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及客观必然性基本公共服务是指就业服务和基本社会保障等"基本民生性服务",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公共文化等"公共事业性服务",公益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等"公益基础性服务",生产安全、消费安全、社会安全、国防安全等"公共安全性服务"。实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又弥补了市场机制在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局限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一个公共服务的基本分析框架,包括四个层次:公共服务的范围、公共服务的提供、公共服务的运行机制与公共服务制度激励。考虑到我国当前改革中所面临的严重结构性问题,重点在第三个层次上展开分析,即强调如何在我国结构性改革过程中保证公共服务的效率和公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文提出了各种可选择的机制和相关政策建议。在结构调整中保证低收入人群最基本的公共服务的可获得性,保证最基本的公共服务水平,是维护社会基本正义、凝聚力和稳定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日益进步,城乡之间在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差距逐步拉大.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提高农村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缩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而且对于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的现状出发,重点从公共财政视角分析了形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原因,进而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4.
2012年五大新进展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新进展.2008年,浙江在全国各省市区中率先制定并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2012年,全省完成投资1085.5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35.6%;五年累计完成投资4424.9亿元,超过了原定计划的一倍.五年行动计划全面超额完成,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以社会保障、社会事业、公用设施为核心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初步形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为构建具有浙江特色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国家和兄弟省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样板和模式.同时,在全面总结五年均等化行动计划实施成效和经验的基础上,牵头编制了省域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浙江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为全国最先编制发布规划的两个省份之一.这项规划,研究建立了全省统一的13大类、96项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标准,部署实施了39项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工程,规划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印发各地实施,将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  相似文献   

5.
论协调区域发展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为全国统一市场的最终形成扫除障碍,是“十一五”规划要重点突破的领域。作为我国财政资金分配和财政平衡制度的转移支付制度还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离公共财政的要求尚有一定距离。学习和借鉴国际通行的办法,调整财政资源在我国纵向和横向的不均衡,逐步实现公共服务支出基本均等化,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6.
石光 《特区经济》2011,(5):150-152
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仅有利于促进社会公正、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而且有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国家应充分发挥财税机制的作用,积极利用转移支付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本文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转移支付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经验,针对中国现行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趋势下的转移支付制度的模式设计。  相似文献   

7.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政府为保障公民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按照“基本、平等、普遍、均衡”的要求,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为全体公民提供基本公共物品和社会服务。为加快推进我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特制定如下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8.
正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公共服务均等化"以来,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成为社会研究的热点、重点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本文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阐述了关于"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考。一、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梯次结构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在《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一文中指出:"公共产品是所有成员共同享用的集体消费  相似文献   

9.
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与地方公共服务提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首先考察了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在促进中国地方公共服务发展和均等化中的作用,然后从公平与效率角度,探究了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未能有效促进地方公共服务发展和均等化的原因。分析表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有助于中国省份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均等化,但抑制了其发展;促进了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服务发展,但加剧了其省份差异;对公共基础教育服务则不具有显著影响。其原因主要在于中央政府在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时对不同地方公共服务公平与效率的关注不同,进而对地方公共服务发展产生的财政激励不同。因此,要使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既能实现地方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又能促进其发展,提高全社会福利水平,就需要完善转移支付模式,优化转移支付结构。  相似文献   

10.
吴明明 《科技和产业》2022,22(10):88-93
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必须以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为路径,提升农业转移人口享受城镇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水平,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公共成本分为3类: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所需的经常性支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所需的设施建设支出和其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支出。测算发现,温州市“十四五”期间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公共成本的新增需求为449.11亿元,人均公共成本为10.52万元。建议通过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拓宽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投融资渠道、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以及财政资金重点向县城及小城镇倾斜来优化温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财政支出责任。  相似文献   

11.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十七大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建立起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民生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指以政府为主导、以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为主要任务、以全体社会成员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为基本目标的一系列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2.
姚绍学  赵杰 《魅力中国》2010,(34):210-211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在基本的公共服务领域应该尽可能地使每个社会成员享有同样的权利,享受大体相等的结果。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建立相应的公共服务制度、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建立服务型政府等,通过财政体制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张青  余志虎 《乡镇经济》2011,2(2):21-25
目前,学术界关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的研究多是从区域间、城乡间、不同社会群体间、各类基本服务间四个角度论述发展不平衡,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研究基本公共服务问题的学术文献很少。文章研究了主体功能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探讨如何发挥公共财政政策的引导作用,通过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开始由以解决温饱问题为主要任务的生存型社会向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发展型社会过渡.社会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不到位、基本公共产品短缺的矛盾成为新阶段的突出矛盾.从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到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基本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再到十七大报告进一步要求"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题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都强调了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社会协调发展方面的重要地位.解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发展中迫在眉睫的重要议题,也是我党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重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有所改善。其中,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能够有效缩小城乡间、区域间以及群体间的公共服务差异,推动社会公平的实现。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维护了国家与社会的稳定,并且促进市场经济的资源优化,积极的推动了各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同时,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转移支付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逐渐成为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6.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对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至关重要。文章基于2000—2021年中国县域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能有效提升县域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且政策实施时间越久,促进效应越强;机制分析发现,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能显著提升县域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而财政自给率和经济集聚水平起负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对县域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在中国西部和高人口规模的样本中更为显著,且该政策具有促进邻近县域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7.
关于民生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整体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十七大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建立起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民生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指以政府为主导、以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为主要任务、以全体社会成员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为基本目标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其特点是基本权益性、最低需求性、公益普惠性、公共负担性、政府负责性。建设一个比较完善的民生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应坚持从五个方面作出不懈努力.让全体老百姓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对1996—2021年江浙沪皖四省(市)出台的110份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政策文件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四省(市)的环境型与供给型政策工具使用占据主导地位,重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相关服务的标准设计,但政策对老年流动人口的针对性不强;四省(市)的基本社会保险、社会服务、劳动就业创业、公共教育四类政策数量占比均衡,基本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有所欠缺,区域共建共享、协同发展和均衡发展不足。进一步提出长三角地区共同打造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统筹区域内老年流动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协调发展,明确居住证或老人卡可附加的公共服务范围,加大宣传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是指政府运用所掌握的公共资源,向社会提供满足公民公共需求的、价值含量均等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并致力于保障公民享有和消费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机会和平等的结果。这就产生了一个特定阶段应该提供多少、提供什么质量的公共服务,即公共服务均等化相关标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以一定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基础,在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前提下,实现居民对基本公共服务基础需求的平等满足。从发展的角度看,基本公共服务既包括义务教育、公共文化体育、基础医疗卫生服务等社会事业性服务,也应包括公共安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行政服务等公共事业性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