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汉真 《活力》2005,(6):234-235
现代数学教学把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到了相当高的地位,形象地把数学喻为“思维的体操”。本文根据初中数学新课标的要求,从发散性思维的概念出发,阐述发散性思维的三个特征及其意义,有针对性地创设几种可操作性的教学设计并进行引导,培养学生数学发散思维。  相似文献   

2.
曹忠华 《活力》2009,(11):83-83
一、时代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更多的强调定义的解释、定理的证明和命题的推导.却忽略了从生活经验中去理解数学的需要,因而学生对数学的作用产生疑惑也就不难理解。事实上.我们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修养,恐怕不能单单地强调“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应该从更广阔的范围上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目前,国民的数学素质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重要标准.这就对数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还要学会“数学的思维”.学会应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3.
陈金富 《活力》2005,(8):59-59
新课标中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由于数学自身的特点,数学教学承载着"发展儿童的思维"的重任,掌握科学的数学思想方法对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对数学学科的后继学习,对其它学科的学习,乃至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小  相似文献   

5.
徐向东 《活力》2005,(7):150-151
传统的教学方法,偏重于教师的教,忽略了学生的学,课堂上“注入式”、“催眠式”多,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学生学得被动,难以提高质量,尤其是枯燥、抽象的思维体操数学课尤甚。因此,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爱学乐学,是每位教师应当努力做到的。  相似文献   

6.
古希腊人在数学上的成就在数学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毕达哥拉斯首先开始把数学作为抽象的对象加以研究,柏拉图则进一步把这种思想提升到了形而上学的层面,形成了毕达哥拉斯□柏拉图数学传统.亚里士多德把前人的逻辑知识和成果加以整理和系统化,提出了形式逻辑的理论,而数学在其逻辑学体系的建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欧几里德时代,几何学终于定型并走向成熟,并出现了阿基米德这样具有实验精神的数学家.  相似文献   

7.
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表述物理概念和规律,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是学生应掌握的一项重要能力。但有些同学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时,常常简单地把物理问题“数学化”,即忽视了数学表达式的物理意义,机械地把数学表达式作为“框架模式”去套解物理问题。这样就在物理问题  相似文献   

8.
杨继德 《活力》2005,(6):260-260,262
直觉思维在人的创造思维能力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目前数学教学中往往偏重于逻辑思维的训练,过分强调论证的严密逻辑性,忽视直觉思维的突发性理解与顿悟作用,忽视数学形成过程中生动直观的一面及包含着大量源于直觉思维的结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造素质的发展。本文从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及直觉思维的特点,谈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觉思维。  相似文献   

9.
李琼琳 《价值工程》2013,(29):227-228
高等数学是理工科院校一门十分重要的公共基础课,教学不只是吸收前人的知识成果,还需创新和应用,数学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通过对一个具体不等式的一题多解的示范性,来说明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如何拓宽思路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0.
数学创新能力包括对数学问题的质疑能力、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对数学问题创造性思维能力等,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特别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每一个学生都养成独立分析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和延伸问题的习惯,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能力提出新见解、发现新思路、解决新问题.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相比数学知识的传授更重要,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以及运用数学思维方法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