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短期外债出新政,金融机构短债规模总体“渐进缩量”一半左右,手笔颇大。但细细研读,总还是“东边日头西边雨”。一般而言,客观环境的变化是政策调整的主要因素,那么此次短期外债调整,彰显出目前我国怎样的外债管理脉搏?又对广大中、外资银行产生哪些中短期影响?  相似文献   

2.
蔡思隽 《中国外汇》2007,(10):38-38
今年3月2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金融机构短期外债管理调整的通知,要求中外资银行截至2008年3月31日按照进度将短期外债余额调整至2006年度核定指标的30%-60%以内。新政推出  相似文献   

3.
一、短期外债的主要管理方式 目前我国短期外债的主要管理方式分为三类:控制指标管理,审批及登记管理,统计监测管理。(一)控制指标管理。为规范和控制金融机构借用短期外债,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状况逐级分配指标并监督使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外债特别是短期外债净流入持续在高位徘徊,对经济金融产生了一定冲击。对此,监管部门和相关金融机构应加强协调,重点强化对非主权债务,贸易融资和短期外债的监管,实现外债流入流出的均衡管理。[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促进贸易融资业务缝康发展,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发布《关于2009年度金融机构短期外债指标核定情况的通知》(汇发[2009]14号,以下简称《通知》)。记者就短期外债管理及《通知》有关内容采访了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人。  相似文献   

6.
对完善我国短期外债管理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军 《青海金融》2006,(7):7-10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持续顺差导致我国外汇储备超常增长,外汇占款严重影响了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效果。与此同时短期外债的过快增长,进一步加大了国际收支压力和债务风险。鉴于短期外债监管对一国经济、金融的重要性,本文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短期外债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我国短期外债管理方式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国家外汇管理局今年发布了《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外汇业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通知》)。根据通知要求,自4月1日起外汇局在对已开办远期结售汇业务的银行实行收付实现制头寸余额下限管理的基础上,要进一步调整2010年11月8日收付实现制头寸余额为负数的银行的下限;同时要求加强金融机构短期外债管理,在2010年度核定的境内机构短期外债余额指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压缩2011年度境内机构短期外债指标规模,并适度调减存放同业、拆放同业规模较大银行的短期外债余额指标。  相似文献   

8.
短期外债是指从境外借入的所有约定期限在一年(含)以内的短期债务资金,是银行外汇资金的重要来源。虽然我国对短期外债管理已有明确的政策规定.但在实际业务操作中.尚存在政策界定不完全、审核监管不到位等束缚.使短期外债管理部分规定流于形式。因此.短期外债管理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相似文献   

9.
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等因素的影响下,外商投资企业短期外债过快增长,将对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和国际收支平衡产生冲击,短期外债流入监管已成为当前外汇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福建省漳州辖区短期外债流入特点、成因及现行管理政策的弊端。提出规范短期外债展期行为,完善短期外债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外债是经济发展的"双刃剑",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过很关键的作用,但是目前短期外债高企,流入流出量暴涨暴跌,以及使用效益,都反映了外债管理存在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外债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国外管理的经验和教训,最终提出完善外债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贯彻落实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年初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关于"将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作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一项重要任务"的决定,外汇管理部门从国家整体经济利益的大局出发,积极采取措施,调整金融机构短期外债管理政策,抑制短期外债过快增长,在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同时,重点防范短期外债风险,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在金融机构及社会各界的全力配合下,短期外债管理改革得以顺利实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2.
汪洋 《中国外汇》2007,(4):19-21
“中国目前短期外债频频攀升,我们想一定会有相关政策出来的,但还是没有料到短债指标缩水得这么厉害。”这是2007年3月2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了本年度金融机构短期外债管理的有关通知后,银行业内人士的最初反映。事隔数天后,当记者再次采访他们时,他们已过了当初的“震撼期”,普遍认为,新规有减有增,虽然短债规模减少,但与此同时,业务机会却也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3.
短期外债是指从境外借入的所有约定期限在一年(含)以内的短期债务资金,是银行外汇资金的重要来源。虽然我国对短期外债管理已有明确的政策规定,但在实际业务操作中,尚存在政策界定不完全、审核监管不到位等束缚,使短期外债管理部分规定流于形式。因此,短期外债管理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短期外债迅速增长,成为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针对当前短期外债管理存在的局限性,提出我国短期外债管理政策应在数量控制、账户管理、逾期监管、贸易信贷等方面进行调整和加强。  相似文献   

15.
对完善我国短期外债管理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军 《福建金融》2006,(11):39-41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持续顺差导致我国外汇储备超常增长,外汇占款严重影响了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同时,我国外债规模中短期外债的比例不断提高,进一步加大了国际收支压力和债务风险。鉴于短期外债监管对一国经济、金融的重要性,本文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短期外债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完善我国短期外债管理方式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可以自主举借外债。2003年以前,外资企业对外借债规模基本不受控制;《外债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后,外资企业外债规模主要受"投注差"限制。虽然有了一定限制,但仍不能从根本上有效控制外商投资企业外债规模。近年来,外商投资企业外债规模尤其是短期外债规模增势强劲,外债余额占比逐年上升,一方面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外汇管理》2005,(4):30-31
2004年外债指标管理虽然经历了一段颇为不易的政策解释过程,但监管机构的决心和目前市场环境下指标管理的必要性.使得外资银行对该政策经历了由不理解到理解,从不支持到主动配合的过程。2005年短债指标的核定方案切实考虑了外资行的合理需要.在一系列充满诚意的沟通之后.《通知》既有助于加强和改进境内外资银行短期外债管理.又满足了外资银行正常业务发展需并有效控制短期外债规模。  相似文献   

18.
梁建华 《金融会计》2012,(11):64-68
银行短期外债是银行外汇资金的重要来源,对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不容忽视,然而由于日前的监管口径偏窄,为套利融资产品迅速膨胀提供了发展空间。为从源头上有效管控银行短期外债资金流入,应建立银行短期外债全口径统计体系和总量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境内外资银行短期外债管理,满足外资银行正常业务发展需要并有效控制短期外债规模。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了《关于2005年境内外资银行短期外债指标核定工作的通知》。  相似文献   

20.
近日,外汇局核定并下发了2012年度短期外债余额指标。为了便于各界理解,本文在介绍当前短期外债指标管理的政策框架基础上,为读者详细解读2012年指标核定的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