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均势自动生成”的逻辑机理及内在缺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华尔兹提出的“均势自动生成论”虽一直是西方学者考察世界政治格局的现状及发展的主要依据之一 ,但西方学者在运用这一命题的同时却始终没有对这一命题本身进行深入探讨。有鉴于此 ,本文分四部分对这一命题涉及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详细考察。华尔兹提出的“均势自动生成论”的逻辑依据 ,实际是国际无政府状态对单元行为产生的一系列限制作用。虽然华尔兹提出的“均势自动生成论”有其合理的成分 ,但这一命题本身却存在两个重大缺陷。鉴于华尔兹提出的“均势自动生成论”在现代国际关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因而本文在最后一部分专门探讨了这一命题蕴涵的两种政策性含义。  相似文献   

2.
结构主义是20世纪人类思想的一大潮流,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作者集中考察了社会科学领域各个学科的结构观。结构具有某些共性特征,这些特征在相关学科都有比较充分的展示,也被国际关系理论进展所证实。由此可以推论:华尔兹的结构观确实过于狭隘了,被修正是不可避免的,并表现为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向个体层次的回落,包括重视单元功能或互动、强调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结合、在非实体性问题上不囿于陈见等。国际关系理论未来的发展有赖于对个体互动内涵的进一步挖掘,对互动过程的概化就是可能的创新点。  相似文献   

3.
肯尼思·华尔兹出类拔萃的理论品性以及结构现实主义的创造性,成功启发了过去三十多年间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路径与方向,使其能够长久地处于学术论争的中心。作者通过对华尔兹理论品性的解读,揭示了理论品性与理论创新之间的内在联系。正是由于华尔兹坚持理论研究的纯粹性和严谨性,并且对理论的解释范围和能力做出了几近严苛的限定,才使得以简约、精致和严密为特点的结构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理论的构建成为可能。当前,国际关系理论创造陷入沉寂期,而国际政治现实的发展对于理论创新仍有强烈需求。由于理论品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理论创新的广度与深度,深入剖析华尔兹的理论品性与理论创新之路对于认清当下国际关系理论研究陷入困境的原因与症结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尽管结构现实主义始终饱受质疑与批评,但华尔兹的学术成果、学术理念和学术精神将始终启发后来者为实现理论创新而努力,这是他留给国际关系学界的持久学术遗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国际政治的研究层次、无政府状态和理性国家、国际结构的特点和功能三个方面对自 2 0世纪 70年代末以来一直在国际政治理论界居于主流地位的结构现实主义进行了论述。结构现实主义完美定义了国际结构 ,重新阐述了均势理论 ,从而使现实主义成为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系统理论。但由于在区分系统层次和单元层次时 ,忽略了一些相对不重要的系统层面的因素 ,而这些因素实际上构成了国际政治系统层面的另一种结构即国际权力结构 ,所以结构现实主义是不完备的。  相似文献   

5.
英格兰学派学者普遍关注国际关系中的制度问题,其中尤以赫德利·布尔的论述最具代表性,影响也最大。然而,在布尔的国际制度思想中,存在着三个隐晦不明的问题:一是五项制度的选择标准问题,二是社会制度的相互关系问题,三是国际制度的层次划分问题。这三个问题在逻辑上相互关联,在范围上依次拓展。从选择标准来看,五项制度并不是简单罗列的,其中隐含着功能性、自发性、社会性、国际性、连续性、有限性的标准。从相互关系来看,国家是五项制度的共同前提,均势是其他制度的运行条件,五项制度之间则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从层次划分来看,以布尔的国际制度思想为基础,可以导向一种关于制度的总体分析框架。其中,国际制度包括本构制度、共处制度、合作制度三个层次,各层次之间是功能递减的关系。放宽制度研究的视野,对于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建设和中国外交实践的拓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6.
亨利·基辛格不仅是20世纪国际社会公认的杰出外交家,他也是国际关系理论的大师,更是一位现实主义的外交大师,他推崇传统的均势理论和国家利益论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国外研究侧重于对基辛格军事理论的阐释,分析与评价,国内研究除了关注基辛格均势外交思想外还对他现实主义思想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7.
关于技术创新的几个问题●周银霞(甘肃工业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兰州,730050)一、R&D系统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R&D系统是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包括基础研究和科技发明的开展以及它们如何转换为生产力的问题;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关系等问题。在我国...  相似文献   

