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为了将崇明建成上海市郊最大的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崇明区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全面提升"三场一社一龙头"(家庭农场、博士农场、开心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业龙头企业)的质量和水平,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带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课题组2018年一季度在崇明区各乡镇农业技术人员的协助下,调研了农业企业10家、家庭农场157家、合作社137家、普通农户104家,调研范围覆盖全区所有乡镇和农业园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高淳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目前,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410家,其中合作联社4家,"苏合"销售合作联社1家.合作社成员63028人,带动农户10万多人,农户参合率达80%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随着规范化建设整体水平提高和带动力增强,现已进入了一个提档升级的新阶段: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方向转变,由注重生产环节合作向产加销一体化合作方向转变,由单一要素合作向劳动、技术、人才、土地、资金等多种要素合作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3.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指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从事同类或者相关农产品经营的农民,为了维护和实现共同利益,按照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民主管理、盈余返还的原则,按照章程进行共同生产、经营、服务活动的互助性经济组织。松江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于2003年在叶榭镇试点,并于2004年下半年全面铺开。在市、区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广大农民的踊跃参与下,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了迅速发展,截止2006年9月,全区已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63家,其中粮食合作社33家,蔬菜合作社10家,果业合作社7家,花卉、苗木合作社2家,畜牧业合作社2家,水产业合作社5家,农产品营销配送合作社1家,其他专业协会3家。另有25家粮食合作社正在筹备中。目前合作社人社社员有5632户,农田生产规模82025亩,合作社年农产品销售值超过5亿元,占全区农产品销售总产值的15%。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记者李春艳)"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势头良好,农民专业合作社总量迅速增长,业务领域不断拓展,日益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成为现代农业发展新亮点.预计到"十一五"末,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超过35万家,实有入社农户约2800万,约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0%.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迅猛发展,呈现出数量增长快、带动农户多、产业分布广、服务内容宽等特征,对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起到了积极作用。截至2009年底,全国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24.64万家,实有入社农户约2100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8.32%,合作社成员收入普遍比当地未入社农户收入高出20%以上。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为进一步了解闵行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状况,国家统计局闵行调查队于2018年5月至6月在区内5个镇抽选2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了一次专题调研。一、被调研合作社基本情况被调研的2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包含3家闵行区级示范合作社,成立时间为1-12年不等,其中12家成立时间为6-9年。从经营方式看,12家为"合作社独立经营",7家为"家庭农场+合作社",1家为"公司+合作社+农户"。从经营规模看,有11  相似文献   

7.
截至2012年底,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共建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40个,工商登记率达100%,发展会员9.6万人,占全区农业总人口的95.6%,出资总额11.3亿元.该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数量加速发展的同时,呈现提质增效的新特点. 一、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一)合作意识进一步提高.近几年来,特别是《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以来,通过广泛宣传和积极引导,以及政府各项优惠政策的出台,农户合作发展的意识有了进一步增强.2010年以来,每年新增各类合作组织近100家.  相似文献   

8.
慈溪家庭农场走过十二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7月9日,慈溪市周巷镇农户桑建鸿注册成立了浙江省第一家家庭农场——慈溪市周巷镇建鸿果蔬农场.十多年来,慈溪市大力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促进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自然农业向法人农业转变,家庭农场取得了较大发展.目前,全市经工商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有1030家,总经营面积超过14万亩.从经营规模看,100亩以上392家,500亩以上37家,千亩以上15家;从产业分布看,瓜蔬种植业274家,林特业131家,畜牧业47家,水产54家.从链接形式看,农企对接的80家,农超对接25家,农批对接401家.2012年全市家庭农场实现产值11.7亿余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23%,农场亩均产出比普通农户高出30%以上.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迅猛发展,呈现出数量增长快、带动农户多、产业分布广、服务内容宽等特征,对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起到了积极作用.截至2009年底,全国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24.64万家,实有入社农户约2100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8.32%,合作社成员收入普遍比当地未人社农户收入高出20%以上.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以来,淮安市淮阴区积极探索农村经营主体创新,在全区各乡镇大力培育村级土地耕作服务社。目前21个乡镇已创成村级土地耕作服务社66家,实现规模耕作2.6万亩,服务农户近万户,在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科学化、产业化、集约化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村级土地耕作服务社,是指在不改变农户家庭土地承包权、经营权和收益权的前提下,以村为单位,组建以服务农耕、方便农户为主要任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它通过土地耕作方  相似文献   

