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尹海峰 《银行家》2020,(4):111-113
庚子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疫情的到来,也给未来银行业、特别是中小型的农村商业银行机构的数字化带来新的警示:一场"不可逆"的金融科技应用深度战役已经加速到来。需要关注的是,中国银保监会2020年2月15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金融服务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银行、保险机构"加强科技应用,创新金融服务方式",直接对银行业运用金融科技、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出了"加速"要求。疫情危机,正成为加速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契机,对于在金融科技应用方面普遍与国有大行和先进城市商业银行存在差距的农商银行,也加速迎来数字化考验。  相似文献   

2.
<正>2022年初,人民银行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该规划回顾了金融业在发展金融科技的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和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金融业增强科技应用能力、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出了相关指导意见。金融科技已成为银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银行工作人员需不断学习、掌握和应用金融科技,将业务管理和科技支撑深度融合,以实现业务高质量发展。笔者结合个人工作实际,浅谈银行总行业务人员如何适应金融科技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面对金融科技发展的挑战,欧洲银行业纷纷加速数字化转型,在数字化转型监管体系、新技术运用、开放银行建设、产品创新等方面,已走在“银行4.0”时代的前列,成为全球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策源地和先行区,其经验对我国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动态     
《黑龙江金融》2022,(2):4-5
<正>金融保险业数字化转型有了路线图中国银保监会印发的《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是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首份专门文件,在机制、方法等方面对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予以规范和指导,为推进银行保险机构数字化转型做好顶层设计,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要求到2025年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为银行保险机构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银行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基本遵循和引领。  相似文献   

5.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银行业共识。5G诞生将推动金融科技发展迈向新起点,基于5G技术的“大数据+”“智能+”应用将为金融领域带来重要契机。5G将从用户体验、业务创新、生态创新等方面对银行数字化转型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金融科技正在成为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推动力。银行只有加快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金融科技,才能提升与数字经济的适配性,实现降本增效。但是县域银行受限于规模,在转型上仍面临着科技基础设施落后、数字化核心人才短缺和科技资源投入不足等诸多痛点。文章分析了县域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难点,并结合辖内银行案例,提出数字化转型的做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各国银行业都面临新的重大挑战。全球经济的高增长难以为继,银行业绩高增长的产业依托开始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深刻改变了客户行为和金融服务模式;金融科技企业进入到金融市场中,加速了间接金融的脱媒。在此背景下,银行数字化转型被赋予更重要的历史使命。论文试图从其内涵、目标、比较、核心要素、难点等角度,对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进行全面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8.
郭莽 《新金融》2021,(3):4-6
数字经济蓬勃兴起,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也正在经历数字化转型,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正发生深刻变革。把握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时代机遇,加快数字化转型是银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银行业应在培育数字化思维、着手建设新型能力等方面大力推动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9.
我国金融科技与传统银行业广泛和深入的融合,已经成为整个银行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智能无人银行服务模式的肇始,在金融市场、金融客户、金融服务三大方面实现了"智能化+移动化"的可能性和突破性;而在无人银行业服务模式下移动服务技术的进入与应用,更是将现代新科技引入到金融服务变革创新的"风口浪尖"上。显而易见,智能无人银行服务模式和移动服务技术的进入应用,作为传统银行业转型升级、现代化"华丽转身"的突破口,应该引起重视并敢于尝试。  相似文献   

10.
林静  张俊 《银行家》2022,(6):14-16+6
<正>金融科技的蓬勃发展和客户行为的深刻变迁驱动银行网点功能和服务正经历着巨大变革。尤其是伴随Z世代的崛起,数字原住民们习惯了在移动客户端处理金融事务,对金融服务的隐形无感、实时泛在需求推动其以开放银行模式嵌入数字化生活场景。作为全社会数字化变革重要组成部分的银行转型,加速了服务渠道的大调整,也深化了传统网点的转型。近几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又进一步加速客户和各类服务向数字化渠道迁移,智能化、“无接触服务”兴起,银行业的场外交易率持续上升。2016~2021年六年间,  相似文献   

