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上半年,俄联邦政府针对产品分割协议机制在其国内的运用前景做出如下表态:今后在对新的动力资源产地进行开发时,必须以普通的税收制度为基础,产品分割协议只是备用方案;这一机制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即经过招标证实没有投资者愿在普通税制下对某资源产地进行开发时才能运用^①。虽然俄多数专家认为,政府的这一表态实际上意味着产品分割协议将不会再在实践中应用,但围绕这一机制所进行的激烈争论目前仍在继续。拥护者认为,10年来该机制在俄罗斯的运用是成功的;反对者则痛斥这一机制的实施没能解决什么问题且对俄极其不利。  相似文献   

2.
光突发交换(Optical Burst Switching,OBS)结合了光电路交换和分组交势的优点,OBS被认为是在未来光互连网中最具有可实现性的一种交换技术。OBS采用单向资源预留机制,通过在电域上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数据的透明传输。目前OBS网络中对单向资源协议的研究主要集中基于RFD协议的JET协议和基于TAG协议的JIT协议。本文讨论分析了OBS网络中目前运用的JET、JIT两种资源预留协议的基本理论,并对这两种资源预留协议进行研究,分别指出它们应用机理和应用环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俄岁斯国力的回升,俄日益重视东部地区的开发,为此出台了一系列东部地区开发政策,其中油气资源的开发更是被推到前台.2009年11月,俄政府出台<2030年前俄罗斯能源战略>,将在东部地区形成油气综合体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规划之一.2010年1月20日,俄总理普京批准<2025年前远东和贝加尔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确定在经济补贴方面向东部地区倾斜,以油气资源开发为中心带动东部地区发展,将"兴建大规模能源项目"、"对油气进行大规模开采、加工并出口"列为"三步走"的实施计划.这无疑为中俄两国以及毗邻地区合作开发和利用俄东部地区资源提供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4.
心中有数静观其变--"安大线"与"安纳线"优劣势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11月27日,俄联邦安全会议讨论俄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油气资源开发和石油出口管道问题。总统普京在会上提出了修建从安加尔斯克通往远东纳霍德卡的石油出口管道的建议(即“安纳线”)。这一建议被认为符合俄地缘政治利益和有利于俄的经济安全。此次会  相似文献   

5.
产品分成协议是俄罗斯最早用于能源开发领域的一种国际合作模式。20世纪90年代,俄境内先后有三个油气开发项目采用这种合作模式。2009年,这三个产品分成协议项目为俄联邦预算上缴了491.27亿卢布(约合15亿美元)。其中:“萨哈林-1号”项目仅矿产使用税、利润税和利润产品分成就达262.7亿卢布(约合8.29亿美元);“萨哈林-2号”项目收益为2.845亿美元;  相似文献   

6.
小刀马 《中国市场》2009,(42):47-47
<正>当联通和苹果就iPhone引入国内达成协议之后,人们都觉得苹果iPhone进入中国市场已经尘埃落定,也都认为中国移动没戏了。不过,近日市场又有消息称,苹果表态:与联通iPhone合约非排他性协议,可见苹果在中国又留了一条门缝,显而易见,这条缝儿还是给中移动留的。其实对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总统普京本届任期内执政业绩的重要标志,就是俄经济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实现这一目标,俄必须加快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的能源和资源开发,为全俄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长提供支持。然而,由于诸多原因,其远东开发并不顺利。为此,俄联邦政府须加快各项规划的真正落实。预计2013—2015年将是俄远东开发的攻坚阶段。针对俄罗斯远东开发攻坚阶段的主要任务,中方应整体把握远东开发进程,充分发挥与俄毗邻地区的优势,积极参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开发。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开发中存在三大主体缺位问题:一是开发主体缺位,二是开发管理主体缺位,三是生态环境补偿主体缺位.自然资源开发主体应该是谁,这是影响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最深刻、最复杂、最根本的一个问题.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该由谁管理,这已经成为制约西部大开发战略顺利推进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一个亟需尽快解决的难点问题.谁来为资源开发造成的环境问题买单,这是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绕不开的一个最现实的问题.文章提出,资源开发中出现主体缺位的原因主要有:一是自然资源产权主体不清;二是生态环境主体不明;三是资源产品价格改革滞后,资源产品价格长期偏低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观;四是环境补偿机制尚未建立起来;五是利益分配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之下,跨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使得资源在全球得以迅速的整合和有效配置.转移定价行为也在跨国公司中广泛出现.本文试图分析这一现象,并对跨国公司运用转移定价机制时存在的问题及具有的意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农机市场》2004,(2):30-30
2004年,是常柴实现扭亏为盈后的第一年,这是充满生机和希望的一年。在新的一年中,常柴技术中心将依据公司方针目标,在充分利有现有资源——产品资源、生产资源、市场资源的基础上,对公司现有产品进行完善和向深度开发,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形势、环保形势。在单缸机开发方面,继续做好常柴新动力——  相似文献   

