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作为中华民族艺术瑰宝,是我国多元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任重道远.以田丰传习馆和刘晓津源生坊为例,对少数民族音乐传承方法、传承模式进行研究,探索未来少数民族音乐传承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融合创新,求真存变,从而使少数民族音乐精髓在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下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民族音乐早已融入到当地旅游活动当中,成为一种集观赏、娱乐、参与为一体的旅游资源。如何让民族音乐资源在旅游业中得到充分的开发,又能保护这种传统文化,是现阶段有识之士对旅游资源开发提出的新的要求。当前,学校音乐教育是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旅游业中常宁瑶族音乐的发展入手,对学校音乐教育现状进行剖析,旨在促进旅游业中常宁瑶族音乐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特色音乐教学研究不断发展,如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地区特色音乐具有浓厚的地方韵味,由当地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逐渐创造而来,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民族地区音乐教学中,应融入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资源,创新民族地方特色音乐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该文主要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族特色音乐教学的重要性进行分析,从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两方面探讨了加强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族特色音乐教学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张静 《中国市场》2012,(49):127-128
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是我国五千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世界上也是独树一帜的文化瑰宝,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面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和流行音乐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冲击,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如何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进行继承与创新,是我们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高校音乐教育在传承和保存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中将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由于受"欧洲文化中心论"的影响,音乐教学园地普遍以"西乐为雅,中乐为俗"。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当前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中普遍存在民族音乐教育缺失、大学生民族音乐素养薄弱的重要问题。作为民族音乐教育基础课程的民歌鉴赏课更是处于备受冷落的地位。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民歌课艺术实践与参与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6.
将民族传统体育引入学校体育教学,是新时期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增强学生民族意识以及民族凝聚力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校园民族传统体育季、社团组建、单项比赛和结合民族节日举办问题活动等实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学校体育的结合,形成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体育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7.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起着调节情绪、生活娱乐以及修身养性的重要作用。而少数民族音乐是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艺术积淀,是一种历史与情感相融合的艺术形式。少数民族音乐作为中国传统音乐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面对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面对流行音乐的兴起,人们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关注度与兴趣逐渐减低,不利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音乐教学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艺术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等崭新的音乐教育理念,给音乐教学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那么,我们该给如何正视新课程呢?不同的教学方式,不同的教学评价,会给你的课堂带来不一样的收获。  相似文献   

9.
《商》2015,(9)
音乐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推进人类文化传承发展的重任。在当今多元文化世界,音乐教育的改革对学生全面发展和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具有特殊作用。在音乐教育改革实践过程中,音乐教育在社会文化方面的缺失,是音乐教育改革的一大问题。音乐教育受制于社会音乐文化的发展,同时又反作用于社会音乐文化,所以推进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文化的互动发展对人类文化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音乐事业的发展,民族音乐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钢琴音乐作为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民族音乐发展背景下,研究钢琴音乐教育民族化的学者越来越多。钢琴音乐教育民族化发展不仅有利于构建中国钢琴学派,而且对民族音乐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我国钢琴音乐教育民族化发展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文章在分析我国钢琴音乐教育民族化的意义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我国钢琴音乐教育民族化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索了我国钢琴音乐民族化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合唱教学是高校音乐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学校音乐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音乐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它凝聚着集体劳动的智慧,能体现小到一个班级、一所学校,大到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因此,合唱教学,应il起我们广大音乐教师的重视。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正确的审美方式去歌唱、去想象、去挖掘,领会歌曲中内在的美。逐渐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在京剧进课堂、高师音乐课程改革背景下,从保护和传承中国音乐的传统文化出发,从高师开设京剧和地方性民族音乐课程的必要性、优越性和具体措施三个方面,对创办具有地方性民族教育特色的高师院校阐述一下自己的初学浅识.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音乐教育愈来愈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在音乐教学中,通过音乐本身具有的育人功能,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人文、身心、文化、审美等综合素质,培养其高尚的人格,健全的体格,因此,如何充分发挥音乐教学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中的独特作用,已成为当今学校音乐教学改革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杨佳佳 《商》2014,(43):134-134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是我国历史上若干民族经历3000多年的融合形成的。新时期我们继续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作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重要内容,应该对其加强弘扬与维护。文章主要从少数民族文化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少数民族文化如何进行弘扬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王璐  虞蓉 《现代商贸工业》2014,(20):167-168
针对非民族高校中的少数民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初步讨论了文化认同的教育手段和方式。结合文化适应理论,通过分析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认同的概念和发展状况,结合非民族高校中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探讨非民族高校在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开展教育时相应的实践手段,从而有针对性从人文关怀、历史教育和引导文化选择三个方面探讨了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文化认同教育,对相关高校具有一定的借签意义。  相似文献   

16.
《商》2016,(5)
一般来说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是这个民族的信仰和灵魂所在。民族文化旅游是一个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必不可失的一部分,如今发展特色民族旅游文化已成为我国旅游行业的必然,同时也是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重要方法。而黔东南则以发展文明原生态旅游为主体,所以我们要发挥原生态旅游的特色,凭借本身具有的特色抓住机会来大力开发,争取实现经济的迅速提高。本文在原生态旅游开发中主要朝着原生态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对原生态旅游发展的具体规划、民族旅游特色文化、少数民族旅游特色商品、以及少数民族旅游文化宣传等方面着手。大力推广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特色、宣传少数民族旅游精神文化产品,全面提升黔东南旅游文化的形象,打造一个以少数民族原生态旅游文化为主题并具有巨大吸引力的民族旅游文化圣地。  相似文献   

17.
《品牌》2014,(6)
在现代设计艺术空前繁荣发展的今天,很多设计艺术工作者一直在探索和实践着,积极吸取传统文化的营养,试图让传统与现代完美的结合,让设计艺术充分体现出地域特色、民族风格。在世界文化趋于同化的今天,做这样的探索努力,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也是设计工作者的历史使命。贵州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辖区内世居少数民族有16个,其中以苗族人口最多,民族传统文化保存最完整,少数民族文化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苗族是一个文化积淀极为深厚的民族,通过对贵州苗族传统图案的历史、美学、审美特征和文化内涵的研究,由此阐述苗族传统图案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图形、色彩等视觉传达方面的应用探索。  相似文献   

18.
新疆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很多,有学生本人及家庭的原因、社会的原因、政府的原因、学校的原因等。首先介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低及并分析原因,要始终以提高民族教学质量作为改革的标准和导向、引导少数民族毕业生转变择业观念,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方法上,实行民汉混合编班,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表达能力、实行民汉混合住宿、提高民族教学师资力量,以期对提高民族教学质量促进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核心资源,巴马国际旅游区是壮、瑶、苗等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地,民族文化呈多元化态势,百岁以上长寿老人以瑶族居多的现象为其贴上了长寿文化的特色标签。本文分析了巴马国际旅游区多元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的现状,精准定位其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该地区多元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提升策略,认为制度创新是未来促进二者融合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多元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是满足现代旅游需求的必然结果,对少数民族地区而言,二者融合发展及其产生的辐射带动效应对民族文化传承和脱贫致富意义更加重大。本文利用语言、文字、图片、色彩、实物、音乐、表演、感知觉等再现多元民族文化的意义符号,找到自然景观、建筑、服饰、长寿老人、饮食、节庆、演艺和手工艺品等表征形式,并从旅游产品设计(注重文化体验)和旅游解说系统设计(注重文化细节)两个维度,探索多元民族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