11.
《上海农村经济》2009,(9):45-45
近年来,上海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至去年底已达1253家,拥有社员6.38万人,常年聘用各类劳务人员7000余人,带动农户18.29万户,占全市总农户的四分之一,经营农作物面积占全市农作物总面积的26%,年销售收入35.77亿元。在上海农民合作社发展如此迅速的同时,  相似文献   

12.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以规模经营促进土地流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宝山区积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特色优质农产品不断涌现,5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通过规模经营带动产业化发展,创出了"宝农34"优质大米、罗店天平"超大"食用菌、宝山杨行的"三家村草莓"等特色农产品,全区农业经营效益稳步增长。2011年,第一产业经  相似文献   

13.
一、发展特点与做法 近年来,密云县委、县政府坚持把鼓励、扶持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落实"221行动计划"、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创建国家生态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民增收的大事来抓,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较快发展.截至目前,全县比较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46个,入社农户3.6万户,占全县总农户的40%,占从事一产农户的50%.合作社社员平均135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主要有五个特点:  相似文献   

14.
自2007年正式实行《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来,以专业化生产合作形式组成的农民合作社发展迅速.目前,河北省肥乡县合作社数量已经达到218家,入社农户约1.2万户,占农民总户数的17.1%.其中,开展资金互助业务的合作社有35家,占登记的16.1%,互助金额少则几千元,多则几十万元.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安徽省各类从事农业生产和服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兴起,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力量。为了深入了解安徽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中面临的困难问题及政策诉求,2017年6月至9月,安徽省农经学会组织开展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2份,回收有效问卷302份。调查样本中,家庭农场共177份,占58.60%;农民专业合作社96份,占31.79%;服务组织19份,占6.29%;专业大户共10份,占3.31%。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淮安市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发展工作,各地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提高覆盖率、农民广得益、全省争第一、全国走前列"发展目标,切实把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推动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又好又快发展.截至2012年底,全市各县(区)工商登记参加农户比重均超80%以上.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山东省潍坊市按照"加快发展、注重规范、创新模式、拓宽领域"的工作思路,狠抓政策推动,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全市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合作社达9685家,注册资本金175亿元,占全省的1/3;实际入社社员达59.8万户,实际入社农户占全市纯农业户的38.5%. 促进合作社做大做强 组建合作社联合社.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积极鼓励和引导生产经营服务内容相近的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开展横向联合,组建合作社联合社,共同开拓市场.目前,潍坊市已有107家联合社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共联合合作社1020家,入社成员9.1万个.  相似文献   

18.
地处川西平原的什邡县,几年来,农村专业户、重点户发展很快.1982年,全县有"两户"8,200户,占总农户的10%,1983年,发展到21,500户,占总农户的25%,发展较快的社(乡)已达30%以上."两户"的发展,正以强大的经济活力,推动着社会主义农业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生产前进.鲜明的特点1983年,"两户"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特点:一是发展规模日趋扩大.产值上万元的户去年仅189户,今年增加到1,500多户,其中10万元以上的达14户.二是经营门路更加宽广.从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发展到编织、采集、运输、修理、商业、园艺和文化服务等,共10个行业、86个项目.三是生产更加专业化.以一业为主的户日益增多,据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密云县是国内较早建设符合国际惯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地区之一,经过7年不懈努力,截至2010年底,密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784家,入社农户占全县农户的78.2%,占从事一产农户的90%以上,遍布全县各个乡村.合作社覆盖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手工业等各行业,总资产近10个亿,有近40%的合作社资产超百万.2010年合作社农产品销售额达11.5亿元,占农产品销售总额的70%,其中板栗超过85%,牛奶、肉鸡超过90%,柴鸡蛋、红薯超过80%.密云县农民组织化程度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合作社的发展促进了全县农业经济的发展.2010年虽然因灾减产,全县农林牧总收入仍比2004年增长41%;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1858元,比2004年增长81.03%.  相似文献   

20.
浙江是一个人多地少的省份,全省农民人均耕地0.5亩。如何在小规模家庭经营基础上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近几年来,在农业部的指导下,我省通过组织创新和体制创新,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一方面,积极引导从事同类农产品生产、经营、服务者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农业产业升级,到2006年6月底,全省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992家,共有社员28.7万人,占全省纯农户数的14.3%,带动农户207.3万户,占全省总农户数的18.5%。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者流转承包土地,实现农业集约经营,到2006年6月底,全省有189.82万户流转出土地355.08万亩,占全省家庭承包经营总农户的20%,占总承包耕地面积的17.9%,流转面积比2001年同期增长27.7%。其中流转的面积中实行适度规模经营(经营面积10亩以上)的耕地246.3万亩,占总的土地流转面积的69.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