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郭霞 《商周刊》2012,(22):24-25
目前,我国收入最高10%群体和收入最低10%群体的收入差距,从1988年的7.3倍已经上升到23倍,行业差距达到8倍,地域差距近3倍。据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转折期的中国收入分配》报告显示,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不到0.3,到2001年攀升到0.45左右,至2007年进一步上升到0.48。而由人社部劳动工资研究所发布的2011年《中国薪酬发展报告》也指出,企业高管与农民工工资收入差距最大达4553倍,企业内部近5年来高管工资增幅明显超过普通工资增幅。国有和私营部门员工的收入也差距巨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42452元,而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24556元,仅相当于城镇非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的57.8%。理想的社会形态应该呈现"橄榄形",  相似文献   

2.
一、近几年来,企业实行工资同经济效益挂钩和劳动优化组合,强化了用人的自控能力,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富余人员陆续退出企业;社会上部分离退休人员又重新组织就业,大中专技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和军队转业干部等国家统配人员逐年递增,而招工量相应地减少,城市待业人员呈增长趋势。就大连市而言,1986——1988年,国家统配人员年均递增21.9%,城镇待业率,1986年为0.5%,1987年为1.5%,1988年将有进一步的增长,出现了企业用人自控能力同待业率同步增长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目前关于国企工资是否较高的争论颇多,本文从已有研究入手,通过国际与国内的比较分析工资高低标准,得出国企工资并没有过高的结论.笔者认为,国企和私企的工资不但不高反而都偏低了,只是国企的情况好于私企,政府想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推进国企市场化改革的同时,应该继续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发挥国企的带头作用,拉动工资水平的普遍提高.  相似文献   

4.
《广东经济》2012,(7):25-25
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广东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45152元,同比增长11.9%,增幅提高0.9%,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为6.3%。此次统计包括城镇地区除私营企业及乡镇企业以外的全部法人单位,工资统计是统计单位的就业人员,而个体就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非单位就业人员不在工资统计范围内。  相似文献   

5.
高翔  曲军 《当代经济》2003,(6):20-20
问题 实行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千百万职工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大局.为保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1999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其第三条规定:"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征缴范围: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及其职工……"按此规定,城镇私营企业及职工在实行养老保险的范围之内,但据审计部门最近的审计调查结果表明:私营企业参加养老保险情况不尽如人意,被调查的烟台市某区参加养老保险的私企仅有20家,占私企总数的8.7%,远远低于国有企业100%和外资企业84.6%的比例.这一问题必将影响到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亟需引起各地、各部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商周刊》2011,(10):22-22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0年城镇私营与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水平。数据显示,2010年非私营单位员工平均工资为37147元,增加了4411元,同比增长13 5%,增幅提高1.5个百分点;私营单位人员年平均工资20759元,增加了2560元,同比增长14.1%,增幅提高7.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商周刊》2012,(13):9-9
截至6月19日,全国已有10个省份发布了2012年的企业工资指导线。其基准线大多在14%左右,其中新疆和天津基准线最高,达16%,北京基准线最低,为11.5%。据悉,企业工资指导线是政府根据当年经济发展调控目标,向企业发布的年度工资增长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努力增加居民收入,尤其要重视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增加城镇居民收入:(1)加强对城镇困难群体和低收入者的补助,完善城镇“低保”制度,落实最低工资制度,根据物价上涨情况,适时调整和提高“低保”与“最低工资”的补助标准。(2)调整和完善企业分配制度。鼓励企业在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增加职工工资性收入,规范国有企业管理层的收入,合理控制垄断行业职工收入的过快增长。(3)改革和完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分配制度。通过改革,建立正常的公务员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和工资增长机制,实现公务员工资分配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相似文献   

9.
“十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快速稳定的增长期,年增GDP增长9.5%,带动税收收入高速增长。据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信息,2006年税收收入增长21.9%,增收6770亿元。税务部门还组织其他各项收入4208亿元。必须看到,税收的高速增长同经济过热有一定联系。据国家统计局2006年11月16日发布的月度形势报告显示,1~10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0771亿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26.8%(6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幅超过33%,达到2006年以来的顶峰;7月份回落到27.4%;8月份回落到21.5%;9月份为23.6%),但仍接近于投资明显过热的1993年。经济增长带动税收增加的同时,…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工业企业职工工资的增长速度呈现放缓趋势、职工工资总额占GDP总额的比重持续下降等问题,分析了我国工业企业工资增长的影响因素。本文基于2003—2012年工业企业省际面板数据,选取多个工资增长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动态面板模型进行经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工资粘性、地区生产总值和劳动生产率是影响工资增长的主要因素;而对于不同所有制企业,失业率、人力资本水平和最低工资增长率的影响均不同。  相似文献   

