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鲁佳 《经贸实践》2007,(4):56-58
OEM(即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意为“原始设备制造商”。OEM生产也称贴牌生产,或代工生产。  相似文献   

2.
王晓锋 《时代经贸》2008,6(5):80-82
2007年,袜业的外贸出口从“热恋期”进入“冷却期”——外汇汇率屡创新高,出口退税下调,原材料涨价。种种不利因素,让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定牌生产合作,俗称“贴牌”)的厂商们开始为企业寻找新出路,逐步由外销转向内销。  相似文献   

3.
一、经济的OEM与ODM模式 OEM与ODM是当前中国外贸经济中非常时髦的外来词。OEM的英文原义是“原始设备制造商”(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解释为“代工”或“贴牌生产”,即由国外厂商提供品牌和样品设计,以订货的形式,交由中国企业来加工和制造,再由外方进行销售。这些产品贴外方商标的同时,还打上中国制造(Madei nChina)的印记。[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OEM(贴牌生产)方式成为我国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的重要战略。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贴牌生产方式为我国企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和实惠,然而在实施贴牌生产的过程中,存在不少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国企业应采取哪些策略值得我们去思考。  相似文献   

5.
在国产手机发展过程中,贴牌生产是一个必然阶段,但部分国产手机企业片面追求生产规模进行投机性“贴牌生产”,给国产手机产业发展带来隐患;由于起步较晚,国产手机技术引进有其必要性,部分国产手机企业在次核心技术及强化制造能力方面取得突破;国产手机高市场占有率不等于高利润率,高市场占有率并没有使国产手机产业发生质变;手机利润率不断降低是经济发展规律;国产手机成套散件进口有其阶段性,国产手机出口增加将降低成套散件进口的不利影响;国产手机产业与以彩电为代表的传统家电业的发展状况及面临的环境有很大不同,不会简单重复家电业的老路。  相似文献   

6.
万向集团:从贴牌到业界国际品牌第一大股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文鼎 《经济管理》2004,(11):77-79
万向是从贴牌经营起步的。正如鲁冠球总结的那样,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走出去”,从打别人的品牌,到创出自己的品牌,再到组合品牌优势,从国际营销,到国际生产,再到国际资源整合。  相似文献   

7.
制造业亟待发展自主品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的国际舆论认为世界制造业中心正在向中国转移,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工厂。不过事实是,单从规模上讲,中国制造的踪迹遍布全球,但是目前中国的制造业企业还只是依靠劳动力优势做OEM(贴牌生产),中国制造业品牌寥寥无几。品牌缺失、技术含量低下使我们仅仅成为世界“低成本的制造中心”而远非产品占据垄断地位的“世界工厂”。在现代国际经济秩序中,  相似文献   

8.
赵伟娣 《时代经贸》2010,(20):68-69
据《国际商报》报道,现在国际市场上销售的鞋类产品,中国鞋业的年产量占世界逾六成,被称为“全球有十双,中国占其六”。这其中的70%-80%都标着意大利、西班牙、巴西或者葡萄牙,也就是在世界上非常著名且销售极好的名鞋的产地,但实际上却是中国生产的贴牌产品。那为什么中国生产的鞋子不能姓中国,中国为什么采用贴牌生产呢?  相似文献   

9.
彭绍仲 《经济管理》2004,(11):34-37
有关数据表明,到2003年上半年,国内使用的手机中国产的占一半,为4800万部。而在这4800万部中有2500万部属于贴人家的牌子生产的,即贴牌生产的比例为52.08%。也就是说,中国的手机产品市场还是外来牌子唱主角。那么为什么我们要选择贴牌生产呢?贴牌生产厂商该怎样制定下一步战略?  相似文献   

