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国强 《商业科技》2007,(3S):251-251
在这个信息过剩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商业广告创作者运用语言“陌生化”技巧,采用打破一般语法构词规则的方法,使广告词更加引人注意。对此,不能简单地用“语法的强暴”来加以批评。“陌生化”方法的产生有其客观的依据,但对其应用有一定的原则。运用恰当可以使广告作品唤起人们对熟悉事物的独特感受,增强作品的审美情趣并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以完成广告作品的最终传播使命。  相似文献   

2.
“陌生化”理论在广告创意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艳 《中国广告》2004,(3):58-59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的一个核心问题,该理论成熟于什克洛夫斯基,后被戏剧等其他艺术领域所运用,发挥了独特的效用。"陌生化"理论同样适用于广告创意领域,可以使广告作品唤起人们对熟悉事物的独特感受,增强作品的审美情趣并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以完成广告作品的最终传播使命。  相似文献   

3.
胡敏娜 《商业科技》2009,(17):113-113
双关语是广告中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它的运用可以使广告语充满趣味,使广告引人注意,便于记忆,引起受众的兴趣,促使受众更快更信服地接收广告所要表达的信息。本文从语音双关、语义双关和语法双关三方面例证了双关语在广告语中的运用,并分析了其达到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胡敏娜 《商场现代化》2009,(17):113-113
双关语是广告中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它的运用可以使广告语充满趣味,使广告引人注意,便于记忆,引起受众的兴趣,促使受众更快更信服地接收广告所要表达的信息。本文从语音双关、语义双关和语法双关三方面例证了双关语在广告语中的运用,并分析了其达到的功效。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对催眠的深入认识和实践,催眠渐渐从心理治疗手段走上广告表现之路。在广告中的文字组织上,体现出催眠语法的运用;而在画面和声音上,有次感元的理论做指引。最终都为达到设定心锚的效果,在商品和受众的情绪之间建立神经链。  相似文献   

6.
谈英文广告语言的修辞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告是语言的艺术。修辞手法的运用是广告语言常用的提高广告艺术性和吸引力的方式之一。在英文广告中,经常运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双关、对偶、夸张、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广告作品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不仅有利于促销,而且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7.
迟伟红 《现代商业》2011,(32):60-61
广告创作既不是文学创作,也不是纯粹的公文写作,在其创作手法和应用效果上具有特殊性。成功的广告作品,始终以真实性为广告创作的灵魂与生命;展示方式上体现普遍真实与特殊真实的统一;用有限的信息激起人们无限的想象与回忆;化抽象的事物为具体的形象;通过假定状态变异现实生活;把握广告作品抒情度;赋予广告作品生命力和活力,使其更具魅力。  相似文献   

8.
劳双恩 《中国广告》2011,(11):46-47
有人会质疑,广告只要有创意就好。为什么一定要有中国元素呢?这话不假.作为今年“中国元素国际创意大赛”的评委主席,我觉得在那么多的广告奖项中,这个奖有它独特的定位,能让我们比较集中地看到与“中国元素”有关的广告作品,我们会自觉地去寻找作品中的“中国元素”,因为在这个奖项中,“创意”与“中国元素”都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9.
反复是英语广告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格,许多英文广告正是由于恰到好处地运用了这种修辞格,才使广告作品锦上添花,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10.
享受建行     
《广告大观》2008,(11):102-103
大西南广告公司从1992年成立伊始,就坚持“最短时间、最好作品”服务理念,致力于“在中国文化基因里建构当代广告”,并在中国传播领域大力倡导执行“经营、销售、传播一体化工程”,使其真正成为企业品牌发展中的全程策略伙伴。16年来,在董事长何春的带领下,秉承“中国策略,创意中国”的发展理念,跻身中国一流广告公司行业。  相似文献   