11.
目前,俄罗斯正加大对远东地区开发和投资力度,了解远东地区的基本投资情况对加强我国与俄经贸合作十分必要.其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被称为自然宝库,为投资提供了资源保障和物质基础;其人力资源短缺,与我国形成互补,也符合俄开发远东地区的要求;中俄政治关系良好,互为战略性合作伙伴,也为双方开展经贸合作提供了政治保障,促进了双边经贸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陈效卫 《华商》2013,(11):39-39
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近日访华期间,俄中两国签署了多份重要协议,其中的“海关协议”强调简化海关程序、推动边贸发展、促进两国在俄远东的合作。对此,俄罗斯专家普遍认为,这一重要协议标志着俄罗斯2010年确立的远东发展战略成功实现了与中国“对接”。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现阶段存在的各种资源和环境价值评价理论进行研究,并在讨论资源和环境的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自然资源的定价应和其开发过程中所引发的环境资源的定价相结合,将环境这一公共物品的价值评估纳入到自然资源的价值评估中,形成一个总的资源环境价值评价理论和体系;在资源开发过程中,要将资源环境价值纳为一体,运用经济学方法对其进行总体评估.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东盟《货物贸易协定》下的商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11月29日我国与东盟各国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协议>(以下简称<协议>)和<争端解决机制协议>,这两个文件的签署,标志着CAFTA的建设进入到实质性全面启动阶段.这是我国对外签署的第一个货物自由贸易协议,对我国和东盟各国的企业均是重大的商机.我国企业应积极参与东盟市场的开发.  相似文献   

15.
推进哈尔滨老工业基地振兴,应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大开发规划进行对接,充分重视与在消费需求、科学技术、劳动力和资源开发等方面很强的互补性.对于在双方经贸科技合作中存在的诸多制约因素,哈尔滨市政府应建立政策保障体系、外向型产业体系、资金保障体系、人才保障体系、双边推进工作机制;积极推进口岸、通道、空港、境外合作基地、出口加工基地、对俄科技合作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旅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做大作强出口加工业,从而促进哈尔滨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俄罗斯远东大开发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6.
浅析“茶叶产地品牌”的建设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光阵  王蔚 《现代商业》2011,(20):197+196
区域品牌的共用现象是指某一区域市场的多个企业产品基于共同的产地文化背景,传播同一产地品牌文化,以获得产地品牌的"明星效应"。雅安"蒙顶山茶"的品牌经营模式就是基于这一理念下的新型运作模式。本文对这一模式进行分析,提出在产地品牌下如何有效地支撑产品品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运用博弈论分析土地征用中的溢价分割问题.本研究采取规范分析法和博弈分析法,认为对土地溢价的分割,应该区分土地用途的性质,实行差别对待,对纯公益性和准公益性用地,应按照一定比例对土地溢价进行分割;对非公益用地,土地的溢价应归农民所有.  相似文献   

18.
明清晋商对俄茶叶贸易行为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山西商人目光远大、志存高远,在将整个中国版图纳入视野之内时,积极从事外向型经营,不失时机地开展对外交往.本文从需求和供给的角度出发,运用相互需求理论和H-O理论,分析了1840年之前的明清晋商茶帮对俄国的茶叶贸易行为,认为在没有外力干扰(如不平等条约)的情况下,两国的茶叶贸易遵循的是相互需求理论和资源禀赋论,从而揭示了明清晋商对俄茶叶贸易的动机.  相似文献   

19.
根据WTO<反倾销协议>,如果一产品低于其正常价值,即在出口国消费时同类产品的可比价格出口到另一国,即被视为倾销.为了计算倾销幅度,调查机构要拿出口价格与正常价值进行比较.这种价格比较通常会涉及出口价格或正常价值的货币兑换问题.尽管在需要进行价格比较时,<反倾销协议>允许货币兑换,但它却没有就计算倾销幅度时如何避免兑换可能产生的扭曲提供足够的指导标准.除非以适当的汇率兑换,否则调查机构通过价格比较所得出的倾销幅度是很值得怀疑的,从而违背了<反倾销协议>第2.4条的公平比较要求.特别是在汇率变动剧烈时,计算倾销幅度的这种扭曲会更严重.因此,为了确保进行公平比较,有必要对<反倾销协议>的货币兑换条款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在<入世议定书>中承诺的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措施本质上是一种选择性的保障措施,其规定的实施条件比WTO<保障措施协议>要宽松,这是一种不公平的规定,我国应在履行协议时通过各种应对措施争取变更这种不利处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