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的必不可少的环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好和坏、国民经济的运转是良性循环还是不良循环,关键在于是否合理地解决了消费问题.所有的消费活动是从消费需要开始的.假日经济的定义:所谓"假日经济"其实质是由于假日的出现而凸现出的一种短期、相对集中的消费经济."假日经济"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具有较浓郁的生活气息,以消遣娱乐、饮食文化、旅游购物、体育休闲等为目的的消费经济."假日经济"的产生,它是人类社会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体现;也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繁荣程度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假日经济的产生和积极作用 (一)我国假日经济产生的原因 提到假日经济,人们普遍认为是指每年"五一"、"十一"、春节这三个黄金周产生的经济现象.许多学者关于假日经济的研究,针对的也是三个黄金周.假日经济是指在我国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人们在节假日消费中所引起的销售、服务猛增、市场火爆的经济现象,是对节假日集中消费有关现象的概括和反映.从范围上看,假日经济包括了三部分:一是大节日经济,即"五一"、"十一"、春节的消费;二是小节日经济,指元旦、清明节、端午节等节日的消费;三是双休日经济.在这三者中,由于"五一"、"十一"、春节这三个节日放假时间长,消费量大,所以成为假日经济的主体.2000年9月25日,新华社向全国统一发稿的"九五"新名词中,"假日经济"被第一次提出,文章同时指出,居民个人消费需求能否最终实现,除受预算约束外,是否有足够的闲暇时间也非常重要,特别是当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消费需求跨越温饱阶段后,闲暇时间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作用愈显突出.  相似文献   

3.
"假日经济"在我国尚属一种新兴的经济模式.随着"长假消费"的火爆,很多学者认为它对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 1999年国务院决定延长"五一"、"十一"、"春节"假期以来,"黄金周""假日经济"等新名词已经被国民认识和接受,与这些新兴名词相伴产生了一系列与"假日经济"相关的社会与经济行为.长假期间,我们发现原本已经十分火爆的交通运输业、旅游业、各大城市的商品零售业的收入骤然上升,刺激了居民消费、扩大了内需、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1999年9月,国务院对外发布新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其中规定:春节、 "五一"、"十一"的休息时间与其之前或之后的双休日进行拼接,形成7天长假,"黄金周"由此得来.随着第一个黄金周的出现,"假日经济"也拉开了序幕.2013年,假日经济走过了14个年头.14年里,假日经济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拉动内需、创造内需上的作用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6.
"假日经济",正悄然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假日体育经济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整个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7.
自1999年国庆节的7天长假开始,假日经济成了我国经济生活中的热点.今年春节的7天长假,假日经济又火了一把.据全国假日旅游部门统计,仅在尚未列入今年"黄金周"预报系统的甘肃省,接待游客的总数就达20.7万人次,旅游收入1118万元;吉林省接待游客总数为121万人次,旅游收入4.1亿元,其它著名旅游景点也在"黄金周"里有大笔的"黄金"入账.  相似文献   

8.
"假日经济"正逐渐成为经济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如何正确认识假日经济并做好假日消费市场的营销策划对广大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假日经济的产生的理论基础、发展原因、当前状况及未来发展对策等方面对假日经济现象做出分析,以期使假日经济获得各方关注和努力,促进假日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假日经济主要是指人们通过利用节假日集中购物、旅游等消费为带动市场和经济发展的一种综合性强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假日经济"是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的必然产物。本文在对假日经济在我国的形成、演变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思考,以使"假日经济"能更好的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提高消费者效用。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的调查显示,我国消费市场将再现四个增长点:教育投资、电子商务、假日经济和服务行业."假日消费"在我国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已越来越大,对我国内需型经济的发展起了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袁率夫 《企业研究》2013,(18):191-192
随着我国人民物质文化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闲暇时间增多的情况下逐渐形成了一种涉及面较广、综合性很强且具有持续发展特点的经济模式。这就是假日经济,假日经济的发展从1999年在我国展开以来一直备受关注。本文从假日经济对GDP的贡献这一角度进行研究,从假日经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拉动GDP、假日经济刺激了消费需求,改变了传统的消费观念,促进了消费结构的升级拉动GDP、假日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拉动就业的增长拉动GDP等三个方面对假日经济对GDP的贡献进行阐述希望通过假日经济与GDP的深入研究找出对策让假日经济成为我国经济的真正增长点。  相似文献   