11.
徐豪 《财贸研究》2000,(2):30-31
<正> 电视广告片制作人嘴上常挂一句话:我们的作品是以1/24秒来计算的”。这里所说的作品就是人们常看到的电视广告片:CF。CF的跑片速度是每秒24帧,每帧的质量好坏都将影响整个CF的效果,广告都必须认真对待CF中的每一帧,可谓“帧帧必争”。电视广告片因为其影响的广泛和播出费用的巨大而逼得广告主越来越重视广告“创意”的质量,这给电视广告的制作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电视广告片是“分秒必争”,所以如何“创意”制作高水平电视广告就显得尤其重要。目前国内电视广告片制作具有两大特性:一是广告的“创意”性,二是模仿性,业内人称作“跟风”。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现代期刊种类繁多,市场竞争激烈。面对众多的期刊,读者有更大的选择余地。期刊想要生存和发展,除了提高自身的品位这一无形的宣传外,一种有形的宣传——期刊自我广告的宣传也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二、研究现状笔者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进行搜索,1994-2006年中,关键词中含有“广告意识”的共有136篇,题名中含有“广告意识”且对其进行较为系统专述的则有33篇。笔者另以“自我广告”为检索词在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发现题名中含有“自我广告”且对其专门论述的则有3篇。广告意识是贯穿于广告活动中的。作为广告活动的一个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3.
媒体计划机构运用电视收视率来确定该购买哪种插播广告,从而使广告能够影响到x%的群体。这就是所谓的媒体“到达”,又称之为某一时段或某个电视节目的广告能见机率(OTS)。这一方法是媒体计划者用于预测某广告影响程度的最佳方法,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广告能够对观众产生影响,因为  相似文献   

14.
内隐记忆原理对广告活动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的广告活动需要心理学有关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人们很早就发现了广告传播中的无意识现象 ,而其本质上是人类内隐记忆的反映。内隐记忆对广告效果评价 ,广告发布策略以及广告创意有着诸多启示。直接测量并不能反映全部的广告效果 ,广告效果还应包括消费者广告的内隐无意识加工成分 ;广告的重复接触策略从内隐记忆的视角再次得以证明 ;创意人员应该将内隐记忆原理运用到广告创意中以形成“启动式创意”。  相似文献   

15.
孟秀民 《中国报业》2012,(12):141-142
创意元素是平面广告设计的生命。设计出富有创意的广告作品,是多数设计师的追求。本文首先对广告创意的表现方法进行论述,并分析了造成消费者对商业广告产生排斥心理的现实因素。这无疑给广告设计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广告作品有独特的创意,因此,如何将创意元素运用到广告设计中是笔者想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杨金线 《商场现代化》2007,(10):199-200
修辞手段的使用对广告的创意与效果极其重要。成功的修辞能使广告适合内容的题旨与情景,极尽语言文字之所能,使人觉得无可移易,并可造成超脱寻常文字、寻常语法或寻常逻辑的新形式,以充分发挥广告的价值与功用。本文用大量实例分析阐释了比喻、拟人、双关、引用、设问、仿拟等修辞手法在英语广告中的表现特征,并通过范例探讨了修辞手段在广告中利用消费者心理刺激欲望,劝购、导购等运用。  相似文献   

17.
赵琛 《中国广告》2005,(11):62-68
中国广告的历史伴随社会发展而发展,广告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促进了信息交流,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催化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其历史是中国历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人眼中.广告被视为商业行销的一种手段.传达的是一种商业信息。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广告无处不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然而在这里人们对广告的认识仅仅是狭义上的广告。这种意识起源于中国近代历史上“莫谈国事”的政治主张。在清末到民国初年的报刊媒体上.我们可看到大量“告示”、“告白”与“广告”并列出现的实物例证,告白的最初形态即是政治广告,应时局变革的需要,“告白”逐渐被“广告”所代替.政治广告被人们避而不谈.以致后来新中国成立后.把经济内容的依然称为“广告”.而把政治及其他内容的称为“宣传”。这种思潮一直影响至今。  相似文献   

18.
电视广告作品既是商业活动的一个方面,又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本论文从英语广告创制的几个方面来分析广告是如何运用独特的语言来感染观众以达到宣传自己产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电视广告作品既是商业活动的一个方面,又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本论文从英语广告创制的几个方面来分析广告是如何运用独特的语言来感染观众以达到宣传自己产品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广告叙事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事学研究对象本应包括所有的叙事作品,但文学叙事长期占据着叙事学研究的主流。伴随后经典叙事学的崛起,广告也逐渐进入了叙事学研究的视野。对广告进行的叙事理论研究和“广告叙事”概念的使用日益增多,但对于“广告叙事”的概念却没有清晰的界定。因此,本文分析了国内文献资料中对“广告叙事”概念的各种使用情况,在厘清“广告”和“叙事”概念的基础上,对广告叙事概念进行界定,以期为广告叙事理论研究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