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HR来信:我公司有一工伤员工以侮辱性的语言顶撞主管,公司就此行为给予其警告处分。后公司因其他部门缺人手给员工转岗,员工以曾负工伤为由不愿意接受调整,主管想以此为由并以不服从岗位调动记过,根据公司制度两个警告就可以按照严重违纪解除,我们可否将此人以严重违纪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吗?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我在一家公司的连续工作年限已满10年。公司虽同意与我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提出因需要对我的工作岗位进行调整,调整后的岗位比以前更为轻松,故工资也应当随之下降。而我觉得我的原岗位并没有撤销,应"原岗原薪"。而且即便调整我的岗位,工资也不应该减少。请问,我的观点对吗?姜琳琳姜琳琳同志:  相似文献   

3.
正编辑同志:我大学业毕业后到一家外资公司工作,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岗位是经理助理,工资为每月3000元。不久前,公司销售科一名员工离职,单位提出要将我调去销售科,岗位变更为销售员,报酬也随即降为2000元。我认为自己不适合从事销售工作,不同意调整岗位,但公司并未理会,仍向我发出书面通知,宣布我的岗位调整为销售员。请问,公司能单方决定调动岗位吗?应该如何维护我的正当权益?张前  相似文献   

4.
[案例] 某公司科技人员王某,参与了本公司一项品牌保健饮料的研制。为保守商业秘密,维护公司利益,公司与王某等参与研制的人员在签订劳动合同的基础上,又分别签订了作为劳动合同补充的《商业秘密保密协议》。协议书只是公司单方面要求员工方保守公司商业秘密,因员工方原因劳动合同中止或劳动合同终止不续订的,两年内不得到与本公司有商业竞争关系的单位就职,也不得自办与本公司有竞争关系的企业,或者从事与本公司商  相似文献   

5.
李某系某国有企业合同制工人,该企业已参加失业保险统筹。2001年11月份,该公司因难于维持生产经营,需精减人员,采取了竞争上岗的办法,规定凡不参加竞争而自愿下岗与公司签订协议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公司给予一次性补助1万元,并为其缴纳本年度社会保险费,工资发至解除合同之日;对于因岗位竞争而下岗解除劳动合同的职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某市劳动仲裁机构受理了一起因企业调整员工工作岗位发生的劳动争议。员工王某,大学文化,注册会计师,1986年到某公司工作,1989年任公司财务科长。1992年双方签订了为期15年的劳动合同。2001年公司改制,法定代表人变更。同年7月,公司以王某不适应岗位  相似文献   

7.
案例一: 张某1998年以高级技术人员的身份到A公司从事技术工作.几年后被任命为生产技术组组长.2007年12月25日公司与其再次签订了劳动合同,约定岗位为生产部部长,合同期限为2年.2009年12月21日,双方就再次续订劳动合同事宜进行协商.A公司提出再次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张某则主张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随后A公司提出如果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张某将被调整为普通技术工人,月工资降为2000元,张某不同意.在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A公司通知张某合同到期后不再续签.2010年1月18日,A公司以银行转账方式支付张某终止劳动合同的补偿金6500元.张某于2010年3月16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A公司支付违法终止劳动合同的赔偿金和2009年1月至12月的加班工资差额及经济补偿金.  相似文献   

8.
所谓经济补偿金,即我国《劳动法》第二十八条和劳动部(1994)481号文件上所指的经济补偿金(以下简称补偿金)。我国《劳动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来工作也不能从事另行安排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不能胜任工作经培训或调整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原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协商又不能变更劳动合同而解除劳动合同的、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或经营发生重  相似文献   

9.
案例于某于1992年10月进某工程公司从事工程设计、质检等工作。1998年9月,于某将公司图纸等有关资料带入另一企业,获得非法收入10万元。公司得知后,随即向公安部门报告。经公安部门侦察,认定于某已构成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没收全部非法所得,刑事拘留一个月后,取保候审。于某回公司后,要求恢复原工作。公司未同意,并重新安排于某在新的岗位工作。1999年10月16日,于某在旷工4天后,由其爱人向公司递交一份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的报告,此后便一直不去单位上班。1999年11月,该公司解除了与于某的劳动合同。因于某未履行完劳动合同(合同期限为:1993年10月25日至2003  相似文献   

10.
HR来信: 公司有一员工2008年3月入职,由于当时人事专员的疏忽,没有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工资一直正常发放,也在劳动部门那里做了用工备案,每个月按时缴纳社保.今年7月,员工要求立即离职,理由是公司没与他签订任何劳动合同,他与公司之间是事实劳动关系.因为该岗位属于专业技术岗位.如果该员工突然离职,正常的生产任务肯定会受到影响.所以我们不希望他现在就离开.请问,公司是否能够以为其办理过用工备案、缴纳社保为由,认定与其之间已经有劳动合同之实,要求补签书面的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1.
案例陈某于2008年6月1日到某公司从事会计工作,公司一直未与她签订劳动合同。陈某因担心自己提出签订劳动合同会让公司不快,且4000元的月工资还算过得去,因此也就保持沉默。2010年3月,陈某与部门经理因工作原因产生了矛盾,部门经理便在工作上时常刁难陈某,于是陈某萌生退意。6月10日,陈某以公司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为由向公司书面提出辞职,并要  相似文献   

