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系统回顾了基于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品牌感知相关研究,首先介绍了刻板印象内容模型的基本内容,并通过分析品牌社会感知相关研究论述了将刻板印象内容模型应用于品牌感知研究的合理性,然后评析了刻板印象内容模型在品牌感知研究中的应用,即品牌意图能动框架相关研究,最后指出了已有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2.
何光美  李丹 《魅力中国》2014,(14):63-63
为了检验原产国效应对中国消费者评价和购买外国汽车的影响研究,本研究以成都消费者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研究发现,原产国效应影响了成都消费者的购买决定和购买意向。结果显示,成都消费者比起国产车,更偏好德国、日本和其他外国汽车品牌。中国汽车品牌和外国汽车品牌之间确实存在显著差异。欧美地区形象好于中国。原产国形象对成都消费者购买及选择汽车品牌有显著影响,地区形象与消费者购买意向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产品原产国是国际市场营销领域重要的研究议题.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广泛实证和推广,但迄今仍缺少对越南市场产品原产国评价的研究.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运用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以越南河内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证实了原产国形象与越南消费者产品购买意愿的相关关系.研究测量出越南消费者对日、韩、中三国家形象的评价和产品评价,发现中国的国家形象和产品评价都低于日、韩.研究证明了中国企业在越南使用低价战略不能克服中国负面的原产国形象.  相似文献   

4.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女性创新者作为技术创新工作中的重要一极,是创新驱动的不竭动力。理论上,刻板印象所构建出的女性预设形象让女性在创新活动中会面临刻板印象威胁。在分析女性创新者身份不一致、匹配度与合法性的丧失、女性创新者能力认知、认可与晋升劣势、技术创新团队氛围等刻板印象溯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女性刻板印象与女性刻板印象威胁之间的非必然性"。技术创新的容错倾向、协同创新、技术创新风险的防御性保障、多身份调节和转换能够干预女性刻板印象威胁,甚至使之成为女性创新者的发展机会和有利条件,从而让晦涩不清的、在迷雾中探索的"女性创新者"进入研究视野。以此从平等、关怀和共同发展的层面上重构有关创新者的理论研究成果并增加创新理论的人文观。  相似文献   

5.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进口货物原产国标记条例"评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32年 1 2月 ,国民政府颁布了进口货物原产国标记条例 ,规定所有的进口产品标记原产国名。但是 ,由于 9·1 8事变以后排斥日货运动的加强 ,该条例的施行必定打击日本对中国的出口。日本政府通过中美棉麦借款的现金化问题强迫国民政府改变该条例的内容。国民政府为了实现棉麦借款的现金化而且平息日本政府 ,特别是日本军部的抗议 ,不得不取消排日政策。该条例也随其变形 ,终于流产。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刻扳印象内涵及公务员职业刻板印象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了大学生对公务员职业刻板印象的表现和原因,提出消除大学生对公务员职业刻板印象的对策建议.认为应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高校就业帮助、政府开放和媒体引导等途径,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公务员职业,理性对待国考热.  相似文献   

7.
8.
赵宁  杜敏萍 《魅力中国》2014,(18):232-232
本论文主要通过对女性家务劳动的描述,阐释社会普遍存在的性别刻板印象。然后运用性别建构理论从事实建构和意识建构两方面分析性别刻板印象产生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相似文献   

9.
外国式品牌命名(foreign branding)是运用外语拼写或发音的品牌命名策略,采用这一策略的品牌称为外国式品牌。在品牌家族中,这些"外来的和尚"是否更会念经?由于相应的理论探讨较为缺乏,且结论不尽一致,导致企业在运用外国式品牌命名策略时缺乏有效的指导。本文希望通过对以往研究的总结归纳来提炼规律,并指明未来研究主题。首先通过品牌原产国和品牌来源的有关文献明确了外国式品牌命名的内涵,阐述了这一策略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外国式品牌的单独作用、与原产国的交互作用,以及产品、消费者、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背景等调节因素的影响。最后,文章提出了未来四大研究方向,即发展中国家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外国式品牌命名、非西方的外国式品牌命名、无明确国家指向性的外国式品牌命名,以及全球品牌视角下的外国式品牌命名问题。  相似文献   

10.
贺宇  赵建航  孔朝阳 《科学决策》2022,(10):125-137
中国与东盟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格局,中国同东盟经贸合作日益密切 , 目前中国与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市场对于中国企业越来要重要。中国产品在东盟市场上的产品形象是中国企业必须重视的决策因素,因此如何获得东盟消费者对于中国产品的客观评价并作出企业的最佳决策,非常重要。选取了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老挝三个国家的消费者作为调查对象,调查问卷数据显示,中国产品在东盟市场上的原产国形象以价格优势得到广泛认可,产品创新形象有所突破,先进的设计形象在欠发达国家得到承认,技术领先的形象和质量过硬的形象尚未建立,总体的品牌形象并未显示出强国的“外溢效应”最后提出中国企业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服务接触中的员工行为为刺激,探讨了顾客所持有的内隐人格理论(实体论/渐变论)在其对服务组织刻板印象的形成与支持中所扮演的角色。通过对254个样本采用2×2被试间实验设计的方式,结合方差分析等方法进行了假设检验。研究结果发现:实体论者较渐变论者更容易在服务接触中通过观察员工行为形成对服务组织的刻板印象,而且实体论者认为这些零散的员工行为足以作为依据对组织做出判断;此外,这种刻板印象一旦形成,无论后续的服务表现如何,矣体论者对服务组织的看法都很难改变。研究结论为服务企业特别是新成立的服务企业提供了一个新的质量管理和顾客行为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12.
吴宾 《中国西部》2014,(32):76-80
<正>刻板效应(Stereotypes effect)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父母也是农村人。我的父母在炒菜的时候有个习惯,就是先放盐,原因是担心最后放盐导致盐不熟,吃了容易咳嗽。可是现实中,很多菜先放盐有太多的弊端,可几十年来父母从来没有改变自己的做法。我小时候,其实也认同父母的做法。可后来上了中学,学了化学,知道了在炒菜过程中,盐的成分不会发生任何变化,始终是氯化钠,盐也就不存在熟与不熟的区别。我多次向父母说明,应该后放盐。用  相似文献   

13.
市场导向和创业导向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战略导向,分属于营销学和创业学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在日益复杂、动态的商业环境中,这两种战略导向影响组织绩效的作用日益凸显,近年来出现了很多结合这两种导向的跨领域研究。但迄今为止,鲜有研究论及这两种战略导向的混合绩效效应问题。本文在界定这两种战略导向概念内涵的基础上,详细剖析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通过梳理已有的相关实证研究,对有关市场导向和创业导向混合绩效效应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评介,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简要展望,希望能对国内感兴趣的学者深入理解这两种战略导向及其混合绩效效应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