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张宏 《海南金融》2010,(2):83-85
高端客户是商业银行经营竞争争夺的重点,在以提高银行网点营销能力和服务能力为目的的网点转型过程中,如何通过网点建设吸引并服务好高端客户,是各大商业银行都在积极思考的问题。目前,银行网点功能大同小异,不能对高端客户与大众客户进行有效隔离,较大程度上影响了银行向高端客户提供差别化服务的效果。本文通过列举当前银行网点对高端客户服务的不足,分析其形成原因与银行选址偏好之间的关系,提出避开闹市,集中专业人员,建立面向高端客户的会员制银行网点的设想,为银行网点转型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股份制商业银行同业竞争日益激烈,银行网点现有的管理模式、经营效能、服务能力等方面的弱点逐步凸显,银行为提高网点效能、实现各自战略目标,纷纷以网点为切入点,践行转型发展,网点转型成为银行经营转型中极为重要的部分.本文以银行网点数据分析为基础,归纳网点效能的变化趋势以及网点转型的必然性,同时阐述天津市股份制商业银行网点转型模式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银行网点转型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当前,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和利率市场化的挑战,商业银行积极谋求转型变革以重塑竞争力。网点作为银行零售业务的基础经营单元,是银行策略、管理和经营能力的着力点,也成为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目前,商业银行普遍形成了物理网点、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自助银行等联动互补的多种业务渠道。尽管新兴渠道已经成为银行重要的销售与服务渠道,但物理网点在银行业务经营中仍发挥着不可  相似文献   

4.
卞维林 《银行家》2015,(2):50-51
从1997年本人开始为国外的巴克莱银行、荷兰银行、德意志银行提供零售业务产能提升的策略辅导服务,2004年开始给国内的多家银行提供产能提升的辅导服务,近几年为招商银行的"网点创赢"项目、中信银行的"新支点"项目、中国农业银行的网点软转型项目、中国建设银行的网点"三综合"转型等提供咨询,深度地研究国内银行的网点转型及产能提升。在此发表下个人对银行网点转型以及如何通过转型提升产能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5.
建设银行自2007年启动网点转型项目以来,经历了一代转型和二代转型,对网点建设和网点营销业绩的提升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为进一步巩固网点转型成果,推进网点服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常态化,提升服务品质,展现良好的社会服务形象,建设银行自2010年起又启动了星级网点评定工作,为综合评价网点服务管理提供了一致性的标准。但是在网点转型和星级网点创建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赵海英 《时代金融》2009,(4X):57-58
零售银行业务是银行业的发展方向和竞争热点。从零售银行业务的渠道看,客户还是偏好通过银行网点获取人性化的服务。当前,国内银行的网点运营中存在着排队现象严重、业务流程不畅、银行设施简陋、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通过网点转型,使网点从传统交易型网点转化为提升客户满意度并增加销售的重要渠道,是国内商业银行参与市场竞争、满足客户需求、提升整体利润率的必然要求。国内商业银行网点转型应该确定明确的网点战略,优化网点布局,改进网点运营模式,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网点转型路线图。  相似文献   

7.
网点转型是今年省分行布置的一项重点工作,作为提升全行经营品质和推动城市行加快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点转型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影响深远。本文对比了农行山东分行营业部和建设银行网点转型的有关做法,找出了两家银行在网点转型中的共同点和经验,分析了农业银行在现代网点转型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供大家在实践中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精品网点是银行实行经营转型的重要载体。本文试结合精品网点建设.对服务流程改进和再造提出几点建议。 一、客户引导:结合网点服务系统改进客户识别及引导流程。网点应充分体现差别化、个性化服务原则.利用系统自动识别将优质客户引导至理财专柜或贵宾理财区接受VIP服务,自动实现分层服务。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金融科技发展,客户的消费习惯和偏好发生巨大变化,线上交易井喷,而银行物理网点的客户到店量逐年下降。物理网点是银行最昂贵的渠道,具有规模大、成本高、人员多、分布广等特点,面临着利润下降、人员紧张、成本增长的现状,下一步如何转型至关重要。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银行物理网点要实行"总量适度压缩、布局优化调整、综合分类施策、加快转型发展、助力数字转型"的发展策略,将物理网点作为服务数字化转型的抓手,实现网点效能提升。  相似文献   

