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实施,标志着我国证据制度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强调了司法公正与效率,第一次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将医疗纠纷侵权之诉纳入推定过错责任范畴。本阐述了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倒置的法律概况、变化情况及概念,同时还在医疗纠纷诉讼中双方当事人就举证责任倒置应注意那些问题上提出了个人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实施 ,标志着我国证据制度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强调了司法公正与效率 ,第一次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将医疗纠纷侵权之诉纳入推定过错责任范畴。本文阐述了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倒置的法律概况、变化情况及概念 ,同时还在医疗纠纷诉讼中双方当事人就举证责任倒置应注意那些问题上提出了个人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举证责任倒置是当今大工业时代对于弱势群体利益的保护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我国从立法到司法的各个环节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都还非常不足,因此,在司法审判过程中应加强对此原则的适用。  相似文献   

4.
在实践中,由于医患双方对医疗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和赔偿范围等问题认识不清,导致医患双方之问的纠纷激增,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本文分析了举证责任倒置的特殊立法成因,指出了立法在加重了医方举证责任的同时,并没有完全免除患方的举证责任。文章最后剖析了医疗侵权损害赔偿的范围问题。  相似文献   

5.
发端于罗马法的我国传统民事诉讼规则强调“谁主张,谁举证”,这是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担的一般规则。然而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活动的复杂,这一规则的实施会产生一系列弊端,由此产生了举证责任倒置理论和制度,它要求“我主张,你举证”。国外民事诉讼立法或实践中有类似条款确定,我国现行立法中也有许多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6.
动物侵权是《侵权责任法》中规定的一种特殊的侵权方式,也就必然的受到影响。尤其体现在相关的诉讼中当事人的证明责任的分配问题。本文就以归责原则的不同对诉讼当事人的证明责任的影响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通过两大法系对证明责任制度的不同认识,提出举证责任和证明责任的不同;从现在理论界对其看法的分歧进行分析,指出其不同的内涵和外延,从而得出两者的本质差异,两者可以体现在一个诉讼过程中的不同诉讼环节,并不是两个可以等同的概念,对二者的分析在逻辑上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的理解其涵义.  相似文献   

8.
医疗纠纷近几年来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医疗纠纷中的举证责任也是一大难点。根据新的规定,医疗纠纷将实行举证责任倒置,这将为医疗纠纷案件的处理打开新的局面。本文从医疗纠纷、举证责任等基本理论出发,分析论证了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倒置的利弊。  相似文献   

9.
张康 《大众商务》2010,(14):242-242
本文主要通过两大法系对证明责任制度的不同认识,提出举证责任和证明责任的不同;从现在理论界对其看法的分歧进行分析,指出其不同的内涵和外延,从而得出两者的本质差异,两者可以体现在一个诉讼过程中的不同诉讼环节,并不是两个可以等同的概念,对二者的分析在逻辑上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的理解其涵义。  相似文献   

10.
行政诉讼过程,就是人民法院通过对行政诉讼证据的审查,判断当事人请求是否正确的过程。行政诉讼证据是指用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客观事实。行政诉讼证据是影响行政诉讼胜败与否的重要因素,因而认清证据的性质,认识证据的特点和分类,时于我们正确审查和判断证据以及掌握行政诉讼中的主动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最高院通过《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该规定从本质上确立了民事诉讼法的举证时限制度,希望以此实现程序公正和提高诉讼效益。但举证时限制度与上位法——《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相冲突,在司法实务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笔者对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制度的概念、主要内容进行了阐述,对其在司法实务方面的缺陷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该制度的若干构想。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一词与举证责任相当,具有主观证明责任与客观证明责任双重含义。证明责任制度的核心问题是证明责任分配。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12月颁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至第七条规定了我国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3项分配原则。对相关规则只有正确理解才能正确适用,公平、公正地处理民事案件。  相似文献   

13.
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国家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比较,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民事诉讼中的适用及其特殊性作了初步探讨。认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民事诉讼中对制止非法取证、保障人权具有重要的意义,应有限制地适用;认为应以重大违法作为排除非法证据的实质性标准,并引入利益衡量来确定是否构成重大违法。在此基础上就我国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完善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哲学意义上,人的主体性反映了人作为一种自然与社会的存在在他与其周围世界的总体关系当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能动关系,它主要表现为人作为主体时所具有自主性、自觉性以及选择性。在被法律统摄着的现实社会,当法治作为一种社会治理方式的时候,人的这种哲学意义上的主体性就在社会主体之法权主体地位当中得到了体现。正是凭借这种法权主体地位,在民事诉讼活动当中,当事人也就成为了诉讼程序的主体,其种种程序需求以及由此产的程序利益理所当然地需要得到充分的等重与关怀,在这其中就包含了其一系列诉讼权利产生的契机。  相似文献   

15.
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是最高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最高院)就民事诉讼证据规则予以系统规定的司法解释,它第一次明确规定了举证时限制度,弥补了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有关证据制度的缺陷,对于提高审判效率,树立程序公正的司法理念所起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由于<证据规定>的不够完善、案件的千差万别及当事人的法律素质等问题,举证时限制度在施行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本文试就此进行探讨,以期举证时限制度在民事审判中得以正确理解并适用.  相似文献   

16.
从程序公正的视角探究程序公正的内容、价值及如何在民事诉讼制度的设计与运作中充分贯彻程序公正的理念 ,以期能对当前的民事审判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现行《民事诉讼法》对民事诉讼证据的规定甚少。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有关解释 ,我国的民事证据立法仍有明显的滞后性。本文从三个方面来探讨民事诉讼证据立法 ,以期对未来的证据立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网络著作权侵权现象在现代社会日益严重,但我国法律迄今尚未对提起网络著作权侵权民事公诉做出任何规定。其实提起此类诉讼极其必要,它具有着法理必要性、技术必要性和起诉主体必要性。此外从民事公诉范围、受案渠道、受案条件、诉前调查、审查起诉和正式提起公诉六方面还对网络著作权侵权民事公诉制度进行了具体建构。  相似文献   

19.
论民事诉讼回避对象的立法缺陷及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事诉讼程序中回避制度的适用对象因受到当事人知情权和被申请主体资格等限制,在实践中无法得到有效的实现。这与我国回避制度的立法思想、立法技术和回避处理程序的行政化有密切关系。我国立法应当与司法改革的成果相适应,适当扩大回避对象的范围,并从程序性质的重新界定、告知制度的细化、制度之间的衔接等方面来保障当事人申请回避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侵犯商业秘密罪是我国1997年《刑法》增设的一个罪名,《刑法》笫219条列举了侵犯商业秘密罪客观方面的四种行为方式。然而,所列举的四种行为方式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导致如何理解这些行为的内涵在理论上仍然存在着较大争议,进而影响到司法实践中对该罪的正确认定与处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