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甲烷管控势在必行。商业银行通过市场化手段在持续支持甲烷管控、助力“双碳”目标中将会发挥重要作用。论文指出,“双碳”目标内涵应涵盖甲烷管控,并梳理国内外甲烷排放现状、甲烷管控政策以及金融机构应对经验,分析当前甲烷管控带来的融资机遇与挑战;最后,从商业银行角度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正>伴随着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确立,我国的总体经济发展方向也逐渐向可持续绿色发展转型,金融业的发展向绿色靠拢已然成为我国未来新发展理念的大势所趋。文章将对“双碳”目标下商业银行开展绿色金融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梳理商业银行开展绿色金融服务的一些措施,同时指出要实现“双碳”目标商业银行进行绿色金融需要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针对商业银行提高绿色金融服务水平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不仅是中国大国担当的具体体现,也对加速产业链调整及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和能源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目标,要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通盘谋划,以市场机制为核心,构建低碳、减碳制度体系。税收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4.
文洪武 《中国金融》2021,(21):36-37
<正>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指明了方向,而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十三五"以来,我国绿色金融迅速发展,金融机构通过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大力支持经济社会低碳转型,  相似文献   

5.
文章厘清"双碳"目标与绿色金融之间的逻辑关联,分析"双碳"目标下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在梳理华夏银行的绿色金融实践与探索基础上,提出"双碳"目标下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绿色金融的思路及举措。  相似文献   

6.
张冲  王军 《中国金融》2021,(16):47-48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中国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需要逐步压缩高污染高能耗行业占经济的比重,推动经济、能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强技术创新,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还需要商业银行在帮...  相似文献   

7.
维护绿色发展是近年来金融机构最重要的举措之一。为了更好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促绿色减排的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需要银行类金融机构作为表率,带头撬动资金流向,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合理利用碳减排支持工具促进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本文基于国家 "双碳 "目标视角,综合分析国际上的金融支持碳减排工具经验,运用正态分布检验和回归检验分析了中国人民银行碳减排支持工具的重要性,讨论了碳减排支持工具的有效运作,指出商业银行落实碳减排支持工作的创新重点,为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提供了相关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8.
丘斌 《中国金融》2022,(2):40-41
<正>加大绿色金融业务发展力度,扩大金融供给,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更好地满足绿色经济需求,是中小银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环境问题,"双碳"目标的提出是我国承担大国责任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直接体现,同时也是我国推进"五位一体"战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小银行作为我国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小微企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现"双碳"目标将为中小银行创造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9.
<正>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提高政治站位,扎扎实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战略高度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出的总体部署,财政支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10.
当前,“绿色经济”理念在全球倡导,2020年我国提出“双碳”目标,碳审计作为有助“双碳”目标达成的手段之一,愈发重要。2021年国际能源署报告显示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达363亿吨,创历史新高,其中我国约占33%。如此严峻的环境形势促使各国寻求解决办法,碳审计作为监督节能减排工作、助力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11.
12.
<正>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既彰显了我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大国责任和担当,也契合新时代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大势。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血脉,在发展过程中全方位注入“绿色基因”,是实现自身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在这场全方位的经济金融大变革中,  相似文献   

13.
马骏 《中国金融》2021,(10):54-55
2020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青海要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为青海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指明了方向和路径.绿色金融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又是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金融保障.近年来,青海...  相似文献   

14.
马江波 《财会学习》2022,(24):119-121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污染问题愈加突出,因此,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国家从发展的实际出发,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作出了新的重大战略部署,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不仅是我国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同时对我国未来应对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发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即立足于当前我国“双碳”目标的具体状况,对当前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征收碳税的认识、碳税征收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有效解决策略这三个部分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李新彬 《银行家》2022,(7):27-30
<正>近期,面对严峻复杂的社会经济形势,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明确要求,国务院提出“当前正处于决定全年经济走势的关键节点”的判断。稳增长成为中国经济主基调,商业银行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抓手,经济形势越是复杂,越要主动担当,深入挖掘并高效对接有效信贷需求,坚决扛起支持实体经济的重大政治责任。信贷需求不足的深层次特征随着稳住经济大盘支持措施密集落地,我国在经历2022年4月信贷需求的超预期低迷后,5月的金融数据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6.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主动承担全球环境责任、深度参与和积极引领全球气候治理的行动体现。青海省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不断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致力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税收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支持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要高度重视税收在低碳发展中的“助推器”作用,通过优化税收制度、完善税收政策、创新税收征管,寻求税收与建设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的最佳结合点,促进清洁能源产业集约化发展,助力经济社会实现低碳转型。  相似文献   

17.
雷舰 《北方金融》2023,(6):43-48
“双碳”目标的提出成为中小商业银行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业务的助推剂,中小银行应当抓住历史机遇,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实践与创新绿色金融业务。本文从中小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实践出发,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从中小商业银行自身和政府两个层面提出了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业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姚江涛 《中国金融》2021,(23):48-49
<正>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是中国向世界作出的庄重承诺,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2021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产融合作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建立商业可持续的产融合作推动工业绿色发展路径,到2025年,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产融合作机制基本成熟,有力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保障产业与金融共享绿色发展成果、人民共享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和谐共生的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19.
郑静 《会计师》2022,(18):80-82
碳排放权交易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一种市场化手段,有助于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开展碳审计对于维护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审计主体协同能提高审计监督效率和效果,但目前碳审计主体协同存在困难。因此,本文在碳审计制度、碳审计主体参与度和碳审计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建议,以加强碳审计主体协同,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作为承载数字化转型的“基石”——数据中心建设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高能耗。随着我国宣布“双碳”目标,金融业数据中心也迎来了新一轮挑战——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建设具有高算力、高技术、高安全、高能效等特征的下一代数据中心。文章根据数据中心发展的新趋势,结合金融行业实际,分析当前金融业数据中心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未来建设“低碳”“零碳”“负碳”数据中心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