8.
王建勤 《世界经济》2007,30(9):87-96
本文从微观角度阐述了新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按选民、政党和议会三个层次展开分析。本文在选民部分讨论了选民投票的动机,包括关键投票人模型和高尚投票人模型,介绍了选民投票的方式,包括诚实投票和策略投票;在政党部分重点介绍模型化政党行为的不同方法,并指出现有理论的不足;在议会部分主要着眼于议会制下政府组建的问题,分析不同类型政府存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蕴藏着丰富的国际政治均势思想,呈现出鲜明的"阶级—国家"二维特征。一方面,国际政治均势问题首先意味着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力量对比问题,以及这种力量对比将对无产阶级革命的前途造成何种影响。另一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列强奉行的那种唯一国私利是图、背逆历史发展趋势的均势政策。此外,马克思恩格斯均势思想的二维性是统一的,统一的媒介是革命,统一的基础在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  相似文献   

10.
资源观理论框架的整理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企业的资源观已经成为战略管理方面的一个主要理论基础,但流派众多、复杂混乱.本文借助一个包括三个维度的框架将三个主要的资源观流派企业资源观、企业能力理论和企业知识理论的研究重点和轮廓进行了厘清.这三个维度是基本假设、分析层次和动态性.  相似文献   

11.
肯尼思·华尔兹创建的新现实主义被认为是国际关系理论的一大突破,而约翰·米尔斯海默则自20世纪90年代初起成为新现实主义主要命题的捍卫者。米氏对新现实主义做了重要的补充和修正,其核心是地缘因素,包括三个子因素:地面力量的首要性;海洋对国家军力投射的阻碍;国家共享边界对战略选择的影响。透过这些更新,米氏进一步论证了陆权大国的进攻性倾向和海权大国保持离岸平衡手的合理性。作者以冷战结束后美国与中国在东北亚和中亚的地缘竞争为案例,探讨新现实主义原型和米尔斯海默修正的有效性。其结论是:(1)地缘因素与单位层次的其他因素直接有关,应被视为单位层次的变量;(2)米氏新增的地缘因素恐陷入华尔兹所极力避免的化约理论,使新现实主义的简约优势受到折损;(3)米氏理论更新的有用性,有可能显示新现实主义基本假定内部的重要缺口,而将成为未来理论再调整的契机。  相似文献   

12.
根据布尔迪厄的资本转换理论,社会对高校捐赠是有动力驱动的行为,社会对高校进行捐赠是为了达到资本转换,实现资本再生产的目的。在此理论基础上,运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总结归纳了影响高校社会捐赠这一行为的主要动力因素,对这些动力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矩阵模型,两两比较计算权重,按照权重大小排序,从而得出影响高校社会捐赠的最重要动力因素。研究表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责任感、捐赠免税政策以及相关法律完备是影响较大的因素;高校的募捐机构建立、网络平台建设、学校声誉对捐赠影响较大。文章以高校社会捐赠动力为对象,运用实践经济学的资本理论进行分析和解释,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研究,在选题、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通过研究找到促进高校社会捐赠的深层次原因,从而激励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到高等教育发展的大潮中来,集中社会资源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制造战略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提出了一个复杂多变环境下的制造战略研究框架,并对制造战略研究进行了分类。基于企业内外部视角,复杂多变环境下的制造战略理论框架包含制造战略内容、过程和输出。根据研究范式的不同,制造战略理论模式划分为:最佳实践观、权变观、资源基础观和复杂适应系统观。提出了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的管理研究的内容框架。中国制造战略研究的宏观问题包括国家制造战略,以及区域和行业制造战略。微观层面问题包括:制造战略转换、绿色制造战略、制造网络的知识管理战略、中小企业制造战略、外包和制造服务战略,以及制造战略绩效评价。  相似文献   

