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调查研究报告》2007,(16):1-17
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县域范围内与发展乡镇企业、民营经济两位二体,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宏观上关系以城带乡、转变城乡二元结构、改善农村发展大环境。中西部农村的、问题不是转移造成的,恰恰与就近转移和非农兼业不足、向外转移权益。缺失和转移不畅有关。协调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改善转移环境,是城乡都要思考、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本投资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而劳动力转移本身就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需要政府在市场主导基础上适度干预,逐步形成劳动力转移与人力资本投资良性互动发展的长效机制,推动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本投资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而劳动力转移本身就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需要政府在市场主导基础上适度干预,逐步形成劳动力转移与人力资本投资良性互动发展的长效机制,推动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余国江  汪浩 《特区经济》2006,(12):140-14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点,为解决“三农”问题而明确提出的重要战略举措,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一个突出的社会现象必须关注,这就是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本文从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分析入手,对加强剩余劳动力职业培训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阎丽红 《黑河学刊》2010,(6):154-156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兼业性质,以青壮年为主、自发转移为主、以省外为主,以东部为主,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等特征。出现了"空心村"、农村人才流失、留守人员家庭残缺、生活困难、精神寂寞等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转移劳动力应坚持向外与就地转移现结合;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加强组织和引导,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性;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小城镇建设,带动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相似文献   

6.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重要内容和手段。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能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有利于改善城乡人口和资源配置,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提供基本条件。劳动力转移也带来了农业生产停滞和老人赡养、儿童教育等社会问题。贵州在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要坚持以本地就业为主导的思路,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探索适合贵州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使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建设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新时期、新阶段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也是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文章分析了玉溪市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若干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9.
《宁波通讯》2006,(6):34-35
近年来,镇海区委、区政府立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把组织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富裕农民、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创新思路,科学规划,协调推进,实现了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和顺利转移,至今年1月底,全区7万农村劳动力中有近6万成功转移到了二三产业就业,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80.9%。大批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一是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去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8030元中,来自二三产业的收入达到了85%。二是优化了农业资源配置,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三是加快了城镇化进程,目前全区城镇化率已提高到了63%。  相似文献   

10.
马山县地处广西中部,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基础薄弱,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总人口50.01万人,人均耕地面积0.68亩。发展环境及人口的双重压力使县内劳动力就业面临困境,劳动力转移成为农村群众增收的必经途径。  相似文献   

11.
韩秀丽  马丽  张前进 《特区经济》2007,(12):203-20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本文阐述了发展劳务经济对西部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提出了推进西部贫困地区劳务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即优化劳动力输出环境,加大农民工劳动技能培训,加快农村劳务用工信息网络建设,实施劳务品牌战略。  相似文献   

12.
大力发展农村住宅建设 推动新农村发展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美华 《特区经济》2008,(9):184-18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我国农村房地产业的发展还面临着农民失地、土地浪费、市场混乱等诸多挑战。本文分析了发展农村住宅建设的重要意义,列举了目前农村住宅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我国农村住宅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谢爱辉 《特区经济》2006,(11):163-164
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农村基础教育的供给机制和投融资体制,探讨完善投融资体制的思路,指出可以从制度安排上保证农村基础教育投融资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国锋 《特区经济》2008,235(8):163-165
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化是一个有机整体,应该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决不能把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化割裂开来。在思想上认清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进程的认识误区;在实践中要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城镇化之间的互动作用;在工作里要找准建设新农村与城镇化互动结合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5.
民营企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涂雪峰  胡小燕 《特区经济》2006,210(7):155-15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今后国家经济建设的重点,这一政策战略转向为民营企业制造了无限商机。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又面临挑战。这就要求民营企业敢于迎接挑战,抓住机遇,争当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为新农村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王红 《特区经济》2007,224(9):136-137
人力资源配置性开发是将开发寓于配置之中,使配置植根于开发之上,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和谐统一的理念。建设新农村的关键就是农村人力资源的大开发,特别是配置性开发工作。建设新农村二十字方针中内含的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形成新风尚,无不体现了人力资源配置性开发的智慧。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对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考验,又是机遇。本文从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出发,就如何更好地建设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几点思路,以利于扎实推进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8.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朴 《特区经济》2008,235(8):166-167
在当前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而农村金融的发展必然需要有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闫彩红 《特区经济》2010,(3):205-206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取决于两种力量:推力和拉力。文章分析了云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推力、拉力因素,认为推力、拉力没有能够协调并进,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面临决策困境,进而导致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效率不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