10.
凭借低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中国制造”通过贴牌生产方式承接了世界制造业的转移,产品旋风式地席卷全球市场。然而由于国内国际环境的变化,“中国制造”低成本优势受到强烈冲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11.
张耀邦 《时代经贸》2009,(7):25-25,24
本文从利与弊两个方面分析了贴牌对我省服装业发展的影响,指出了采用贴牌出口使得我省服装业在国际市场上逐渐丧失其竞争优势的原因:劳动力、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削弱了服装业的优势;品牌缺失、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导致我省纺织品附加值不高等等。本文利用波特的“钻石模型”对如何提高江苏服装业竞争力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利与弊两个方面分析了贴牌对我省服装业发展的影响,指出了采用贴牌出口使得我省服装业在国际市场上逐渐丧失其竞争优势的原因:劳动力、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削弱了服装业的优势;品牌缺失、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导致我省纺织品附加值不高等等。本文利用波特的“钻石模型”对如何提高江苏服装业竞争力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贴牌企业众多,对我国经济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贴牌企业有着很大的弊端,对我国企业和经济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本文通过分析贴牌生产对我国企业的不利影响,说明贴牌企业创建自主品牌的必要性,介绍了自主品牌下我国两个企业的成功特型,井对创建自主品牌的策略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资讯     
《商周刊》2012,(2):14-14
对于一些内地城市或中小城市的消费者来说,直接购买国外名牌奶粉渠道少,数量也难保证,邮购、网购那些不甚知名的“洋品牌”,固然要冒买到“贴牌”的风险,但毕竟买到真“洋货”的概率总还有一些,哪怕50%的“中奖”几率,也比购买国产品牌“100%冒险”要好得多。  相似文献   

15.
贴牌生产(OEM)作为企业的一种发展战略,长期为国内外众多制造业企业采用。通过对贴牌战略优势和劣势的对比分析,更有利于充分发挥该模式对我国制造业企业的积极作用,有效规避其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6.
成立于1978年的台湾灿坤集团,从最初为国际知名企业做OEM(贴牌生产)开始,通过几十年积累,扩张,如今已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灿坤小家电王国”。它已经成为世界上产量最大的煎烤器厂商和世界第二大电熨斗生产厂家。同时,也是中国第一家先后在大陆、台湾、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大型跨国集团。然而,正是这样一家在国际市场上如鱼得水的知名企业,仅仅两年就在流通领域兵败大陆,其原因何在?又为我们带来何样的启示呢?  相似文献   

17.
一直以来,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是“中国制造”,但中国制造的全球化并没有带来中国品牌的全球化.近年来,随着人民币升值,劳动力以及原材料成本上升,依靠传统加工、贴牌生产的廉价中国制造产品已经很难找到出路.中国企业要想参与国际竞争寻找新的市场,实现企业更高层次发展,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其成功关键就在于实现中国品牌国际化.本文通过对宏基的品牌国际化战略的分析,并为中国品牌国际化发展路程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8.
“海尔”、“TCL”、“格兰仕”国际化模式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内企业国际化之路,日前已有三种模式凸显出来:第一种是以海尔集团为代表的“先难后易”式,海尔集团首先在发达国家的企业竞争中确保市场上的相对优势,然后占领发展中国家市场。第二种是以TCL集团为代表的“先易后难”式,TCL集团首先拓展在地理上接近的发展中国家市场,然后将海外市场的范围扩大到发达国家。第三种是以格兰仕为代表的OEM(贴牌生产)式国际化道路。分析研究“海尔”、“TCL”“格兰仕”的现状及其国际化道路模式,对国内企业“走出去”会有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9.
1998年是水利部确定的理论学习年,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党委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开展了系列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1998年11月29日,该院召开了“省直文明单位授牌仪式暨理论学习成果交流大会”。省直工委副书记史武学、水利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张凤林、厅直党委专职副书记盖海增、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副处长康振海、省委《探索与求是》杂志社社长助理刘荣升等同志应邀出席了这次会议。作为一个基层生产科研单位,在理论学习活动中,他们按照省、厅的统一部署,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确立了“以生产经营为中心,以…  相似文献   

20.
纳爱斯,一个颇具浪漫情调的名字,在中国洗涤剂行业,乃至千家万户声名远播。其缘由,莫过于纳爱斯创造了一个跳跃式发展的神话:从一家身居大山深处、曾经为上海的一些国有企业贴牌生产的小化工厂起步,几经市场大潮的搏击,如今,产品已经占有全国市场的60%以上,并有多家世界级公司为其定牌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