14.
对于为何战国时期的列国最终由秦国实现统一,而在近代欧洲的多国体系中反复出现均势这一问题,许田波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与近代早期欧洲进行比较研究之后认为:战国时期的秦国采取自强型改革和聪明的战略,突破制衡逻辑从而实现统一;而欧洲国家则采取自弱型权宜措施和相对笨拙的战略,从而导致均势在欧洲的盛行。作者认为,许田波的论述脱离了欧洲和中国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实践,导致对多国体系中政治行为体之所以奉行不同的行为逻辑产生了误读。战国时期的列国都奉行兼并统一的战略,是因为它们都受到中国大一统观念的引导;而近代欧洲产生的主权观念和均势行为则与欧洲中世纪之后形成的多元化政治格局紧密相关。作者认为构建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不能僵硬地套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范畴、概念与观点,而应该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历史实践出发,体现出创造性和独立性。  相似文献   

15.
社会资本具有多层次性,个体社会资本向企业社会资本的转化是新创企业获取创业资源、弥补新进入缺陷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回顾个体与组织契合理论、新创企业社会资本和社会资本跨层次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社会资本跨层次契合的构念;通过对基础资源观、契合理论、社会资本理论和激励理论的交叉整合,对这一构念进行了演绎式理论建构;结合社会资本的关系、结构、认知三个维度,将新企业社会资本跨层次契合的过程解构为识别、联结和内化三个阶段;并基于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若干未来研究发展的建议。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厘清社会资本跨层次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应该分为理论课程体系与实验课程体系两大块,理论课程体系可以分为通识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四个层次,其中学科基础课应当包括管理、经济、管理方法与工具三个方向,专业基础课应当包括企业信息化、信息系统开发、信息资源管理三个方向,专业课应当包括信息系统开发、信息系统应用两个方向。实验课程体系应该包括课内实验、综合实验、校外实践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17.
科学合理的党的建设学科布局是推动党的建设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从理论层面来看,党建学科布局是学科知识形态与实践形态布局的统一,具体包括学科方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层次、组织队伍和学位点分布等五个方面的布局。从现实层面来看,党建学科研究方向和课程体系设置逐步合理,规范性不足;学科人才培养硕士、博士层次体系初步建立,本科层次培养体系缺失;学位点和师资队伍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但支撑仍然不足;学位点分布布局渐趋合理,尚未实现均衡发展。从优化路径来看,应着力从统筹规划学科方向布局、动态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组织队伍建设合力、推进学位点全面均衡发展四个方面调整和优化。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描绘了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和纲领,是对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和实践的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全面推进扶贫开发的行动纲领。一、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全面推进扶贫开发的行动纲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题,成为扶贫开发的行动纲领。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纲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充分反映了现阶段我国扶贫开发的客观要求,体现了时代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  相似文献   

19.
国际关系理论创新包含两个层次,其中第一层次关联创新的有无,第二层次涉及创新的大小。第一层次的创新包括经验驱动性理论创新、理论整合性理论创新以及提出新概念或描述新事件/现象三种类型。第二层次的创新包括范式内创新和范式间创新两种类型。对于范式内创新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理论的自变量数量越多,外延就越小,相应地贡献也越小;在理论只有一个解释变量的前提下,理论的边际贡献就取决于该变量的空间性和时间性。范式间创新有两个亚型,其中第一个亚型是理论的结果变量相同(似)但基本假定不同,这样的理论可以时序优先性和理论内涵的大小作为评价标准;第二个亚型的特点是结果变量和基本假定均不同,这样的理论原则上不可比。作为一个变通,我们可以通过比较结果变量的“重要性”来推断理论的相对重要性,其主要指标是“基础性”。评估国际关系理论创新的参照系是专业文献,而非个体的直觉或见解。“众所周知”体现了评价主体良好的问题意识和文本较大的潜在理论贡献,但它本身并不是理论评价的科学标准。  相似文献   

20.
我国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及现实问题:1978~2006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煜  刘志彪 《改革》2008,(1):73-7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经历了从一元驱动向二元驱动、从传统部门向现代部门、从轻工业向重化工业、从内向向外向、从产业分立向产业融合的演进,其驱动因素包括资本积累、技术进步、需求转换、外向发展及信息化等。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着外向发展层次低、区域发展差异明显、重化工业化的结构和质量问题突出、生产者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未来我国产业结构将向外向型产业升级、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新型工业化发展以及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方向演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