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3 毫秒
1.
通过分析森工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教训以及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认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森工企业既没有享受到渐进制度改革的好处,更没有获得二元经济转型和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后发优势”。提出国有森工改革重点是基础产业建设,即营林产业建设和大力培养林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了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国有森工企业面临着十分紧迫而繁重的改革任务。计划经济时期,国有森工企业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目前普遍存在的资金匮乏、债务沉重、人浮于事、效益不佳和管理落后等现象,已成为很多国有森工企业的顽症。这些不应单纯归咎于贡献过度,它的深层原因有以下几点。 1.国有森工企业经营现状 (1)国有森工企业几乎都是独资的形式。这种状况既不利于改革向…  相似文献   

3.
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林业生产建设发展的需要,加强森林保护,提高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改革国有林业采育场成本核算体系势在必行。因为现行森工企业财务核算体制和成本核算办法没有完全摆脱50年代传统模式.长期以来存在的营林生产没有被视为商品性生产。营林成本及其成果无从核算考核,这是林业经济管理和财务工作的致命弱点,所以,改革成本核算办法,对于加快林业的发展。使国家的投入能产出最大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国有森工企业是国有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林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有森工企业在经历了几十年的辉煌之后,在70年代后期,尤其是林业改革开放,出现了严重的滑坡,许多森工企业面临难以为继的困境,如何面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森工企业现实困境,转换森工企业的经营机制,培育森工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确保森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我们森工工作者面临的挑战。本文结合我县森工企业改革的实践,对森工企业的改革和发展问题作一些探讨,以期抛砖引玉。一、国有森工企业面临的困境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森工企业,…  相似文献   

5.
通过测算2003~2014年黑龙江森工林区相对于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和全国的林业产业结构相似度,以及黑龙江森工林区多种经营业内部的产业结构相似度,得出: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结构趋同性问题严重,增加了林区全面停伐后的经济转型压力;2010年后黑龙江森工林区相对于全国的林业产业结构相似度持续下降,产业转型实践取得一定成效;黑龙江森工林区不同林管局之间多种经营产业结构一致性突出,不利于依托其突破停伐困境和进一步深化国有林区经济转型。为此,建议黑龙江森工林区持续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构建区域一体化产业格局等,充分应对国有林区全面停伐、经济转型和林区改革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6.
国有森工企业信用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和法制经济,信用建设是国有森工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提出信用对国有森工企业的作用,并阐述了我国国有森工企业存在的信用危机表现及其危害,最后提出加强和改善国有森工企业信用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天保工程二期启动实施后,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主伐全面停止,传统森工产业收入锐减,林下经济及相关替代产业发展方兴未艾。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结合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区林下经济发展实际,积极研究探索林下经济发展的财政支持政策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国有森工企业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所面临的一个难题,作为传统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森工企业正处在历史转折的关键时期。森工企业的改革触及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深化改革是国有森工企业摆脱困境的唯一出路。从森工企业改革本身的内在规律性、国民经济发展的周期性以及宏观经济条件的变动性等因素出发,分析综合。提出国有森工企业改革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深化国有森工企业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基于2008—2017年5个森工集团的统计数据,构建林下经济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产业竞争力进行测算与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重点国有林区林下经济产业竞争力稳定性较差,且总体呈现趋弱状态;其中,龙江森工集团的林下经济产业竞争力最为突出,且远高于其他企业,而吉林森工、长白山森工等林下经济产业的竞争力水平明显不足;阻碍重点国有林区及不同森工集团林下经济产业竞争力的因素有所差异;区域发展水平是影响林区整体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因此,提出持续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不断增强区域发展水平;因区施策发展林下经济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与全国各地区及各行业相比,国有林区的经济增长缓慢,有的甚至出现负增长,林区人民的生活也很困难。国有林区市场取向的改革困难重重,转换森工企业经营机制也远未进行到实质性阶段。调整多年的产业、产品结构也见效不大,十几年来,真正的支柱产业如林产工业产业并没有发展起来,仍以采伐大木头为主要生存产业,等等。造成这些现象的客观原因虽然很多,但笔者以为,其中重要一条原因是林区经济的发展不符合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11.
国有森工企业党组织,只要强化思想理论建设、党政班子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就一定能促进森工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国有森工企业党组织 ,只要强化思想理论建设、党政班子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就一定能促进森工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对价值链、林业产业价值链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利用产业价值链的分析方法论述大兴安岭国有森工林区产业的发展,重点分析第三产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森林资源短缺、经营管理理念落后、绿色食品总体规模小,知名品牌少,等等。提出扩展大兴安岭国有森工林区价值链的对策与措施:加强森林资源培育,确保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培育龙头企业,实现强强联合;整合生态旅游与绿色食品业,实现两者共赢;加强绿色食品品牌建设,扩大市场份额;合理开发利用林下资源,规范发展多种经营等,这样才能延伸大兴安岭国有林区的产业价值链,加快林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对建设现代新型国有森工企业的对策进行了探讨。认为:只有注重在建设大美、富强、文明、和谐和幸福森工企业上下功夫,才能最终实现全面建设现代新型国有森工企业的目标。大美的核心是培育好森林资源,改善林区生态环境;富强的要点是通过强化管理和改革、增强企业经济实力;文明包括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和谐根本是办实事,安民心。  相似文献   

