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斐 《北方经济》2015,(2):65-68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经济管理体制模式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从粗放扩张的增长方式转变为资源节约型的增长方式,这“两个转变”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经济管理体制转变中的重要内容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进一步深化。应该在国家“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框架下完善财政管理体制,理顺省以下地方财政管理体制,促使财政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稳定发展等职能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2.
会计工作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越重要。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今天,“会计信用缺失”则成了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诚信”是市场经济领域中一项基础性的行为规范,是会计工作的“通行证”,是会计工作的命脉和灵魂。  相似文献   

3.
收入差距:一个不能不正视的现实中国的改革是从调整利益分配关系起步的。收入分配关系的调整,实际上是对传统体制下收入“均等化”的否定,以致于“扭开差距”一度成为收入分配关系改革的主流。改革发展到今天,收入分配方面的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收入“均等化”的“病...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增长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浩 《山东经济》2008,24(6):38-42
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过程,伴随着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等不和谐现象。服务于赶超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城乡二元分割体制,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历史根源。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特有的经济分权和政治集权体制,提供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双重动力源泉。由于城乡之间的发展绩效差异,参与GDP指标排名“锦标赛式竞争”的地方政府,产生对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的片面追求,导致了实施和维持城市倾向经济政策的激励,忽视了农村经济发展,而且有限的财政金融等社会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分配严重不均衡,这成为导致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制度根源。  相似文献   

5.
完善城市社区自治,构建新型公共管理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在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我国的社会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国有企业改制、破产,使得大量失业人员也进入属地社区。这些社会体制的转型使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社区人”,所以城市2社区建设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的环节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收入分配体制和收入分配的规模状态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居民个人收入差距亦在不断变化。收入差距的扩大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领域越来越突出的问题,逐渐对我们社会生活发挥出重大的影响。[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宋圭武 《发展》2011,(12):5-5
目前,大家关心中国是否会落入“中等收人陷阱”。其实,在短期内,中国是不会落人“中等收入陷阱”的。因为,在中国现有体制下,出于政绩和发展地方经济的需要,地方的发展以及竞争仍将持续下去,除非出现资源瓶颈,否则,这种地方发展及竞争仍会推动经济进一步增长。  相似文献   

8.
冯学平 《中国经贸》2011,(12):158-159
时下,“就业何其难,收入何其低,物价何其高,生活何其艰”,已是大多数中国人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光环背后的真实生活写照。  相似文献   

9.
《中国合作经济》2013,(1):14-15
会议强调,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要积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要在“收入倍增”中着力促进农民增收。对这四个“强调”,秦富表示:统筹城乡发展是这几年一直在延续的.包括缩小收入差距。实际上,完善体制机制,特别是农业经营体制,也是长期来一直强调的。所以从四个“强调”来看,我们的政策保持了明显的延续性。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化过程中,我国出现收入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但要注意区分引起收入差距的原因。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实践中被认可的,是相对公平的分配方式。不公平、不合理的分配方式包括:由腐败引起的收入差距、由垄断引起的收入差距、因二元经济结构引起的城乡收入差距以及因教因病返贫引起的收入差距、因税收体制不健全及政策偏差导致的收入差距。不公平的收入差距只能伤害“科学发展”,切不可让它持续泛滥。  相似文献   

11.
当前,全省干部群众正在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努力实现“二次创业、富民强省”的战略目标,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二次创业”的战略目标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提出来的。从建国到党的十四大是第一次创业,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从而使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走势乃至国内外体制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经过几年来的实践探索,省委适时提出了“二次创业”的口号。我们所进行的“二次创业”,在广度上涉及到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深度上主要是解决体制性、结构性等深层次的矛盾。因此,它不是“一次…  相似文献   

12.
你值多少钱     
梁志坚 《新财经》2000,(4):56-58
工资收入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是主要的经济来源,工资收入的多少。关系到生活质量的好坏。特别是在当前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情况下。渴望改变生活状况的人们,对自己和别人的工资收入的多少越来越关心。“你对自己的收入满意吗?”“如何找一个满意的工作?”“你的身价值多少?”这些成为人们经常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认识方面正确理解非税收入,在体制上完善我国政府非税收入体系,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财政体制的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是我国在改革进程中财政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4.
当前,工资、物价问题成了公众关注和议论的热点。工资、物价既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又影响经济效率的高低,因而,热点的背后,实质是效率与公平的协调问题。传统体制下对效率与公平的协调,采取的目标模式是“速度至上,收入均等”。它虽然强调工业化,但实际上并未重视效率,而仅仅是一味求“快”,“高速度”是以“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为代价的;它也注意消除人民生活的绝对贫困,但由于自觉不自觉偏好于追求收入均等,其代价是效率的严重损害,且不能消除不公平现象。这一模式必须陷入“低效率——低生活水平——平均分配——低效率和不公平并存”的“死胡同”。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们党对科学让会主义理论的又一新发展和新贡献。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的一种新型体制。几年来,我国采取整体渐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战略,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快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步伐。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出现一些不正当的经济行为。如,化公为私、假公济私、偷税漏税、贪污受贿、隐瞒收入等等。这些问题的…  相似文献   

16.
实施稳健财政政策重在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财政政策从“积极”转到“稳健”三年来,宏观调控初见成效,但目前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收入差别明显、价格不均衡、财税政策的不完善和结构失衡。因此,2008年财政政策在总体“稳健”前提下更应注重结构调整,应加大政府转移支出的力度,优化经济结构;继续完善税制,促进经济增长;推进公共财政建设,关注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业已成为许多国家的主要经济支柱,是国民经济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曾经被称为“无烟工业”。然而,由于人们只考虑暂时的经济效益,很多情况下旅游业的开发已经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破坏了动植物的栖息地,扰乱了当地居民安静的生活环境,于是很多人提出了“生态旅游”的概念。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大确定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尽快建立和完善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这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一、社会保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安全网、减振器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文化传统,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对社会成员在生、老、病、死、伤、残、丧失劳动能力或因自然灾害而面临生活困难时给予的物质帮助,以此来保障每个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维持劳动力再生产而建立的一种制度”。从广义讲它是使每个人在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9.
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国际金融动荡加剧之势尚未缓和,全球经济增速已经明显放缓,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还在增加;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更显重要并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受国际经济影响,中国经济也出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出口明显萎缩、增长势头减弱、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企业经营成本上升。促进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救急的措施是:减轻税收,投资拉动,降低贷款利率和实行金融创新,加大出口退税力度,扩大就业和增加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收入:长远的考虑是:宏观经济应由“出口导向型”转为“内需主导型”,调整产业结构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以技术创新和节能环保为重点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一步推进体制创新为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相似文献   

20.
浅谈费改税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政府收入机制规范化,因此,“费改税”也被提到了意识日程上来。本文就此谈几点看法。 一、“费改税”的起因 “费改税”的问题,首先是缘于对我国政府部门收入规模的判断。起初,人们用改革以来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大幅度下降(1978年为31.3%;到1995年仅为10.7%),来论证政府部门集中的社会财力过少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在财政性质的收入如此之少的条件下,为什么庞大的政府机器仍能运转、各方面政府职能的执行亦未因此而陷入停顿的问题?后来,随着研究视野的放宽,人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