为此,本文专就会计收益的质量属性、影响收益质量的因素及如何评价会计收益质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科技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具有特定专业知识的科技管理人才智力资本投入,科技管理人才的智力资本投入对科技企业的价值并不亚于有形资本投入。从科技企业的发展壮大主要依赖于科技经营管理团队专业水平的良好发挥出发,分析了科技企业存在着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矛盾的原因,并在股权激励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科技企业经理层同时获得劳动报酬收入和股份收益收入的合理性,认为科技企业建立股权激励机制是解决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科技企业实行股权奖励或股份期权机制具有合法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正> 1.重置成本法。要评估某项资产的价值,首先考虑现在去重新购置这项资产需要花多少钱,然后减去折旧。中方合营者现有厂房、设备作价入股,显然不能以因定资产台帐上的资产现值作为投入的价值,而需要按照成本估价法来调整投入资产的价值。 2.收益法。收益法是指把资产期望的周期性收益,转换成现时价值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原则是合资企业为购买一项资产所付出的代价,不能大于其未来收益的现值。企业收益,主要表现在二方面:一为折旧资金,用于维持简单再生产;二为利润,做为投  相似文献   

17.
研究企业如何进行经营决策,就需要考虑投入、成本、产量和收益诸个方面。最优要素投入组合表明企业生产要素投入过程中成本与产量之间关系的最佳配置,而利润最大化通常被视为企业经济行为目标的化身,是联系成本和收益关系的基本准则,在一定条件下,这两者是可以同时满足的。  相似文献   

18.
沈超 《经济学家》2006,(5):127-128
为了对投资于教育所花费的成本和收益进行实证研究,我们以江苏省某院校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初步的计算。对于非经济收益问题,由于测算的困难,我们暂不计算。教育的私人成本指接受教育的学生,其个人或家庭所投入到教育中去的资源的价值,包括学杂费、生活差距费(学生因上学而  相似文献   

19.
经济收益以资本保全观为基础,强调实收益,即经济财富的增加,倾向于坚持收益随着未来服务的现时价值的啬而同时产生的观点。收益的确认、计量以“资产负债观”为基础,与资产计价密不可分,收益就是企业在某一期间净资产现时价值变动的结果。经济收益概念包含的内容比会计学收益概念史真实,它是企业的实际收益,而不是名义上的收益。但其最大的困难在于计量属性的选择。会计收益概念是指本期已嵋入与其相关历史成本之间的差额。其特点是:建立在会计分期假设基础上,依据实际发乍的经济业务,遵循收入实现原则,按现时价格计量收入,以历史成本列计费用进行配比。  相似文献   

20.
在选择生产成本、土地成本和现金成本作为投入变量,产品产量和产品产值作为产出变量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DEA-CCR的中国地区小麦成本收益效率评价模型,利用相关数据对中国各地区小麦成本收益效率进行评价,并对其改进可能进行测度,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小麦成本收益效率相对较好,多数地区均存在投入可减少、产出可增加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