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红芳 《经济视角》2010,(11):53-54
本文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指出现阶段我国大量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以促进地方政府债务的有效利用与地方政府抗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关于我国地方债务问题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指出现阶段我国大量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以促进地方政府债务的有效利用与地方政府抗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地方政府债务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地方财政的可持续发展,甚至还会引发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文章基于财政可持续角度分析地方政府债务发展现状,认为在现阶段要规制地方政府债务负面影响,必须强化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识别,积极制定短期应对措施和深化长期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4.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的一个综合分析框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洪源  李礼 《财经科学》2006,(4):96-103
本文首先运用圭多提和库莫提出的资产负债框架,对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可持续性现状进行了初步的静态评估,然后通过构建以政府收支流量为主要变量的政府债务可持续性动态模型,对实现政府债务可持续性应满足的条件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地方政府收入体系的制度性调整与支出行为的制度性调整两个方面,对如何实现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地方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随着地方政府债务还款期的到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已日益显现.本文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借鉴国外的经验,对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6.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严格限制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如《预算法》、《担保法》等明确规定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债,不得为担保人,但这并不意味着地方政府没有债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在财力不足和缺乏合法规范的融资渠道并存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及其部分职能部门通过各种形式绕过法律约束举借了大量债务,有的地方甚至超过了地方政府的偿还能力,而且还游离于预算体系之外,在举借和管理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在剖析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现状的基础上,从预算约束的视角切入,提出以预算管理为龙头,完善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划分、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预算法制化建设、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严格地方政府性债务支出管理,并编制专门的债务预算等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呈膨胀趋势,控制地方债务风险已成为我国当前较为迫切的任务之一.本文首先分析了近几年我国地方债务状况,发现地方政府债务暗藏风险;然后对地方债务进行风险指标测试,测算结果显示出我国地方债务规模已处高位,应该引起足够重视;进而在分析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与相关政策的基础上,推断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为防患于未然,有效控制风险扩张,最后提出了有效控制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长短期举措.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国际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政府是地方性公共物品的供给主体,地方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事权必须有相应的资金来源等财权安排来相对应。从理论上分析地方政府负债依据,根据中国地方债务的现状,通过对美国与日本地方债务的比较,希望以此为基础探索一些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举措,以便推进地方政府债务的发展与提高地方政府抗债务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利用审计署数据分析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和潜在风险,研究“一带一路”战略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发现“一带一路”战略会加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出完善现有审计管理制度的风险化解建议.  相似文献   

10.
尽管中国法律规定地方政府不能自行发债,但地方政府通过地方融资平台等渠道形成了大量隐性债务,使得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积累的财政风险不断扩大。借鉴发展中国家"金砖四国"的俄罗斯、印度、南非、巴西的债务管理的实践经验,结合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实际,探索中国地方政府地方债务管理的相关体制与机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地方政府为了改善各自城市的基础设施、使经济更好地发展以及执行中央政府的财政政策,加大了投资力度。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只能通过地方融资平台获得资金。各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日益庞大,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对策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探讨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试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及其风险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洪彬 《经济经纬》2005,(3):133-135
地方政府债务是指地方政府承担的,所有需要其在将来运用资产或其它经济资源偿还的义务。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地方政府债务是一种综合性的债务。它可能由多种因素诱发产生,或由其它形式的债务(例如金融债务)转化而来。其次,地方政府债务具有较大的隐蔽性。某些形式的地方政府债务并不直接表现在政府资产负债表上,可能直到需要偿还时才会最终暴露出来。第三,作为最终需要地方财政偿还的债务,地方政府债务一般由地方财政实施控制。  相似文献   

13.
为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允许地方政府发债以来,我国各级地方政府承担了大量显性和隐性债务,债务风险突出,如不积极防范和化解,将严重影响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目前,我国政府性债务管理理论发展缓慢且未成体系,有必要学习和借鉴美日等发达国家地方政府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有益经验,从而有效化解我国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14.
吉林省地方政府或有债务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吉林省地方政府或有债务的现状、成因 ,提出了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或有债务引发财政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地方政府债务正在急剧累积和迅猛增长。这影响了地方各级财政的运转,制约了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和谐、稳定发展,潜伏着巨大的债务风险和诚信危机。因此,正视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分析地方政府债务成因,并对之施行有效地管理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地方政府债务是有两面性的,即在一定范围内发行债务能促进经济增长,但到了某一临界点以后,将呈现边际效益递减趋势,甚至会引发债务危机.本文以新常态下,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为出发点,引出我国的地方政府债务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并着重探究我国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及其原因,在控制财政风险的同时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并根据结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引起了各界普遍担忧,它一度被视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上最大隐患。随着去年末中国国家审计署公布了全国五级政府债务审计结果,17.9万亿这个数字低于20万亿的市场预期。然而,结论性数据的公示,并不能从根本上解除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且有可能错失建立风险防控长效机制的最佳时机。主要探讨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并提出对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的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具体表现为债务规模庞大、债务增长过快、债务隐形化趋势明显、违约率高等特点.本文试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出发,基于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9.
《经济师》2017,(8)
近年来,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一直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关注的重大问题。文章对广西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财政体制、融资平台公司、法律法规等角度阐述了当前广西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了当前解决广西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地方债务已经成为我国财政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地方债务的现状,从内、外两方面选取衡量地方债务风险的指标,并在此基础上从制度层面和管理层面分析了我国地方债务风险的成因,最后从不同角度提出包括完善财政体制、创新地方政府投融资机制、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地方政府管理体系及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