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诚信”是个人向外扩展人格的一个思想和行为过程 中国古人讲的“修身”,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信”:“无信不立”。而这种“信”,首先是自己对自己讲“诚信”。既然是自己决定要做的事,就要坚决做到“言必信,行必果”。一个人连自己都约束不了,就很难对别人讲诚信。所谓“自胜者强”、“人格是一种表演,尤其是表演给自己看的”,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经济建设的过程中,银企之间存在着诸多矛盾,制约着各项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构建新型银企关系即相互支持、相互制约、互惠互利的关系已成为必然。一、银企合作应各自把好关口,以“信”为先“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不兴”。企业只要有实力,...  相似文献   

3.
信用是坚守承诺的责任感,是特殊的价值资源,是竞争力很强的社会资本。俗话说:“人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搏击商海的实践使我深切感受到,诚信是企业家成事立业的基础,是企业家身份、地位的象征。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建立相应的商业道德体系。信用是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道德  相似文献   

4.
建设诚信政府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建设诚信政府势在必行建设城信政府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人无信不立,业无信难兴,政无信必颓。诚信是立人之道和立政之本,市场经济是立足诚信的法制经济,诚信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础,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因此,信用缺乏,就会破坏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影响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如果任凭经济秩序混乱状况发展和蔓延,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社会变质,社会先进生产力就不可能得到迅速发展。政府作为整个社会经济事务的管理者,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的核心,政府是否守信不仅是评价一个社会信…  相似文献   

5.
在合作中要真诚友好,互相尊重与信任。如果没有这些,合作就会散伙,有序竞争就告结束。所以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既要讲竞争又要讲协作,缺一不可。当前经济伦理研究中需要着重回答的几个热点问题:即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物、利与义、公平与效率、竞争与协作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6.
李占国  靳磊 《生产力研究》2004,(11):214-215
会计诚信水平固然取决于产权归属明晰基础上的信用法律制度,但信用法律在多大程度上有效,则取决于商业道德对它的支持程度。由于传统文化中的“奸商”文化和商业信用基础薄弱的影响,以及经济转轨时期计划经济下信用关系的“定势思维”的惯性,使得国人缺失以“诚信”为核心、强调“互利”和“双赢”为结果的商业道德。由此而引发的会计诚信危机就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张娜  赵晓 《经济与管理》2012,(3):51-53,58
信息不对称理论下,商业道德缺乏的表现形式有:商业欺诈、商业贿赂和道德风险等。当前我国的商业道德缺失已超越通常所理解的道德范畴,须以制度约束力加以矫正。这就需要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和消费者等多方协调,齐抓共管,综合治理商业道德缺失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8.
钱理群 《商周刊》2013,(2):82-84
如果眼睛盯着“状元宰相的文章”,即权势者和他们充满“自欺力”和“他信力”的宣传,你会非常绝望;一旦把目光转向“地底下”。中国的社会底层和普通百姓、知识分子,你就会发现中国的“筋骨和脊梁”。  相似文献   

9.
张薇 《经济论坛》2005,(13):74-75
商业道德是指在企业内部和外部按照伦理规范指导决策和行为的准则。好的商业道德是好的企业竞争战略的前提。有什么样的商业道德观,就有什么样的企业竞争战略。在企业竞争战略制定中,遵守道德规范对企业的成长十分重要。追逐利益是作为“经济人”的企业本能,而在企业竞争中重视商业道德,提升道德水平,通过制度来保证道德的提升,通过自律弥补制度不完善的缺憾,这些都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0.
张运霞 《当代经济》2004,(12):41-42
什么是诚信?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诚,信也,从言成声”,“信,诚也,从人从言”。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诚”通常表现为真诚、诚实、诚恳;“信”通常表现为讲信义、守信用、重承诺。中华民族一直是一个具有悠久的诚信美德的民族,有着深厚积淀的诚信文化传统,可为什么在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我们却开始疏远诚信,甚至出现了“诚信危机”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一、会计诚信的意义 1.诚信的含义。 所谓诚信,是指诚实与守信。诚实,是指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不说假话,不做明知不对的事情。守信,就是讲信用,不失信,“言必信,行必果”。诚信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文化传统,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对诚信有着独到的见解:“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也非常重视会计诚信工作,他在给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题词“不做假账”,更说明会计诚信的重要性。由此可见,诚信是为人之本,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优秀道德文化,也是会计人员安身立命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2.
商业信用与电子商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锴 《经济学家》2003,(6):123-125
(1)“他信用”和“自信用”:对商业信用的重新认识考察现代企业的管理实践,不难发现,无论是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对商业信用的反映和监督,还是财务管理系统对信用标准、信用条件以及收账政策的管理,都是针对客户方(他方)的信用状况所进行的监控和考核,而对于企业自身的信用状况则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公司内部管理人的工作经验或主观估计。正是因为根本没有一个正式的信息系统来全面揭示和反映企业自身的信用状况并提供相关资料,这就必然使得人们对本企业商业信用的把握既不系统又不客观。之所以形成“他信用”单边发展的现状,我认为在很大程度…  相似文献   

