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外贸易、制度变迁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差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经验表明对外贸易能促进制度变迁,从而加速经济增长.鉴于中国各地区对外贸易发展水平和结构非常不均衡,针对单一省份的实证检验显得更有意义.本文采用协整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以省份为单位检验了对外贸易、制度变迁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针对"对外贸易发展--促进制度变迁--加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在不同地区的不同表现,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对外贸易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各省经济增长是否收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使用空间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1952—2008年省级GDP数据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发现中国各省人均GDP总体上不存在收敛性;落后省份的增长速度并不比富裕省份的增长速度高。此外,中国各省人均GDP有一定的空间相关性,但总体上不是很强。我们进一步对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分别进行回归,发现东部地区经济不收敛,空间效应明显;而中西部地区经济收敛,空间效应不明显。这说明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是各省经济增长总体上缺乏收敛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由近于完全封闭的状态转而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之中.30年来,我国对外贸易的高速发展举世瞩目,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越来越显著.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历程、贸易高速增长的原因作一简要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4.
对外贸易对云南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作为一个边疆省份,与诸多东南亚国家毗邻,由此对外贸易在云南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实证分析的角度,首先以净出口和出口总量两种分析方法,以贡献率和拉动度两个衡量指标分析了云南省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其次以建立模型的方法回归分析了云南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从而测度了对外贸易对云南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  相似文献   

5.
郭朝先 《经济管理》2006,(21):76-80
本文根据人均地区生产总值(QEP)的数据.计算了1993~2004年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δ收敛和绝对β收敛的情况。结果表明,自1993年以来,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内部并没有出现大家通常所认为的“俱乐部收敛”,各地带内部省份之间的经济差距仍然在演变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6.
采用1998-2016年中国大陆29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基于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实证考察了要素流动对区域经济收敛的影响,发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区域经济增长呈现收敛态势,经济落后地区的增长率高于经济发达地区。中国的要素流动呈现"资本向西,劳动力向东"的特点,资本要素流动能显著促进区域经济收敛,劳动力要素流动则导致了区域经济发散。制度的完善可能提升了资本要素流动的正向作用且减缓了劳动力要素流动的负向影响,并促使中国区域经济由发散走向收敛。  相似文献   

7.
袁蓓 《当代经济》2016,(23):8-10
本文收集了我国1982-2010年劳动力年龄人口等宏观经济变量,在“绝对收敛”和“相对收敛”模型基础上分析了劳动力老龄化对我国区域经济收敛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力老龄化减缓了全国范畴内的经济收敛速度,间接扩大了区域差距,且西部各省经济增长存在发散趋势.尽管目前劳动力老龄化还不是造成我国区域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但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年龄人口绝对数量减少,提升中西部地区的人才积聚能力将是缩小我国区域差距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把握金融科技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水平指标体系,采用时空极差熵权法测算2016—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并运用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马尔可夫链、σ收敛和时空β收敛等方法分别对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分布动态及收敛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水平总体呈逐渐上升趋势,四大区域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呈东部、中部、东北和西部逐渐走低趋势;金融科技发展水平总体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全国及四大区域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绝对差异呈逐渐缩小趋势;金融科技发展水平较高省份呈自我强化态势;全国及四大区域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呈σ收敛特征;四大区域金融科技发展水平的时空β收敛存在明显差异,东北呈发散特征,西部、东部和中部的收敛速度高于全国收敛速度,随着时间推移,各区域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差异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均GDP的空间相关与地区收敛:1978-2003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30个省份人均GDP之间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地区人均收入的空间相关逐年加强。通过计算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标,本文进一步验证了中国经济中空间异质性的存在,即地区人均收入与地理位置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三种不同的空间经济计量模型研究了中国各省份人均GDP增长的收敛性。结果表明,空间自回归模型和广义空间模型不能正确拟合中国省级地区增长数据,而空间误差自回归模型能够满意地解释中国省级地区经济增长,这表明地理位置的影响尽管对各地区的经济增长造成了深刻的影响,但并没有改变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趋势。空间误差自回归模型还显示劳动力和资本流动以及知识溢出在省级地区水平上是显著存在的,并且有利于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均GDP的空间相关与地区收敛:1978-2003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晓旭  冯宗宪 《经济学》2008,(1):399-414
本文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30个省份人均GDP之间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地区人均收入的空间相关逐年加强。通过计算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标,本文进一步验证了中国经济中空间异质性的存在,即地区人均收入与地理位置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三种不同的空间经济计量模型研究了中国各省份人均GDP增长的收敛性。结果表明,空间自回归模型和广义空间模型不能正确拟合中国省级地区增长数据,而空间误差自回归模型能够满意地解释中国省级地区经济增长,这表明地理位置的影响尽管对各地区的经济增长造成了深刻的影响,但并没有改变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趋势。空间误差自回归模型还显示劳动力和资本流动以及知识溢出在省级地区水平上是显著存在的,并且有利于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