10.
一、网点转型的意义 网点转型是指网点的业务功能由核算交易主导型向营销服务主导型的转变。具体来说,就是用统一的标准,规范网点的服务营销模式,实现服务标准化和客户体验的一致性,以提高产品销售能力,增加客户满意度。目前各家银行都在积极推进网点功能的转变,虽然每家银行的方法和侧重点不太一样,但其目的是一样的,就是提高网点的营销和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商业银行网点面临着传统金融转型和互联网金融竞争的双重压力,到场客流量逐年下降,柜面业务量逐渐减少。本文就现阶段银行网点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探讨了网点获客服务模式与客户全渠道伴随式的金融需求不匹配、经营与周边生态未能有机融合、服务组合有待结构化调整等问题,并提出商业银行网点转型策略应通过数字化基建,建设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生态,优化资源利用,打造品牌形象,谋求网点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重构网点定位,提升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银行业,如何充分发挥银行网点的作用一直是各大商业银行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都在积极地探索营业网点的转型工作,虽然在网点外观、区域功能设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网点的服务效率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顾客对银行网点服务效率低下的抱怨屡见不鲜。由此,本文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核心思想,提出了银行网点服务效率提升的理论模型,从银行服务效率的评价指标和改进措施两大方面为网点服务效率的提升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和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利率市场化与金融脱媒正在加快零售银行的战略转型.本文从零售银行网点管理的角度对网点的功能定位、网点投放、业务流程、服务标准、内部环境、营销等多个方面的转型与调整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4.
基于新网点主义的商业银行网点转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网点主义是思科系统公司金融服务事业部结合国际金融行业最新趋势与行业经验,将先进的网络技术和网络应用与国内金融业现状相融合,提出的全新服务理念。新网点主义的提出对国内商业银行网点转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国内各大商业银行纷纷股改和上市,各家银行都在推进网点转型和升级,提高网点的营销和服务能力。本文旨在从新网点主义理念出发,重新揭示网点转型的深刻内涵,对深入推进商业银行网点转型进行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5.
随着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银行同业竞争日趋激烈,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各商业银行都在外部压力下开展了增强自身竞争力的改革措施.业界素有"渠道为王,终端制胜"一说,商业银行网点是它与客户沟通交流的主渠道,也是金融产品和服务向市场输出和传播的路径,更是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网点营运成功与否对商业银行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新的形势下,对商业银行网点转型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理论意义.一方面,有利于提升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为进一步深化商业银行网点转型提供参考.本文立足鹰潭地区的实际情况,对网点转型进行研究,首先描述了当前银行实施网点转型的主要举措,最后提出进一步深化网点转型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目前,营业网点的数量及规模仍然是衡量商业银行实力的基本指标,也是银行参与市场竞争和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但是随着各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不断推进,这种优势会很快消失。2/8定律告诉人们.必须从面的覆盖转向点的服务。银行经营网点不仅是服务客户的窗口和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资源,更是作为实施零售业务战略的着力点。如何有效配置经营网点资源,提升网点的竞争力,与银行经营理念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网点是农行最重要的经营资源和服务营销平台。深入推进网点转型是提升网点核心竞争力和打造最大最强最优零售银行的内在要求。本文结合孝感分行网点转型实践,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新起点上推进网点转型工作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8.
网点是银行最重要的分销渠道,网点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银行核心竞争力。有鉴于此,近年来国内外一些银行根据市场的发展和客户需求的变化先后启动了零售网点转型,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本文结合参加总行零售业务转型培训班学习心得和参观国内外先进银行转型网点的体会,对安徽分行的网点转型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9.
面对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客户行为模式和消费需求发生巨大变化的新形势,农商银行需要以前瞻的视角,稳步推进网点的优化布局和转型升级,不断提升服务质量。鉴于农商银行城区网点和乡镇网点在服务对象、金融需求、人才团队等方面的差异性较大,网点转型应坚持城区和乡镇网点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业银行的上市,标志着农业银行全新时代的开始,作为股份制银行的农业银行,面临诸多需要改变的问题,特别是网点服务需要彻底转型。本文对县域农业银行网点服务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县域农业银行网点服务转型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