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玉 《现代金融》2013,(10):41-42
保险自身特点使保险业暗藏洗钱通道,给洗钱者利用保险代理渠道洗钱提供了便利,容易成为洗钱者利用的工具。本文通过分析基层金融机构保险代理存在的洗钱风险,提出建立健全反洗钱工作机制的对策,以求不断完善银行中间业务反洗钱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2.
作为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人民银行对于各金融机构的洗钱风险作出有效洗钱风险评估,是以风险为本开展反洗钱监管工作的必要条件。依据《吉林省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考核评估办法》,笔者对吉林省辽源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反洗钱工作方面进行全面评估,本文浅析对金融机构洗钱风险评估的意义以及评估内容,  相似文献   

3.
李捷  王旭 《时代金融》2011,(29):59-60
为了应对监管资源不足与被监管机构数量急剧增加的矛盾,我国反洗钱监管方式开始由"合规为本"的监管方式向"风险为本"的监管方式转变,根据金融机构不同的风险等级采取差别化的监管投入,以应对反洗钱监管资源不足的矛盾,而评估金融机构的洗钱风险则是风险为本反洗钱监管的核心环节。本文首先分析洗钱犯罪对洗钱渠道的需求,再结合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业务特点推导金融机构的风险分布,然后以近年来云南反洗钱工作收集的数据为基础,论证金融机构风险分布的三个推导,最后结合昆明中支洗钱风险评估研究成果,提出构建"风险为本"的反洗钱监管模式时应考虑的一些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4.
在反洗钱由"合规为本"向"风险为本"转变过程中,金融机构客户所在的地区、业务类型和客户所属行业是评判客户洗钱风险的主要指标。依据221例中国典型洗钱案例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了金融机构客户存在的重点洗钱地区、重点洗钱业务和重点洗钱行业。使用熵权法计算出各一级指标权重,并结合隶属度函数确定出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同时经过决策树模型检验了使用熵权法确定出的各指标权重是可以接受的。研究结果有利于金融机构识别客户身份,提高了反洗钱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银行业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不断深入,洗钱分子通过银行业金融机构洗钱的风险和成本越来越高,而同属于金融领域的保险业反洗钱工作起步较晚,在反洗钱领域的防御基础相对薄弱,不法分子很容易利用地下保单、团险业务、银行及财产保险等手段实施洗钱犯罪,保险业反洗钱工作亟待改进和加强。利用保险业金融机构洗钱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6.
作为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人民银行对于各金融机构的洗钱风险做出有效的洗钱风险评估,是深入贯彻"风险为本"监管理念的重要技术保障。本文在综合研究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金融机构洗钱风险评估体系的基础上,从"风险为本"的监管理念出发,结合当前反洗钱实践,对现阶段中国金融机构洗钱风险评估运行模式及方法体系进行了探讨,包括洗钱风险评估概念和目的、洗钱风险评估体系分类、洗钱风险评估程序、指标体系和方法等。  相似文献   

7.
随着银行业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深入开展,洗钱分子通过银行业金融机构洗钱的风险和成本越来越高,因而利用保险业洗钱是他们的一个现实选择,因此,做好保险业反洗钱工作意义重大.本文首先介绍了保险业洗钱的几种主要方式,分析了我国保险业反洗钱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实际提出了加强保险业反洗钱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谭爱民 《武汉金融》2012,(8):68-69,71
我国《反洗钱法》实施数年来,人民银行积极推行非现场监管与现场检查相结合的监管模式,以风险为本已经成为反洗钱监管的主流倾向。当前反洗钱监管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建立基于风险的反洗钱评估体系,全面评估金融机构洗钱风险,充分发挥评估预警分析能力,促进金融机构洗钱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9.
朱米均 《海南金融》2011,(9):55-57,66
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工作是有效防范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的重要手段,但目前金融机构在工作开展中面临不小的困境,直接影响到金融领域反洗钱工作进程和反洗钱监管工作的有效性.文章从制度和执行层面分析了金融机构面临的困境,并从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行业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等三个方面探讨了相应的突破路径,以期对金融机构的客户风险等级划分...  相似文献   