11.
《现代商业银行》2024,(5):12-13
<正>随着金融科技时代的到来,发展场景金融已成为银行转型发展的必经之路,更是银行业创新变革的重要方向。无科技不场景,无场景不金融。随着场景金融新技术应用的不断涌现以及当前生活方式的改变,场景金融成为银行发力的新“蓝海”。  相似文献   

12.
当前,银行业和金融科技加速融合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大力拥抱金融科技、以移动互联网为平台积极布局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传统银行共以.在日前举办的“科技+金融,启创银行未来”高峰论坛暨第十二届中国电子银行年会上,来自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科技司,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中央例信办刚络安全协调局,银监会信息科技监管部、创新部等的领导,  相似文献   

13.
当前,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推动并融合了制度改革和技术创新的金融科技的发展,成为商业银行在未来发展中能否占据优势地位的关键。2020年商业银行积极拥抱金融科技经济压力下,数字化趋势明显。以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5G、API、RPA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作为银行数字化转型的第一生产力,加速向金融业各单元融合渗透。银行业借助银行系科技子公司组建的契机,继续加大金融科技布局,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当前,金融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将金融科技与传统银行业务有机融合,提高银行业综合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开展数字化转型成为银行业发展的方向。数字化转型对传统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科技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不仅要稳定、安全、规范,更需要敏捷、高效、弹性、扩展,推进分布式及云架构系统应用和运维转型是当前银行业数据中心的共性需求和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5.
在银行业加快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邮储银行着眼未来,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在金融科技创新等方面持续加大投入,每年将营业收入的3%用于信息科技建设,并逐年提高。通过采取超常规的政策和措施,发挥科技引领新动能,积极推动金融科技赋能,加快传统银行向数字化银行转型。  相似文献   

16.
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在银行业掀起一场"技术革命"。为应对变革,国内外先进银行纷纷加大科技产品投入,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论文以商业银行最典型的新兴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为例,提炼投行在数字化转型中的探索与实践,并提出依托"智慧投行"推动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17.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无论是国家的发展、经济的繁荣,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强大推动力。特别是“十一五”期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金融业加入WTO过渡期的结束,银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客户对银行的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银行业要全面深化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加速向现代商业银行转型,必须要依靠科技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这也注定“十一五”期间必定是我国金融信息化建设里程碑式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18.
孙扬 《金融博览》2021,(23):42-43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隅;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数字化转型是银行之间新的竞赛,它的内涵比金融科技更为深刻,和业务结合更加紧密,战略层次更高,各家银行对数字化战略都怀有远大的理想,引领它们进入数字时代的前沿.推动数字化转型是银行业迎接数字时代,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水平,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那么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从哪里来?究竟是什么?到哪里去?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银行零售业务与金融科技高度契合,是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主阵地”。本文基于2008-2021年A股31家上市银行数据,利用熵值法从“投入-产出”视角研究了金融科技影响银行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的机制效应。研究发现,银行金融科技投入显著提升了零售业务效益、结构、产品、渠道及风控的数字化成效,其核心作用机制在于增强银行的创新能力与经营能力。布局金融科技“行胜于言”的银行,数字化转型表现更佳。零售业务基础相对较弱的银行,匹配稳健的金融科技投入是获得数字化后发优势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李威 《中国金融》2020,(8):71-72
生态银行以其投入低、获客多、见效快的特点,被众多中小股份制银行所青睐,进而成为其数字化战略的重要选择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与银行金融业务的加速融合,带动了金融科技的蓬勃发展,也为银行业转型发展赋予了新的动能。在这一轮行业变革大潮中,大型商业银行无论是在科技投入、网点优势、客户基础还是市场响应等方面都要优于中小股份制银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