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策信息窗     
国家体改委官员近日提出,按《公司法》要求对前几年设立的股份制企业进行规范,将是今年深化股份制试点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公司法》生效以前设立的4000多家定向募集股份公司今后有三条出路:一、对部分符合《公司法》关于社会募集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条件的公  相似文献   

2.
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最初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并于1999年12月25日进行第一次修订,增设国有独资公司监事会,放松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行新股和申请股票上市等条件,但仍未从立法理念上对《公司法》进行全面修改。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修改后的《公司法》,已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与旧法相比,从结构上看,是在原公司法基础上增加了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和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和义务;从内容上看,是在股东出资、公司…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10月10日,证监会通过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发布《关于修改<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的决定》(以下简称《证券发行办法》),对现行的《证券发行办法》做出修改。修改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养老金参与新股发行的网下配售做出规定,在新股发行的网下配售过程中,"应当安排不低于本次网下发行股票数量的40%优先向通过公开募集方式设立的证券投资基金(公募基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社保基金)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配  相似文献   

4.
一、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原因分析 (一)为取得上市资格而进行利润操纵《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众发行的股票不得低于公司总股本的25%,并且规定,开业时间在三年以上,最近三年连续盈利,原国有企业依法改组而设立的,或《公司法》实施后新组建成的,其主要发起人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可以连续计算.这样,在新股额度有限的情况下,大型国有企业实现整体上市是不现实的,只能将部分资产剥离出来折合发起人股.在发行新股前,将这部分资产虚拟为一个会计实体,并假设其已经存在了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会计期间,然后从原有会计实体中剥离出一部分收入和费用,并据以确定虚拟会计实体在各期间的利润.这种做法不仅有违会计主体和会计期间的基本假设,而且给公司上市前的财务包装提供了许多机会.  相似文献   

5.
《理财》1995,(1)
国务院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别规定第一条为适应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境外上市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八十五条、第一百五十五条,制定本规定。第二条股份有限公司经国务院证券委员会批准,可以向境外特定的、非特定的投资人募集...  相似文献   

6.
郝晓鹏 《中国外资》2012,(6):203-204
自2009年以来,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A股市场无论在新股发行数量还是在募集资金额上都排名世界第一,为我国金融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作为一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IPO的质量和效率对证券市场的发展和稳定至关重要。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时我们发现A股发行中"三高"问题犹如顽疾,对投资者利益造成巨大侵害。继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深化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之后,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2012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明确表示,要完善新股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股票承销办法。新股发审制度改革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热点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从新股发行制度角度出发,分析我国发行制度存在的弊端,并给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金融家》2010,(1):84-88
一、实施新股发行制度改革 事件回放:2009年5月22曰,中国证监会就《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6月10日,新股发行制度指导意见发布并于6月11日正式实施,实施之后将随时可能向企业发审核批文。新股发行制度改革达到了阶段性目标,强化了市场内在约束,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涉及诸多财务与会计问题。尤其是其第六章”公司财务、会计”对公司财务会计制度和利润分配制度作出了原则性规范。随着公司法的实施,其中一些规定与我国日益丰富的公司财务会计实践发生了不少冲突。本文拟就此谈谈看法,并向各位同仁请教。 关于公司财务会计报告审查验证的主体公司财务会计报告制作完毕后,应依法经审查验证。但这里审查验证的主体应该是谁?《公司法》并未对此作出明确规定。首先,根据现行《公司法》第38条和第103条的有关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会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大会有权审议批准公司…  相似文献   

9.
新股发行定价一直是证券市场的焦点问题,而最近证监会发布的《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试行询价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及配套文件《股票发行审核标准备忘录第18号———对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询价对象条件和行为的监管要求》,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新股发行定价的概念出发,阐述了市盈率定价法的优缺点,历史上新股发行定价的弊端和这次改革的意义及影响,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6月10日,中国证监会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这标志着停止新股发行近一年的证券市场,将再次启动IPO。就新股网上发行来说,虽然仍然沿袭"资金为王"的模式。但询价对象  相似文献   

11.
新股发行制度是证券市场最基本的制度之一,也是A股市场修改最频繁的制度。今年10月12日,证监会再次发布《关于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拉开了新股发行第二阶段改革的序幕。  相似文献   

12.
不久前,中国证监会对新股发行制度进行了一次改革。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后,于6月10日正式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指导意见》)。这次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其中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新股发行的市场化。《指导意见》在“改革原则”中明确规定:坚持市场化方向,促进新股定价进一步市场化,注重培育市场约束机制。同时,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在答记者问时也强调要“淡化窗口指导,重视市场选择”。  相似文献   

13.
2009年6月10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公布《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并于当日起施行,这标志着中国新股发行制度的市场化改革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成败与公平和效率这两个评价指标息息相关。新股发行制度的改革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应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全面、有序的进行推进,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完善新股发行制度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金融市场     
《银行家》2005,(10)
证券法将降低企业上市门槛据中国证监会有关官员透露,对中国资本市场有重要影响的《公司法》和《证券法》已进入修改的最后阶段。两法修改后将界定公开发行行为,降低发行条件和上市门槛,推动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修改后的法律还将制定细化的发行、上市标准,完善发行审核制度,创新中小企业板块的交易制度,提高市场流动性。保险外汇资金投资渠道拓宽保监会9月11日对外宣布,保监会积极协商国家外汇管理局,于近日颁布了《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用  相似文献   

15.
名博议论     
《金融博览》2010,(18):11-11
苏培科: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应更彻底一些 随着《关于深化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的发布,新一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即将启动。但从“征求意见稿”来看,这一次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仍是在小修小补,根本性问题并未彻底解决,新股发行过程中的一系列弊端仍然很难避免。  相似文献   

16.
《银行家》2014,(1):18
正中国式的制度改革具有渐进性。围绕资本市场的新股发行改革更具有螺旋上升的特点。由于市场环境的恶化以及旧有发行制度的不完备,IPO重启被推迟了一年,2013年也成为少数没有新股发行的年份。如果从历史的时间顺序上看,本次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已经是第四次改革,如果算上一些小幅度的制度变革,那这次的改革是第九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证监会于2013年11月30日发布了一系列新股发行改革的意见,包括《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  相似文献   

17.
一、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原因分析(一)为取得上市资格而进行利润操纵《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众发行的股票不得低于公司总股本的25%,并且规定,开业时间在三年以上,最近三年连续盈利,原国有企业依法改组而设立的,或《公司法》实施后新组建成的,其主要发起人为国有大中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分析了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中国证券市场上首次公开发行的新股在不同发行管理制度下抑价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保荐人制度的实施对降低新股发行抑价率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程振江 《证券导刊》2013,(25):59-61
顾最近几轮发行制度改革回我国历史上推行了多次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从行政审核制到核准制,同时在询价、配售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改革步伐。我们重点研究自2009年以来的几轮改革。第一轮:2009年2009年5月,证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稿,相关文件《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自2009年6月11日起施行。本轮改革主要体现在新股定价、发行承销等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分析了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中国证券市场上首次公开发行的新股在不同发行管理制度下抑价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保荐人制度的实施对降低新股发行抑价率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