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汪荣宝是清末民初政坛上活跃的政治人物,他是中国近代宪法第一人参与制定<钦定宪法大纲>,主持编纂<钦定大清宪法>,民国初撰<汪荣宝宪法>,参加<中华民国宪法草案>的制订,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法律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2.
不久前在国内听到对《制度经济学三人谈》两种相反的口头评论,就买了一本,抽空读完,并草此评论,以飨读者。 本书著者(或对谈者)是汪丁丁、韦森、姚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汪丁丁在国内很红,但我因为忙于他务,此前没有真正读过他的文章。听人家说过,汪丁丁的文章写得云里雾里,根本不能看懂;也举出一些例子,的确不知所云。也听人家说过,汪丁丁对经济学者讲哲学,对哲学者讲经济学……就是要听者听不懂、读者读不懂。这些说法,也增加我对读此书的兴趣。  相似文献   

3.
鼻梁上架着一副知识分子气质的眼镜,折射出一些内敛.反光的镜片后,是一双专注的眼睛,敏锐地捕捉着信息.这是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几句寒暄后,他切入正题.话语像炒过后的包谷,在他口中跳着八度.  相似文献   

4.
曹景明  祝阅武 《经济》2007,(3):122-123
"北方瓷都、花开正红……和谐建平迈开新的征程.啊,建平,女神的故乡,文明的摇蓝……"这首由建平县委书记刘子余作词的建平县歌《和谐建平安》,于清新优美的韵律中道出了60万建平人发展县域经济,共建和谐社会的豪迈与激情.  相似文献   

5.
曲力秋 《新经济》2003,(7):40-41
前新华社广东分社记者王志纲因关于中国经济的一系列文章而享誉全国.后他辞去公职,开始了"策划中国"的商海生涯.这样的经历,使得他对天南海北的各地商人有着比别人更多一层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是财富的“焦点”。因为企业的“财富”归根结底源于人力资源,人才才是企业最宝贵的智力资本。那么,高利技企业是如何实践“以人为本”,构筑具有超强竞争力的人才平台的呢?微软公司:雇佣有潜质的人 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说,在我的公司里,我更愿意雇佣有潜质的人.而不是那些有经验的人,因为从长远来看,潜质更有价值。如果雇员以加薪或提升作为条件威胁要辞职,那么即使会造成短期的麻烦局面.我也让他们走,因为不受眼前因素左右的雇佣政策将有利于公司长远的发展。 比尔·盖茨经常讲,他…  相似文献   

7.
尹竹 《经济视角》2000,(1):31-33
近年来,由于技术创新的快速发展,使人产生了一种似乎高科技决定一切的错觉。诚然,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已从成本优势转为技术优势,经济发展如日中天的美国,其经济发展的45%来自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恩惠。但是,在竭尽全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我们也不能放弃传统产业。传统产业不等于夕阳产业,传统产业  相似文献   

8.
周文 《经济论坛》2000,(22):14-15
“衍”的本义是展开、发挥,如果某些公司是由原先公司中的一些人另起炉灶,脱颖而出诞生的,这种诞生方式就被称作衍生。衍生在高技术产业中最为普遍,一个关于衍生的最著名的例子是肖克利和他的八大金刚。   威廉·肖克利 (Winlliam Shockley)博士原先是美国贝尔实验室的工作人员, 1947年他与另外两位同事一起发明了晶体管,并因此于 195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因为肖克利本人胸怀远大,受雇于人的现状满足不了他对百万富翁梦想的追求,后来,他离开了贝尔实验室,在他的家乡帕洛阿尔托 (位于硅谷地区 )另起炉灶,建立了肖克利半导体…  相似文献   

9.
不少人都知道霍英东先生的大名,他的轶闻趣事,不少人也都了解不少,如他的捐赠,他创办的霍英东集团,他第一个在内地的投资,他为中国的体育事业的贡献等,……但对其家庭生活显然知之甚少.这里介绍3件事,以飨读者.随从及生活秘书问题霍英东生活之简朴,实在令人难以想象.笔者有幸拜访过他几次,其中有的时间是在机场的贵宾厅.记得那次见面,我看到他是去北京开会,原以为会前呼后拥一大群.我左看右看,只看到3个人:霍英东本人及夫人,还有一个就是他那位留法且精通英法语的秘书.我悄悄问送客人,难道还有人没有来?他们说,哪里会没来,全都在这里呢.我仍然表示疑惑.后来一件事证实了霍英东的随从问题:有一位很有身份,且与他来往密切的人说,即使去国外,至多加上一位生活秘书,国内就一肩挑了.霍英东的秘书介绍说,霍英东本人晚年生活愈加节俭,不愿意铺张,也不呼啦啦惊天动地,即使在家里,他也是很随便的人,对生活没什么要  相似文献   

10.
当前报纸上、网上,对陈金义欠债问题议论纷纷,江干法院宣布他为头号“老赖”进行通报、追究,银行也全部停止贷款,逼他尽快还清贷款债务;也有同情支持的,著名企业家鲁冠球就发传真给他,要他“需多少,去拿多少,先了结”的传真件;有的群众自发捐赠50元,表示支持。欠债要还,这是天经地义,没有错,问题是我们如何看待一个民营企业家的自主创新精神,在开发高科技项目上遇到的创新困难。一个农民出身的民营企业家,能大胆的、勇敢的自主创新,他瞄准了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解决的能源、环保问题,选择了节约能源显著,改善环保及又能支援三农的高科技…  相似文献   

