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技术创新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已成为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本文在文献调研和专家筛选的基础上,根据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从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技术创新支撑能力、技术扩散能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和可持续创新能力5个方面选取了22个要素作为评价指标,构建了一套系统、量化、适用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改进的模糊积分评价方法提出了基于模糊积分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
从生命周期的角度,界定了可持续技术的内涵,提出了可持续技术的分类方法,将可持续技术分为5类,探讨了技术综合评价的一般过程。对4种印染废水处理技术(分别记为A、B、C、D)进行了实证分析,给出了评价指标,采用3种客观赋权法对指标赋权,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技术的可持续性进行排序。从评价结果看,4种技术的可持续性依次为D>A>B>C。然后,分别分析了各技术的经济、环境、社会效益情况。最后,对评价结果的不确定性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孙育强 《经济师》2013,(10):166-167
随着河北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为了缓解这一矛盾,更好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我们应当加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评价。文章从河北省土地资源利用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土地资源数量和质量两个角度构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初选体系,并采用AHP法进行指标筛选,剔除冗余指标,最终构建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终选体系。希望这种指标构建方法能够对其他学者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依据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从全面、协调、可持续三个维度构建了区域绩效评价体系,并对河南省2000年以来和各省辖市2006年以来的发展绩效进行评价。充分考虑了指标的可获得性,并结合频度统计法、相关分析法的方式完成评价指标的筛选;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提出了"标准值法"进行数据的无量纲化;设计了评价指数群和指数贡献率对区域绩效进行多角度、多层次评价。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政府采购是各国普遍用于推动低碳经济模式发展、促进低碳社会形成的重要途径.文章在借鉴国外可持续采购程序和可持续标准基础上,结合我国现有政府采购程序,尝试性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采购流程,并根据各阶段特点,从编制可持续采购预算、提出可持续采购基本要求、实施可持续供应商优待政策、进行可持续产品和可持续供应商综合评价、推行可持续服务以及使用意见反馈等六个环节入手,探讨保障可持续政府采购实施的技术体系,以期为我国可持续政府采购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邓书显  葛磊 《经济师》2007,(11):9-10
文章运用综合指数法,对区域经济与社会和谐程度的运行状况进行研究,通过对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状态和社会和谐程度的几个大的指标的筛选,并施以适当的权重,确定出了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综合指数,并用以评价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状态,为实现可持续的和谐发展提供了量化依据,并通过实例给出了某区域经济运行与社会和谐状况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7.
根据农业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目标任务、利用方式及区域资源特征,构建了区域农业土地可持续利用系统的空间层次结构。在此基础上,以京津冀地区为例,通过建立不同利用方式、不同层次土地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对京津冀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层次系统进行了评价。利用评价结果,系统分析了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空间尺度效应,相应提出了不同层次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企业财务可持续增长能力的模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是财务的可持续增长.本文在确定了财务可持续增长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应用模糊数学的方法构建了企业的财务可持续增长能力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9.
为了评价可持续供应链的绩效,首先通过以往文献研究建立了可持续供应链的绩效评价体系,将评价指标分为运营绩效、环境绩效、社会绩效以及经济绩效四个一级指标,由于它们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模拟,确定了各个评价指标的相对权重,得出了可持续供应链绩效水平的评价方法,最后对全球几家知名企业的可持续供应链的绩效做出了评价,从而证明了这种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作为建筑行业专业细分领域之一的建筑幕墙企业,其可持续成长力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在相关文献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筑幕墙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内涵,构建了可持续成长力评价体系,并在灰色理论的基础上对建筑幕墙企业可持续成长力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