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一凡 《魅力中国》2010,(3):200-201
在中国社会转型变革、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已经开始成为中国高校大学生的新生力量。一个时代的青年有一个时代的鲜明特征.不同时代的大学生需要不同的教育方式。本文通过分析“90后”大学生的特点和形成因素,初步探讨了关于“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90后”的大学生所拥有的时代特征和自身的特点,论述了加强“90后”的大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主张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以自我实现为目标,引导“90后”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3.
古伟民 《魅力中国》2010,(15):56-56
在快速经济增长和现代社会中“90”后普遍是吃快餐长大的一代,“90后”大学生有着其自身的特点,而高校对于“90后”新生该如何开展新生入学教育等问题。本文就“90后”的成长环境和其自身特点入手,以“90后”新生所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结合我校实际,浅谈高职院校“90后”新生入学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浅议“90后”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秋菊  王俊垒 《魅力中国》2009,(20):194-195
2008年“90后”首次成为大学新生进入高校。“90后”更加备受关注,文章从“90后”所处的时代背景、“90后”的新特点,提出因材施教,关爱所有的学生、转化教育者的思想观念,做好引导工作、广泛开展心理咨询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等对“90后”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李琳 《新西部(上)》2013,(11):146-147
由于社会、家庭、学校及个人等因素的影响,“90后”大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的特点主要是对未来和生活充满热情,易于接受新事物,但是内心有时会空虚,比较急功近利。建议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领“90后”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营造良好氛围;在实践中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理论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6.
“90后”大学生有着自我的个性和时代的烙印,他们具有鲜明的代际特色,也具有不同的入党动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让“90后”大学生党员发挥其作用、建立健全大学生党员群体长效教育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的党务工作者可以从“读好书”、“把好关”、“用好人”、“建好网”、“辅好导”、“组好队”等六个方面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7.
周月娥 《发展》2011,(10):162-163
“90后”是指1990年到1999年年底出生的青少年。“90后”大学生是指2008年左右进入各高校的大学生。目前,“90后”大学生已成为高校大学生群体的主体。加强和改进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付晓璐 《魅力中国》2011,(8):183-183
2008年以后“90后”成为大学生的主力军,就像每个时代的新一代一样备受关注,人们发现部分“90后”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呈现弱化倾向。客观而公正的分析责任意识弱化的表现,挖掘这些表现的深层原因,从而为高校培养“90后”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提供对策,并配合社会、家庭和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来重塑“90后”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焦娇 《黑河学刊》2012,(11):123-124,190
今后一段时间内,90后大学生即将代替80后大学生逐渐成为校园的主体。90后大学生是在全球经济、文化、信息一体化的复杂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把握和认清好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才能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90后大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加强和改进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和建议,期望能运用到今后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10.
马奎杰 《魅力中国》2014,(17):172-172
随着“90后”逐渐成为大学生主体,学生群体特点逐步发生变化,学生在思想、学习以及个人发展等方面的成长需求更加迫切。以深度辅导工作为载体,全面提升辅导员工作的精细化水平,显著提高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徐小飞  李平 《老区建设》2010,(22):62-63
在新时期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大学生群体“90”后,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如何对具有新时代特点的“90”后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90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特点和规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大批90后进入大学,如何认清90后大学生思想新特征,做好90后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是目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从90后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的实务出发,在分析90后大学生思想特征的基础上,总结和归纳90后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的特点和规律,以求为创新和加强90后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姜丽  黄莹 《改革与开放》2012,(10):149-150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江西医学院上饶分院“90后”高职高专大学生思想现状和原因进行了分析评价,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90后”高职高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4.
马媛 《魅力中国》2014,(4):213-213
本文通过对“90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应对的策略,对提高“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由于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90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呈现出个体性、低层次性、功利性、不确定性等特点。以《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加强“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一是充实“两课’’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二是拓展理想信念教育空间;三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四是注重实践锻炼,深层内化价值行为。  相似文献   

16.
民族地区“90后”大学生包括思想政治道德在内的科学人文素质高低,关系到民族地区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民族地区“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提高。民族地区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务必做到因地制宜,切合实际,以人为本,不断创新,扎实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本地区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一大批政治过硬、品德优秀,不仅技术能力强,而且甘于奉献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7.
探究优化“90后”大学生职业态度培育的路径,对于“9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职业态度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90后”大学生职业态度培育体系的研究不深入、体系不完善的现状,应努力构建政府、高校、社会和自身“四位一体”的“90后”大学生职业态度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8.
试析高校中的“80后”辅导员与“90后”大学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华莉  沙文  王陶 《黑河学刊》2009,(2):122-123,125
“80后”和“90后”是被社会普遍议论的两代群体。当前大学校园里,“80后”已逐步成长为辅导员队伍的生力军,而他们面对的是“90后”的大学生。要认真比较“80后”群体独立、自我和“90后”群体主动、现实的特征,分析“80后”辅导员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指出“80后”辅导员需要提高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数说教育     
《中国西部》2013,(6):7-7
一项在京津地区打算留学的大学生群体调查显示。我国90后大学生倾向于“只留学不移民”。表示将来希望“在国外长期就业或移民”的受访人只占9.33%。  相似文献   

20.
杨艳 《新西部(上)》2014,(3):127-127,123
由于社会环境、家庭和教育方式等因素的影响,“90后”大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明显,价值取向和人际交往广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注重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突出工作重点,做好心理健康辅导;引导“90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