11.
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形势课题组的研究报告预计,下半年经济增长率将略低于上半年,全年GDP增长10.9%,比2006年略高;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长15.8%,增幅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城镇固定资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使用1988年、1995年、2002年、2007年CHIP城镇入户调查数据考察国有单位工资结构及其就业规模变化的收入分配效应。为此,本文采用了分位数回归方法、以多重分位数回归为基础的Machado&Mata(2005)反事实分解方法及作者扩展了的方法。各结果表明:国有企业就业份额大幅度下降导致中国城镇工资收入差距显著下降;然而国有企业减员增效改革完成以后,国有企业工资高于非国有企业的幅度及其不合理部分大幅度上升,其结果是城镇工资收入差距扩大。  相似文献   

13.
经济大事记     
6月15日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5年5月份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5702亿元,同比增长16.6%。其中,重工业完成增加值3971亿元,增长17.4%;轻工业完成1731亿元,增长14.9%。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59%,比2004年5月提高0.14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完成出口交货值3805亿元,同比增长30.2%。6月16日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5年1~5月份,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9719亿元,比2004  相似文献   

14.
无就业增长与非均衡劳工市场动态学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宋小川 《经济研究》2004,39(7):91-96
本文直接模拟了劳工市场的非均衡过程、工资动态轨迹、经济人的最优行为和适应性优化行为。劳动供给源于家庭的效用最大化 ,劳动需求源于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企业的适应性优化行为和若干制度因素构成了工资刚性的基本要素 ,劳工市场的供求力量也是影响工资变动的重要因素。根据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工资进行适应性的调节是现实世界企业工资决策的普遍实践。工资刚性与高劳动生产率并存是造成无就业增长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5.
工资、出口贸易与全要素生产率:1979-200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使用DEA方法测算了中国1979-2009年各省份的全要素生产率,结果发现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偏离工资的增长,这与Madsen和Damania(2001)等人的研究相矛盾。为此,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文章从需求引致创新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文章利用两步系统广义矩(Two-step system GMM)估计方法控制全要素生产率对工资可能产生的影响后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表明,1979-1997年,工资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基本一致;工资、出口均显著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1998-2009年,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偏离工资的增长,主要因为我国出口额大幅增加抵消了工资上涨给企业带来的压力,降低了企业的创新动力。  相似文献   

16.
吕炜  杨沫 《财经问题研究》2016,(10):101-109
本文基于职业流动和职业内工资同化的双重视角动态研究了迁移时间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利用CHIPS2007城镇住户和流动人口调查数据,对扩展的明瑟方程进行估计,实证结果显示:从职业间来看,农民工无法通过延长迁移时间来实现从低收入职业向高收入职业的流动;从职业内来看,在高收入职业内农民工与城镇职工不存在显著的工资差距,在低收入职业内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存在显著的初始工资差距且无法通过延长迁移时间实现工资同化。培训和社会关系对职业流动没有影响,但能显著加快职业内工资同化速度。本文的研究表明,由于95%的农民工从事低收入职业且其职业固化现象严重,因而绝大多数农民工无法融入城镇地区。  相似文献   

17.
杨宜勇 《经济师》1995,(5):9-10
<正>目前,国家对国有企业的工资分配从两个层次进行调控:一个层次是中央对地方采用弹性工资计划控制工资总量(即地方企业工资总额与地方的非农国内生产总值、工资利税率、资金利税率、劳动生产率挂钩浮动).另一个层次是对企业和行业、部门实行“工效挂钩”等三种办法约束工资总量:一是工效挂钩办法.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目前是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确定和调控国有企业工资总量的主要形式.这个办法目前已在全国10万户企业、4100万职工中推行,占国有企业职工总数的60%.二是工资总额包干管理办法.适用于占全部企业30%以上的亏损企业.现在正在试验用减亏挂钩的办法来代替.三是“两个低于”的办法.即在工资总额增长低于经济效益增长、人均工资水平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前提下,由企业自主确定工资总量.这种办法还处于试点阶段.以上两部分结合在一起简称“弹挂一体”体制.  相似文献   

18.
职场     
《经济纵横》2008,(8):11-11
北京发布13类行业工资指导线;提高个税起征点呼声再起;高管年薪排名公布平安老总马明哲居榜首;美国女性“当打之年”纷纷离职;宁波银行七成员工成百万富翁;华尔街年终奖将缩水100亿美元;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35万失业率4.0%;武汉最低工资标准明起上调。  相似文献   

19.
职工工资各界高度关注,全国平均数公布后常有人提出,为什么我的工资、我身边人的工资不到这个平均数呢?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8年前三季度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工资报告,不仅公布了全国平均工资,而且还详细披露了各地区、各行业的工资情况。  相似文献   

20.
职场     
《经济纵横》2007,(10):11-11
《劳动合同法》通过2008年1月起施行;职业经理人成为“高压群体”;国企人才加快流向私企和外企;中国年金市场人才缺口巨大;中国启动工资法立法同工同酬是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