11.
漫漫金融梦     
生命因为有了愿望而丰富,愿望因为有了不断的付诸行动而精彩.当一块石头有了愿望,谁也阻挡不了他通向城堡的脚步.当一个人有了愿望,她便有了勇往直前的动力.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叶轻舟,梦想是轻舟的风帆.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金融从业者.  相似文献   

12.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品牌和骄傲.这样的品牌传承都有自己的故事与精彩.穿过岁月风尘,栉风沐雨的百年崂山矿泉水就是这样的一个民族品牌.1905年,德国商人马牙在太平山南麓意外地在几棵古树怀抱中发现了一汪清泉,启开一段漫长、艰辛却充满希望的纯净之旅;2015年,聚首“神仙宅窟”,崂矿人诉说着110年的传奇与精彩.  相似文献   

13.
局部均衡、一般均衡与制度分析———兼评汪丁丁的《从“交易费用”到博弈均衡》盛洪(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汪丁丁博士在《经济研究》1995年第九期发表的论文《从“交易费用”到博弈均衡》,提出了对“交易费用”概念较为否定的结论,并由此实现了他所说的将新...  相似文献   

14.
田鹏飞 《商周刊》2011,(5):58-59
在整个行业都在追求快的时候,塞纳左岸却一直隐而不发,慢速潜行;在行业都在收缩的时候,塞纳左岸却突然发力,加速开店。这一快一慢之间,正是塞纳左岸CEO汪新明胸有全局的自信使然。他在充分享受快慢控制之术的同时,也在收获意外的惊喜与快意。  相似文献   

15.
老龙头月报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杜拉克认为,任何人均必有甚多弱点.有效的管理者择人任事和升迁,都以一个人能做些什么为基础.所以,他的用人决策,不在于如何减少人的短处,而在于如何发挥人的长处.倘若所用的人没有短处,其结果至多只是一个平平凡凡的组织.所谓“样样都是”,必然一无是处.才干越高的人,其缺点也往往越著.有高峰必有深谷.谁也不可能是十项全能.一位管理者如果仅能见人之短而不能见人之长,因而刻意避其所短而非眼于展其所长,则这位管理者本身就是一位弱者.有效的管理者从来不问“他不能做什么?”而问的是“他能做些什么?”所以他们用的都是在某“一”方面有所长的人,而不是在“各”方面都大致不差的人.  相似文献   

16.
上海出了一个徐虎.日前作为劳模,到北京作了专场事迹报告,还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很是火爆.徐虎者,何许人也?上海市一名普通的房屋修理工.由普通人到劳模,不仅因为他恪尽职守,而且还无私奉献.对于徐虎的敬业精神,对于他份外地无私奉献、牺牲自我,在学习、敬佩、称颂之余也让人深思和担忧.按理说,社会在不断进步的同时,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有需要,就会有部门,有人员服务.就拿徐虎来说,他  相似文献   

17.
"汪、汪、汪",狗年乃旺财之年,众人无不兴奋的期盼着旺财的临门,但策划人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广告主一见面就对他们说"给我想个像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那样的轰动活动"!既要投入少又要收入大,蒙牛捆绑超级女声的代价仅为1400万人民币,但旗下的酸酸乳凭借超级女声这个平台获得了10亿元的销售收入.蒙牛的这一计精彩插位使得策划公司再无借口托辞企业老板们的要求:什么竞争压力大市场难做;什么竞争对手宣传攻势强我们势单力薄;什么媒介繁杂受众难以捕捉……企业老总们再也不要被这些借口所蒙惑.  相似文献   

18.
陈颖  邢章萍 《经济》2011,(3):20-22
军人出生的他,采访中说的每句话都掷地有声.他说他很庆幸参与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也伴随着中国企业的成长而逐渐成熟.他曾和李青原畅想:45岁教书、50岁写书、60岁种树.为了实现自己写书的梦想,他毅然辞去了北京标准咨询公司董事长的职务.他就是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被众多人称为中国企业股改第一人的刘纪鹏.  相似文献   

19.
赵旭 《资本市场》1998,(7):17-20
<正> 在北京中关村闯天下的何恩培这些日子很开心,他正盘算着把自己设在一家招待所地下室的公司办公室搬到敞亮的写字楼里,面积至少要扩大几倍。何恩培和他的铭泰科技公司刚刚得到来自实达集团的1200万元人民币的投资,这些钱对一个只有9个月历史的小软件公司来说的确不是一个小数字。何先生称这次投资是“风险投资”。他的说法无论准确与否,都不能不让人回想起一个月前,中国的财务软件新锐——深圳金蝶财务软件公司宣布引入风险资本,  相似文献   

20.
汪丁丁先生曾经撰文介绍过理解一个概念的三维框架.这一框架,使任何概念都可以通过三个维度--物的维度、人的维度和价值维度--很容易地被加以把握.公共财政,在这个分析框架下,显然处于人的维度,但这里,我们主要考虑它所旁涉的价值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