12.
翩然而至的2013,是否将引爆新一轮的假日经济?作为假日经济的主角——普通百姓,是否会继续忠实地给过大年"埋单"?当假日成为经济,如何让百姓有一个更加舒心的节假日,如何提高他们的度假质量,或许这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关注与思考的。  相似文献   

13.
贾薇 《数据》2013,(2):8-9
1999年9月,国务院对外发布新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其中规定:春节、"五一"、"十一"的休息时间与其之前或之后的双休日进行拼接,形成7天长假,"黄金周"由此得来。随着第一个黄金周的出现,"假日经济"也拉开了序幕。2013年,假日经济走过了14个年头。14年里,假日经济在加快转  相似文献   

14.
1 假日经济的含义及特点 1.1假日经济的含义 进入21世纪以来,元旦、五一等假期使一个新的名词很快进入人们的视野,那就是假日经济,那么假日经济是什么呢?实际上从其字面理解是非常容易的,给假日经济下个准确的解释就是指人们在假期里中集中购物和消费的行为,这种系统的经济模式带动供给、带动市场,同时带动了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假日经济是指在节假日由各种资源的配置、供给和需求所引起的经济行为。我国长假期的出现,促进了假日经济的增长。郑州作为中原地区的商业名城,其零售业在商业运作中起着重大作用。文章通过对郑州市零售业的假日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对郑州市的商业运作提出了发展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长假经济”应属于假日经济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假日经济的出现应从国家开始实施双休日以来而形成的,国家推出“五一”。“十一”长假以后,假日经济的增长出现了强劲的势头。在这里长假经济主要是指我国相对较长的三个假期:“五一”,“十一”,“春节”。  相似文献   

17.
自国家大力提倡发展假日经济以来,旅游业率先启动,以龙头产业的态势拉动着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假日经济的增长亮点,然而一成不变的人文旅游环境很容易使人产生"审美疲劳",人们更喜欢利用节假日外出参加或欣赏体育比赛,到异地登山、滑雪、滑冰、滑沙、海边旅游、草地骑马去经历体验休闲健康活动的乐趣.  相似文献   

18.
一可以说,有了人类,便有了人类经济;而当人类有了自觉的“假日”观念和行为,“假日经济”也就应运而生了。不过,真正提出“假日经济”这一概念并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就我国来说,当是国务院1999年为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明确将“五一”、“十一”定为各长达七天(含借用相邻星期双休日)的长假开始的。盘点这些年来的假日经济,我们欣喜地发现,假日经济火了交通运输,火了商业零售,火了酒店饭店,火了旅游景点,火了文化娱乐……总之,假日经济火了第三产业,并释放着一种连锁效应———它由第三产业向第二、第一产业延伸,从而拉动GDP的增长。其实,…  相似文献   

19.
忠河 《中国质量万里行》2000,(1):32-34,12,13
总是抱怨市场疲软,老百姓不肯花钱,可一旦新的消费热点出现,我们的企业又是匆忙上阵,应接不暇,难以满足需求。说到底,得的还是市场不适应症。中国人有了休闲的概念,是历史性的一大进步。双休日和节假日的延长,为休闲提供了制度保证。人口众多,又决定了我们的休闲市场是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因此,用"假日经济"来概括休闲消费,一点不为过。研究"假日经济",从容应付"假日经济",让老百姓花钱花得舒服,这好事何乐而不为呢?凡是聪明的企业都该把这好事办好、办实。  相似文献   

20.
假日经济的形成决非偶然,它是人们的经济能力、生活多样化追求和闲暇时间增多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假日经济”与“常日经济”都呈现消费领域拓宽与消费档次提高的态势,即以文化、教育、旅游、娱乐、体育为主的非商品性消费在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和一次性购买万元级消费品向10万元级消费品(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