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廖茂林  贾晋 《银行家》2021,(1):47-49
金融数据直接反应金融活动主体资金流、授信、动账等经济、金融行为,具有较高的信息量.但是,通过单一渠道数据对主体特征的评价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而通过新技术从电商消费平台、政府公共数据平台等渠道的巨量数据集合中提取有价值的规律、趋势信息,可以挖掘金融大数据的集聚和增值潜力,大幅降低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性.构建政府、...  相似文献   

2.
"金融营销宣传行为"属于狭义金融广告的范畴,除了具备一般金融广告的特征外,大数据下的金融营销宣传行为还具有受众明确,针对性强;信息分散,隐蔽性强;载体多样,内容丰富;违法成本低,涉及金额大等新特征.近年来,我国金融营销行为监管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金融营销宣传行为难以有效监测、时效性强、取证难度大、无统一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3.
《中国金融》2020,(21):46-48
<正>随着新信息技术与社会生活的逐步融合,数据已经成为重要的资源要素,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特别强调了大数据对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性,并要求借助新技术手段加大力度推动治理模式的创新。在金融领域,数据要素的作用尤为突出,借助数据归集整合公共网络、政府信息、借款主体以及地方金融机构经营情况等各类数据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对中小企业与地方金融机构的精准画像,并将成果有效得应用到地方普惠金融服务以及地方金融监管之上。可以说,数据要素的有效应用成为新形势下维护地方金融稳定发展的有力支撑,数据治理成为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不可或缺的有益举措。  相似文献   

4.
卢海浪 《南方金融》2002,(11):46-48
2001年诺贝尔委员会宣布将经济学奖授予三位美国经济学家。他们三人的贡献是提出了买方和卖方具有非对称信息市场运作的理论。由此,引出本文对影响金融稳健运行因素的思考。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在金融运行领域中,诱发了“猫”与“老鼠”的游戏和诚信风险,因而必须改善信息不对称现状,建立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和社会约束机制及规范政府行为,切实维护金融的稳健运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5.
与传统征信模式相比,大数据征信具有数据来源广谱多维、评估模型多样等诸多优势.但实践中,由于基础数据规模小、数据应用模型不成熟、数据挖掘分析专业人才匮乏等因素制约,大数据技术在网贷征信的应用不尽如人意.针对上述短板与挑战,建议健全相关法律制度,规范大数据征信行为;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建立我国社会诚信体系;建立网贷行业信息与模型共享机制,打通信息孤岛,扩大基础数据总量规模;采用新兴技术和建立数据分析团队,提升大数据应用效率.  相似文献   

6.
金融是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核心,金融的稳定发展离不开信用体系的支撑.现有的信用体系在标准化、平台化、应用场景化等方面发展滞后,严重制约了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从大数据的视角出发,提出构建一种适用于互联网金融的信用体系.该信用体系采用基于多维数据的“臻信”新标准,对信用主体进行全面信用画像;通过构建统一的大数据信用服务平台,实现信用信息的共享和互联;引入多维评议技术,实现信用在各种互联网金融场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周炳  王昌洋 《银行家》2024,(1):128-133
<正>在金融领域,商业银行作为社会主体经济行为的终端媒介,沉淀了大量“经济行为数据资产”,在此类经济行为数据中,企业使用商业汇票形成的票据行为数据具有数据量大、商业价值高、数据标准化、易获得等特点,是开展数据分析的良好对象。票据行为数据的特点数据体量大。票交所数据显示,2022年商业汇票签发量27.4万亿元,各类流转业务量达到195万亿元,涉及企业数估计在300万户左右。  相似文献   

8.
徐珊  谢薇 《投资研究》2023,(9):21-38
近年来,企业金融化现象和成因愈发受到关注,而从企业互动角度展开的研究较少。本文以信息不对称、代理成本等相关理论为支撑,利用2012-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验证了我国实体企业金融化行为存在明显的行业和地区同群效应,该效应会随着企业所处信息环境、关系网络及产权性质的差异而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研究结论为解释我国实体企业的金融化行为提供了一个崭新视角,以便政府和企业相关部门制定有效对策防范过度金融化的出现。  相似文献   

9.
采用1994~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回归法对中国地方政府干预行为、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在不考虑政府行为时,金融发展对中国城乡收入的差距只能产生微弱的正效应;转型期地方政府行为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有重要影响,相对于金融发展,地方政府的干预行为才是造成现阶段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的关键原因;政府干预主要不是通过金融市场,而是通过其他途径对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产生显著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沪深A股2010~2020年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数据,对企业金融化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的关系及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企业金融化程度和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呈正相关关系,融资约束在两者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通过不同的分组回归发现,来自东部和中部经济带、高金融化水平和没有进行实物资本投资的企业存在更明显的促进作用。本文的研究有助于理解企业金融化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的内在逻辑,为加强政府监管和推动企业主动提高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规范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取广东省内四个典型地区对金融生态环境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了这些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经验教训,阐述了司法保护、政府行为、社会信用和企业治理在“经济决定金融”过程中的重要影响,提出了加强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要以金融法制建设为着力点,以地方政府推动和规范行政行为为关键因素,以社会信用建设为核心,以改善企业治理为重要落脚点。  相似文献   

