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合并会计报表采用的是母公司理论。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向母公司的股东反映他们在企业集团中享有的权益及可分配的利润。“提取盈余公积”项目作为合并利润分配表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它的多少对可供母公司股东分配的利润影响很大。对该项目在合并会计报表中应如何反映,很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2.
张瑞芳 《经济师》2006,(7):187-188
存货跌价准备及所得税费用的合并抵销处理,是企业集团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不能绕过的一个问题,但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及会计权威教科书均未对此项内容做出规范。文章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企业集团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有关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张亚  魏国华 《经济师》2004,(5):34-35
随着企业合并的发展 ,母子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愈来愈重要。目前 ,合并会计报表已成为企业集团内外了解控股集团经营情况的重要信息载体。但由于我国的合并会计报表产生较晚 ,人们对合并会计报表的认识还不全面 ,有关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文章对我国目前合并会计报表编制中有关抵消程序的若干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张瑞芳  左桂云  张宓 《经济师》2006,(1):211-212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及所得税费用的合并抵销处理问题是企业集团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不可回避的问题,但《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未对此作出规范。文章对该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对会计制度的不断完善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会计准则中关于企业报表合并的发展历程 我国财政部于1992年11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企业对外投资如占被投资企业资本总额半数以上,或者实质上拥有被投资企业控制权的,应当编制合并会计报表”。这是我国关于合并会计报表编制要求最早的规范性文件。1995年2月:财政部制定并颁了《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填补了我国长期以来企业合并会计报表实务在理论上的空白。之后.在1998年1月发布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和2000年12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第158条中都规定:“公司对其他单位投资如占该单位资本总额50%以上(不含50%),或虽然占该单位资本总额不足50%,但具有实质控制权的,应当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相似文献   

6.
一、解决存货合并抵销的核心问题 笔者认为,无论是购销当期的合并抵销。还是连续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的合并抵销,都应该首先解决主营业务成本项目应抵销的金额问题。因为存货的其他各抵销项目应抵销的金额都是已知的或显而易见的,若解决了毛营业务成本项目应抵销的金额问题,那么整个存货的合并抵销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7.
随着企业改制、资产合并重组等业务的增多及新的《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许多企业需要编制合并会计报表,而目前我国尚未出台合并会计报表的会计准则,编制合并报表的主要依据为财政部1995年制定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企业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实务中遇到许多实际问题,有些问题《暂行规定》没有作出规定或按其规定不易操作。现就合并会计报表编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财政部于1992年11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企业对外投资如占被投资企业资本总额半数以上,或者实质上拥有被投资企业控制权的,应当编制合并会计报表。”这是我国有关合并会计报表编制要求的最早规范性文件。此后,1995年2月,财政部制定并颁布了《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下称《暂行规定》),填补了我国长期以来企业合并会计报表实务在理论上的空白。  相似文献   

9.
财政部于1992年11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企业对外投资如占被投资企业资本总额半数以上,或者实质上拥有被投资企业控制权的,应当编制合并会计报表。”这是我国有关合并会计报表编制要求的最早规范性文件。此后,1995年2月,财政部制定并颁布了《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下称《暂行规定》),填补了我国长期以来企业合并会计报表实务在理论上的空白。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发展,在企业集团内部,母子公司之间以及子公司之间经常可能发生固定资产租赁业务。在编制企业集团合并会计报表时,如何将企业集团内部固定资产租赁业务进行抵销处理,却鲜有涉足。本从理论和实务的角度分别企业集团内部经营性租赁和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的抵销处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赵秀茹 《经济师》2005,(1):237-237,239
合并会计报表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为一会计主体,以母公司和子公司单独编制的个别会计报表为基础,由母公司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集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会计报表。中国财政部于1995年初发布实施了《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从而我国企业集团也开始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文章对合并会计报表编制过程中的若干问题发表了作者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按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当存货资产发生减值时,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而且,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还要进行有关存货跌价准备的抵销。当对内部销售亏损和相应的存货跌价准备进行抵销后,合并会计报表中反映的该存货的价值,就是根据“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确定的价值。显然,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对内部存货交易中的未实现内部销售亏损和相关的存货跌价准备进行抵销,正是完全遵循了谨慎会计原则。  相似文献   

13.
王烨 《技术经济》2003,22(3):46-47
<正> 合并会计报表是在母子公司个别会计报表的基础,通过合并母子公司的个别会计报表各项目的数据、抵销母子公司之间的内部交易或事项而编制出来的。所谓合并会计报表方法就是合并母子公司个别会计报表的具体方法,实质上,也就是如何将子公司个别会计报表的各项资产和负债、收入和费用等项目并入合并会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合并会计报表的作用,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进行分析,指出合并会计报表抵销业务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5.
孟兰珍 《经济师》2002,(5):《经济师》-2002年5期-198-198.页-《经济师》-2002年5期-198-198.页
文章就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意义、范围和标准等问题 ,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和观点 ,并从控股企业的质量控制和会计政策等方面的协调谈起 ,论述了编制合并会计报表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合并会计规范的产生和发展,与资本市场的产生和发展密不可分。只有当经济和资本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企业合并.从而产生对合并会计报表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企业合并是合并会计报表的自变量,合并会计报表是企业合并的因变量。因此,本文将从我国企业合并的会计问题和方法,对我国企业合并会计方法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7.
刘达英 《时代经贸》2007,5(9Z):159-160
随着我国企业体制改革的加快,作为企业规模化经营的集团公司形式越来越普遍。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规定,为综合反映集团公司整体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必须要编制合并会计报表。财政部于2006年2月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对合并会计报表的理论、合并范围等问题进行了修订。本文对合并报表的研究进行了总体回顾,从合并会计报表新准则的修改出发,对新准则下合并会计报表的方法与发展趋势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席卷全球的合并浪潮下,企业合并特别是控股合并将成为新世纪中国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因而,企业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显得越来越重要了。用会计准则对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进行科学的规范也成为当务之急。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者或者编制主体是母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以纳入合并范围的企业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根据其他有关资料,按照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后,抵消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相互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对合并财务报表的影响之后编制。  相似文献   

19.
合并会计报表又称合并财务报表。它是以企业集团为会计主体,以母公司和子公司单独编制的个别报表为基础。由母公司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集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会计报表。我国财政部于1995年发布实施了《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又于2006年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足以显示此问题的重要性,本文试从不同的角度,刍议合并会计报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合并会计报表是指由母公司编制的、将母公司和子公司形成的企业 个会计主体,综合反映企业集团整体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变动的会计报表。但是合并会计报表揭示的会计信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