13.
曾几何时,人们提出并强调实施CS(顾客满意)战略,并以此作为企业营销的根本。但实际情况却是顾客满意不等于重购。据(哈佛商业评论》报告.有65%~85%表示满意的顾客会毫不犹豫地购买替代品或竞争对手的产品。可见,企业一味追求顾客满意就有可能掉进“满意的陷阱”。这是因为.企业提供可使顾客满  相似文献   

14.
诚信与好的市场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封展旗 《经济论坛》2004,(10):152-153
在词源意义上,中国古代典籍对“诚”与“信”早有论述。儒家有“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说,其中的“诚意”被当作实现“治国平天下”最高理想,提高个人品质修养的一个重要步骤。“信”在儒家学说中是“仁、义、礼、智、信”伦理“五常”的重要内容,意思是说人应该诚实、守信,不言不由衷、不自欺欺人。  相似文献   

15.
说话     
广州话的“说话”就是话的意思。“讲话”可以说“讲说话”,“说话”是个名词。“说话”当名词用在当代其它方言中虽少见,但在古代却屡见不鲜,光在冯梦龙的“三言”中,我们就发现了不少例子。《古今小说·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许公道:此事与下官无干,只吾女没说话就罢了。”“没说话”即“没话”。《月明和尚度柳翠》:“方晓得在显孝寺参师及水月寺行者一段说话。”《沈小霞相会出师表》:“介溪公最听他的说话,凡疑难大事,必须与他商量。”又:“李万笑道:去多少时,有许多说  相似文献   

16.
陈佼 《新经济》2011,(8):91-91
“认准了,就去做,不跟风,不动摇”很早就知道这一直被外界看作李彦宏和百度第一成功信条:专注。前几日听李彦宏在黑马论坛上的演讲,说到“不被关注是一种财富”,才发觉这也许是对专注的最好解读。然而反复琢磨李彦宏和百度的历史,很多决策,如果只是用“专注”这个词概括其背后的商业智慧,恐怕是不够分量的。  相似文献   

17.
<正> 在商业竞争中、包括着商业文化的竞争,能够掌握、运用商业文化,就更能赢得市场,在竞争中获胜。本文就如何加强商业文化建设问题,作点粗浅的思考。思考之一:以提高服务质量为核心,加强商业伦理文化建设。目前,商业企业要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商业伦理文化建设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按照“六五四”接待法去改善服务质量。这个接待法的具体内容是“六声”、“四不”五个一样”。“六声”为:顾客到柜时有招呼声,顾客选购  相似文献   

18.
论企业诚信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用是一个多层次的范畴,就最低层次说,讲信用先必须遵纪守法,这是诚信的底线。坑蒙拐骗、行贿受贿、偷税漏税,这是属于违法乱纪的触犯法律行为,不仅谈不上诚信,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从高层次看,诚信又是一个商业道德范畴,它首先要求人们要诚实、守信。古话说“人无信不立”。做人如此,办企业也是这样。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在市场运行中信用是企业一项最重要的条件。企业在生  相似文献   

19.
在各种商业营销手段层出不穷的今天,找到合适的营销模式才能有效地打开消费者的“心灵密码”,进而提高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其实在不断的寻寻觅觅中。大家忽略了人性的本质,即人是感性的.同时也是最容易感动的.只有感性营销,才能打开消费者的“心灵密码”。  相似文献   

20.
我今天要讲的核心问题是知识在什么条件下无用?我碰到一个有知识困扰的北大学生,就像陆步轩一样出去以后没有用武之地。他问我为什么学了这么多知识出去以后没有用?今天我来讲知识的限度,讲知识在什么情况下没有用。这个题目本身既是一种困扰,同时也是现代管理的精华所在。我先讲怎样构建现代管理的框架,然后讲现代管理的几大要素及其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