15.
解放以来,闽北国有森工企业累计造林更新13.14万hm2,提供商品材1705.8万m3,为国家上缴税利5.3872亿元,建造林区通车公路达817km,成为闽北的一大支柱产业。但从用年代后期,尤其是林业改革开放以来,闽北国有森工企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滑坡,许多森工企业面临难以为继的困境。本文试图结合我市森工企业改革的实践,对森工企业改革和发展作一些探讨,以期抛砖引玉。1.闽北国有森工企业面临困境(1)林分结构不合理,可采资源日趋枯竭,经营水材利润逐年下降。在现有用材林中,中幼林面积96.79万hmz,立木蓄积5366.4万叨,分别占总量…  相似文献   

16.
国有森工企业的主业是森林经营和木材采运.但是由于建国初期至上世纪末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和改革开放初期对可持续发展观的淡漠.森林资源消长严重失衡.一度使国有森工企业陷入资源危机、资金危困的“两危”境地。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1998年开始.国家林业政策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林业生产建设发展的需要,加强森林保护,提高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改革国有林业采育场成本核算体系势在必行.因为现行森工企业财务核算体制和成本核算办法没有完全摆脱50年代传统模式,长期以来存在的营林生产没有被视为商品性生产,营林成本及其成果无从核算考核,这是林业经济管理和财务工作的致命弱点,所以,改革成本核算办法,对于加快林业的发展,使国家的投入能产出最大的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做为国有森工企业.要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必须首先解决面临的两大问题.一是分离社会职能.保证企业轻装前进;二是改变目前依赖资源的现状,面向市场调整企业产品结构,扭亏为盈。要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企业办社会的职能.使国有森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包括了很多非商品经济活动。我们发现,森工企业背的这些包袱.正是非公有经济一般所没有的.同而它们能轻装上阵…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黑龙江省森工林区林业产业发展的概况,使用1996~2010年40个国有林业企业的产值作为研究样本,运用Compertz生长曲线法,从产业组织和产业规模视角对黑龙江森工林区林业产业演进阶段进行测度,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在21世纪初经历了成熟期后,没有进入衰退期,而是进入下一产业生命周期的快速成长期。因此,提出积极培育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依靠科学技术转变林业经济增长方式、完善各项林业产业政策、建立健全林业产业发展制度等林区林业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有森工企业改组的初步完成,森工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已有了深刻的变化,但是,在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如,由于体制上的缺陷造成的所有权缺位和经营权越位;由于观念上的缺陷,混淆了法人财产权和经营管理权的界限,以致于国有资产管理失控,财务会计秩序混乱,种种迹象表明,国有产权制度功能没有到位,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还不健全,因此,改革企业领导体制,加强经营者队伍建设,逐步对国有森工企业实行会计委派制度,建立财务总监的思路应是当前会计改革实践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