12.
我应聘到某公司工作,由于缺乏公关能力和市场推广经验,业绩一直达不到要求,公司给我调换了岗位。一段时间后,公司认为我仍不能胜任工作,因此解除了我的劳动合同。我要求公司发给经济补偿金,单位称解除合同完全是因我的过错造成的,公司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相似文献   

13.
殷花 《人力资源》2023,(9):50-52
<正>近年来,因内外部环境变化,一部分公司发展面临较大挑战,很多公司不得不采取内部职能优化、组织架构调整或战略转型等变革措施,这就势必产生部门整合、岗位缩岗缩编等情况。但是,在员工拒绝调岗或不想协商解除劳动关系的情况下,很多企业会采取让员工待岗这种看似不错的选择。那么,公司是否可以随意安排员工待岗,又该如何安置这些员工?我们通过一则典型案例了解待岗的风险和防控方法。案件回顾崔某于2002年12月20日入职A公司,工作部门为安全生产部。双方先后签有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约定崔某的工作岗位为管理岗位。  相似文献   

14.
用人单位与掌握商业秘密的职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商业秘密有关事项时,可以约定在劳动合同终止前或该职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时间(不超过6个月),调整其工作岗位,变更劳动合同中相关内容;用人单位也可规定掌握商业秘密的职工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期限内(不超过3年),不得到生产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且有竞争  相似文献   

15.
[案情概况] 2006年11月17日,张某与A公司建立劳动关系.2014年9月24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014年4月1日,张某在A公司内部转岗招聘时,面试获得通过.由质量检测岗位变更为助理检测工程师.变更岗位时,公司向张某明示告知新岗位有不定期的夜班,并且由张某的主管通过邮件方式提前告知其下个月的班次及夜班排班.2014年10月左右,张某向主管提出,不愿意再从事夜班的工作,要求调整至无夜班的岗位.A公司工会连同张某所在部门一起与张某沟通协商,张某明确拒绝回到原先的质量检测岗位.因此,A公司同意张某换岗至其他新岗位的申请,但前提是需通过新岗位部门的录用面试,并且在正式变更岗位之前,仍需按照排班要求出勤.  相似文献   

16.
劳顾问:我单位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最近将由集体所有制改为股份合作制。由于我单位是1996年8月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的,单位与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基本上是三年以上,现在改制后,管理人员的安排、工人的岗位必然要作较大的调整,原已签订的不少劳动合同已无法再履行,请问:这种情况是否允许单位单方变更劳动合同?望予指教,万分感谢!光强电子公司  相似文献   

17.
正案例2012年3月,李某被本市某制药公司录用为销售部经理助理。2012年4月7日,双方签订了2年期限的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为2个月。在试用期内,李某认真工作,严格遵守公司的考勤制度,但销售业绩却不理想。公司领导对其工作态度予以了肯定,但认为其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无法达到岗位要求。2012年6月2日,公司以李某在试用期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决定解除与李某的劳动合同,并不支付经济补偿。李某认为自己工作积极努力,且公司并没有任何考核标准,领导片面主观地认为自己不符  相似文献   

18.
员工起诉 小贾于2006年7月3日入职某网络公司,双方于2007年12月17日签订了2年期的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小贾的岗位为信息部主任,工资标准参照公司规章制度执行,并将公司岗位职责及员工手册作为合同的附件。员工手册中规定,公司员工连续旷工10个工作日,公司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9.
寇斌 《人力资源》2014,(2):22-25
第一关:正确理解“派遣三性” 陈某于2011年6月1日起,由某劳务公司派遣至A公司工作,担任项目工程师.双方签订期限为2011年6月1日至2013年5月31日的劳动合同.同时劳务公司(甲方)和A公司(乙方)签订期限为2011年6月1日至2012年5月31日的派遣协议.协议约定:派遣期满,乙方的派遣期限自动续延,续延的期限最长不应超过派遣劳动者的劳动合同期限. 2012年5月开始,陈某被A公司安排在家待岗.因陈某未实际提供服务,A公司未向派遣公司支付相关费用.因此从2012年5月起,该劳务公司不再向陈某发放工资.同年9月,陈某申请仲裁,主张项目工程师的岗位不属于辅助性岗位,要求确认与A公司存在劳动关系,签订劳动合同,并要求A公司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及待岗期间的工资,补缴待岗期间的社保.  相似文献   

20.
2010年3月15日,某公司职工王某向当地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因公司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主张依法支付其二倍工资。王某自称2006年到公司工作,公司不遵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不与之签订书面劳动合同,2010年2月将其解雇。公司应当另行支付2008年2月至2008年12月间一倍的工资。公司答辩称,当时由于双方守法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