12.
王进 《金融科技时代》2020,(4):48-49,52
金融机构信息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统一管理的金融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其中金融机构编码作为核心要素,是金融机构全国唯一性的身份标识,其背后所关联的金融基础数据具有很强的社会应用价值,人民银行一直在探索金融基础数据社会化应用的场景和方向。金融业机构信息共享平台作为探索应用之一,在助力普惠金融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结合作者在平台探索工作中的思考,对目前平台建设工作的现状提出问题,并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曾刚 《中国金融》2020,(1):27-28
<正>在分工、聚合过程中,普惠金融业务链条的参与者、资金供需双方都获得了价值,促进了商业价值与普惠金融社会价值的兼容普惠金融的难点与痛点普惠金融重视消除贫困、实现社会公平,其本质是反对金融排斥。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金融科技的应用,数字普惠或者"互联网+"普惠的模式兴起并被广泛应用。新技术的应用形成了大量包含信息的数据,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和信贷服务的门槛,减少了传统意义上的金融排斥。但是,随着这种"互联网+"的模式把线上用户的数据挖掘得越来越充分,新  相似文献   

14.
居民投资行为的老龄化影响是近年来经济学、社会学研究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如何有效提高老龄人口的金融市场参与程度,积极释放老年群体金融消费活力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9年数据,首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出综合性社会互动指标;其次,采用Probit模型实证检验社会互动对老年群体金融市场参与的影响,发现社会互动强度越高,老年人越倾向于参与正规风险金融市场;再次,通过逐步回归和KHB中介检验法对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内生性互动能通过信息获得、情感认同以及社会规范三种渠道来部分影响老年人的正规风险金融市场参与。研究结论为老年人参与金融市场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社会结构视角。据此,政府应充分关注社会互动这一非正式制度对于老年金融市场的效用,发挥内生互动机制在降低信息关注成本、提升金融素养与建立合理风险偏好上的积极作用,从而提高家庭金融健康水平,改进投资策略、控制投资风险、提高资产收益、促进金融市场繁荣。  相似文献   

15.
基于协作系统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产教融合下的金融大数据跨学科人才培养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多方建立合作关系,校企双主体建设跨学科课程体系,突破组织结构的限制,建立跨专业的师资队伍,校企共同打造金融大数据实践环境,建立信息共享资源库,构建金融大数据人才培养的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16.
新古典经济学的严密体系有5个重要的基础性假设:完全理性、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偏好一致性以及自利性假设。行为经济学对这些假设提出了挑战,指出:消费者具有系统性、可预测的行为偏差,新古典经济学的5个假设与现实不符;金融机构会利用消费者的行为偏差谋利,导致竞争非有效;要在传统纠正市场失灵方法的基础上,重视从更深层面上纠正消费者行为偏差;需要结合具体的偏差类型,采取自由放任、政府干预、市场化取向的政府柔性干预等思路纠正消费者行为偏差;为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需要对金融机构进行行为干预和产品干预,提高信息披露的有效性,推进金融知识普及和金融消费者能力建设。行为经济学动摇不了新古典经济学的统治地位,但其挑战是有力的,对人类行为的认识和解释更加接近于实际,也促进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发展。我国在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的过程中,应支持行为经济学的发展,重视行为经济学研究成果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治理金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信息是记录核算单位经济活动发生情况和结果的数据资料,是重要的社会资源,也是评价企业经营水平和财务状况、防范经营风险、检查和监督经济行为的依据。金融作为国民经济的中枢,会计信息是正确制定货币政策,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金融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否,直接影响到国家制定货币政策的正确性,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稳定金融秩序,促进国民经济稳健、高效、快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然而,当前金融企业制造假帐、假表、假数据现象相当普遍,严重影响了金融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本文拟就金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进行分…  相似文献   

18.
区域金融发展与地方政府行为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斌  伍艳 《海南金融》2009,(4):18-21
本文主要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法,运用回归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地方政府行为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四大区域金融发展与各地方的政府行为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四大地区的金融发展与地方政府行为均存在着单向因果关系,其中东、西地区金融发展与政府行为之间存在正向因果关系,而中部与东北地区存在着制约关系。  相似文献   

19.
大数据技术已广泛运用于气象领域、交通领域和经济金融领域等各种领域。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提高数据的使用效率,还能够根据数据分析提供指导性参考。大数据技术在征信领域也早已得以运用,通过收集整理金融领域信用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进而形成"信用画像",为防范化解风险和推动金融供给侧改革提供强大的信息服务。但信息安全问题一直是征信领域大数据技术应用面临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20.
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对于我国农信社等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农信社大数据应用现状的分析,提出应建立大数据金融的战略管理平台、信息应用平台、业务拓展平台、经营创新平台和风控平台,以推进农信社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