10.
金融机构基于洗钱风险的客户分类管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金融机构的洗钱风险金融机构的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结算风险、操作风险、系统风险等。20世纪90年代以前,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是金融机构面临的主要风险。进入90年代以后,反洗钱国际组织——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的成立,特别是美国9.11事件以来,随着洗钱和恐怖融资趋势的日益严峻,国际组织、各国政府、专业性机构的一系列规定都赋予金融机构以法定的反洗钱义务,防范洗钱风险逐步成为金融机构的一个监控重点。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反洗钱工作逐渐向“风险为本”的理念转变,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起步晚、投入小,面临的洗钱风险较高,成为反洗钱工作的薄弱环节.对此,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加大反洗钱工作的资源投入,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夯实洗钱风险评估工作.同时,监管机构应进一步加强对中小银行业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监管力度,强化“风险为本”“法人监管”“分类评级”的监管理念,并督促其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反洗钱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2.
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洗钱风险的评估与监管是反洗钱监管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对金融机构面临的洗钱风险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探讨了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洗钱风险的评估与分类监管的方法体系,提出了完善评估监管体系相关配套措施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洗钱风险的评估与监管是风险为本反洗钱监管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对金融机构面临的洗钱风险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探讨了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洗钱风险的评估与分类监管的方法体系,提出了完善评估监管体系相关配套措施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分析证券业洗钱风险和证券业反洗钱监管国际标准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证券业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证券业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金融机构基于洗钱风险的客户分类管理是指金融机构按照客户涉嫌洗钱风险因素或涉嫌恐怖融资活动特征,通过识别、分析、判断等方式,将客户划分为不同的风险等级,针对不同风险等级制订和采取相关风险控制措施的行为。本文在对金融机构的洗钱风险及其基于洗钱风险的客户分类管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金融机构基于洗钱风险的客户分类管理的原则、标准和措施,提出了运用其在反洗钱工作和风险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金融机构可能会被行贿和受贿者利用来进行贪污腐败活动,从服务风险、客户风险、国家风险三个方面分析金融机构面临的腐败洗钱风险,从特定腐败洗钱风险、一般腐败洗钱风险两个角度研究了针对性的反洗钱措施,提出了加强多方合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陈捷  陈霄  李黎 《西安金融》2011,(10):16-18
在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管要求日趋严格的情况下,如何防范典当业的洗钱风险,成为摆在反洗钱监管部门及典当业管理部门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立足于中国典当业的现状,分业务环节对典当业潜在的洗钱风险进行了逐一分析.并在FATF“反洗钱40条建议”的框架下,对如何防范典当业的洗钱风险给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金融机构基于洗钱风险的客户分类管理是指金融机构按照客户涉嫌洗钱风险因素或涉嫌恐怖融资活动特征,通过识别、分析、判断等方式,将客户划分为不同的风险等级,针对不同风险等级制订和采取相关风险控制措施的行为。本文在对金融机构的洗钱风险及其基于洗钱风险的客户分类管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金融机构基于洗钱风险的客户分类管理的原则、标准和措施.提出了运用其在反洗钱工作和风险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金融机构洗钱与恐怖融资风险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文俊 《海南金融》2011,(12):46-48
为避免洗钱与恐怖融资活动所带来的合规风险、操作风险和信誉风险,金融机构必须制定有效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管理机制:评估洗钱与恐怖融资风险、设计与实施风险控制程序、评价与改进风险管理.反洗钱监管部门应负有对金融机构洗钱与恐怖融资风险管理机制的审查与监督职责.  相似文献   

20.
基层金融机构反洗钱内控机制建设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伟建  徐笑梅 《浙江金融》2006,(8):62-62,28
反洗钱内部控制机制的核心在于防范各种洗钱风险。提高识别和防范洗钱犯罪的能力,是金融机构强化反洗钱职能管理的一种自律行为。但从目前基层金融机构相关工作开展的情况看,仍存在一些问题亟需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