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亦弛 《时代经贸》2011,(20):39-39
通货膨胀是指流通中货币量超过实际需要量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目前,世界各国衡量通货膨胀程度的主要指标是消费价格指数CPI。物价总指数年平均递增率在2%-3%时,叫做基本稳定;物价总指数年平均递增率在9%以内,称为温和性通货膨胀;物价总指数年平均递增在10%以上,称为恶性通货膨胀。 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变动情况显示。2011年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6.2%。  相似文献   

2.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11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1%,连续10个月高于银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预示通货膨胀的形势日趋严峻。负利率使人们手中的钱变得不再安全,通胀背景下如何理财,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是当下人们是为关心的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3.
中国目前通货膨胀的基本特征是地租推动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书桂 《经济学家》2008,(3):127-128
近年来,随着我国CPI数值的不断攀升,通货膨胀再次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话题。继9月份物价出现小幅回落之后,2007年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再次上扬,同比上涨6.5%,与8月份创出的十年最高点持平。  相似文献   

4.
CPI同比涨幅逐月回升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由八大类消费品构成,权重由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决定。近两三年,食品价格、尤其是猪肉价格大幅度上涨是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的最主要因素。2011年下半年以后,食品价格、尤其是猪肉价格回落幅度较大,加上2010年下半年以来偏向紧缩的宏观调控政策滞后效应和同比翘尾因素降低,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呈现回落走  相似文献   

5.
《经济月刊》2011,(9):95-95
8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7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6.5%,再创三年以来的新高——  相似文献   

6.
《广东经济》2012,(6):55-55
4月份,广州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6%,同比上涨3.3%。其中,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0.4%,环比下降0.6%,是今年来首次下降。  相似文献   

7.
关于通货膨胀现象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目前是否出现通货膨胀 2003年我国CPI同比增长值由负转正,9月开始迅速上升,12月达到3.2%;2004.年1月,我国CPI同比增长继续保持3.2%,环比增长达1.1%。2003年9月末CGPI(企业商品价格指数)增长2.17%,12月末上升为6.31%,2004年1月末为6.7%,该指数连续13个月呈上升趋势。此外,2004.年1月末农产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物价上涨的新特征。当前,我国物价变动总趋势是上升的,具有可控性、结构性和翘尾性新的特征。1.可控性。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l)从2002年1月始,到2003年8月止,始终都是在1%以下的低位运行;但9月份以后,CPI一路上扬,结束了连续下滑,首次由负转正。2004年6月份CPI同比上涨5%,之后回落。2005年上半年同比上涨2.3%,物价趋势温和,涨幅减缓,仍在可控范围内运行,通货膨胀的阴影渐远。2.结构性。2005年6月份,我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1%,非食品价格上涨1.3%;消费品价格上涨1%,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7%。粮食价格同比下降1.1%,耐用消费品价…  相似文献   

9.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1%,同比上涨2.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0.9%。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其对策闫凤茹自1992年以来,市场物价持续上涨,出现了改革开放16年来我国先后经历的三次通货膨胀率较高时期的峰值。今年1一7月,零售物价指数比上年同期上涨2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2.4%。这次通货膨胀持续时间长,且在国家...  相似文献   

11.
我国经济继2003年出现复苏迹象后,2004年继续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成为1996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的结果,2004年我国名义GDP和实际GDP增长速度分别达到17.1%和9.5%;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比2003年增长25.8%和13.3%;价格水平也彻底摆脱了通货紧缩的阴影,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3.9%,是近年来物价水平上涨最快的一年。从以上宏观指标来看,总量和价格的增长速度已经接近甚至超过近加多年来的平均水平,新一轮的经济周期已经启动。  相似文献   

12.
张继军 《经济导刊》2008,(7):99-100
自2003年以来,我国房价一路上涨,特别是2006年至2007年上半年,房价上涨更快.很多人认为反映通货膨胀程度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中没有充分体现房价上涨幅度,很多人提出将房价直接纳入CPI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当前的宏观经济与政策形势 2007年以来,我国物价指数持续攀升,彰显出通货膨胀的压力.我国2008年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同比上涨7.1%的基础上,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8.7%.,直接体现了我国较严重的通货膨胀,也增大了社会各界对通胀水平上升的进一步预期.  相似文献   

14.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小汽车在降价、空调在打折,彩电冰箱在大甩卖让人司空见惯。而与此同时,企业生产成本却居高不下,效益下降。据新近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8%,增幅为2003年10月以来的最低点。  相似文献   

15.
2012年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将于近日公布。分析人士认为,从商务部、统计局等部门目前发布的数据来看,去年12月份食品价格延续了此前数周的上涨态势。预计去年12月CPI同比涨幅约为24%,全年CPI同比上涨2.7%左右。此外,有分析人士表示,受春节及天气等因素影响,预计今年一季度物价同比或继续回升。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我国2015年10月—2016年12月的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生产者价格指数的现状进行数据描述,发现我国维持着通货膨胀的现状,简析原因及得出我国通货膨胀的结果及预测.  相似文献   

17.
201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4月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其中备受关注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3%,比3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1至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1%。4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8%,涨幅比3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8.4%,与上年同月持平。  相似文献   

18.
2003年第一季度我国价格运行出现初步回升、通货紧缩压力有所减缓,这是在国民经济持续加速增长、外贸出口和投资需求大幅度增加、居民消费增长有所加快、企业经济效益全面改善的基础上,国民经济运行出现的又一个新亮点。一、2003年第一季度价格运行态势分析(一)居民消费价格出现小幅上升,鲜菜价格大幅度上涨成为重要影响因素2003年第一季度,我国价格运行延续了2002年下半年总体回升的走势,出现自2001年四季度以来的第一次上升。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同期上涨0.5%,涨幅提高1.1个百分点,1—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分别上涨0.4%、0.2%和…  相似文献   

19.
于笑洋 《经济论坛》2008,(10):37-38
进入2008年,物价上涨的隐忧越来越严重。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8.0%(3月份同比上涨8.3%,环比下降0.7%),涨幅比上年同期高5.3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7.8%,农村上涨8.7%。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8.5%。造成我国当前物价上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成本上升是推动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2011年7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1年6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6.4%,这一数字已达到35个月以来的新高,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4.4%,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2.7%,衣着类价格同比上涨2.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2.5%,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3.4%,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上涨0.9%,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上涨0.6%,居住价格同比上涨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