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哈耶克是2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和社会科学家之一。他的一生都在进行思想上、知识上的卓绝斗争,反对当时最流行的观念、制度和政策上的正统:他反对纳粹,反对计划经济;他反对凯恩斯主义,反对政府干预;他反对立法泛滥,也反对福利国家的再分配政策。他的理想只有一个:让市场在恰当的规则下自由地运转。因为,只有这样,每个人才能够最充分地利用知识,实现自己的目标,并推动文明的发展。 作为一位理论经济学家,哈耶克并没有专门研究过金融  相似文献   

2.
正《经济向左还是向右》学术界有很多值得大家争议的问题,譬如,在哲学领域,两千多年来哲学家一直都在试图给哲学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在管理学领域,管理学家也在不断分析管理者与领导者的区别是什么;那么在经济学领域,这个永无结论的问题就是凯恩斯和哈耶克,古典经济学与凯恩斯主义,每一次经济危机发生时,凯恩斯和哈耶克的争论又会重现。由著名经济学家罗杰·E.A.法默撰写的《经济向左还是向右》,是一本关于经济学的普及读物,通过对古典经济学派和凯恩斯派之间的对比,简明扼要地介绍西方经济学思想史的主要人物和观点,阐述了一个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经济如何运行。  相似文献   

3.
通货膨胀是经济社会常见的问题,国内外关于通货膨胀的研究很多,本文旨在综述现有主流通货膨胀类型的基础上,指出中国当前主要的通货膨胀类型和原因,中国当前的通货膨胀具有政策性、长期性、全面性,既有典型的货币超发原因,也有国际市场输入型通胀原因,这和中国的财政政策紧密相关。凯恩斯在上个世纪中前期提出的积极财政政策,即是这种政策模式。本文论述了哈耶克对凯恩斯的通货膨胀观的批判,以及对凯恩斯式通货膨胀的现实合理性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应对金融海啸初见成效之时,国内外无论政府还是学界都对通货膨胀存在一定预期。本文通过对哈耶克有关文献的梳理,站在哈耶克立场上着重对凯恩斯通货膨胀的性质、形式及后果进行了批判。剖析了人为的、只重视结果的凯恩斯通货膨胀理论在经济和政治层面可能造成的后果,并运用哈耶克理论为中国预防通货膨胀从心理、政治和现实三个方面提供了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5.
《广东经济》2013,(12):87-87
网络上曾经流传过一部火爆的说唱纪录片,两名说唱歌手分别出演了主张政府调节市场的凯恩斯,以及主张自由市场的哈耶克,并以说唱的方法幽默地表现了他们之间的辩论。而这个视频的原著,就是由资深记者维普肖特撰写的《凯恩斯大战哈耶克》一书。自上世纪30年代起,凯恩斯和哈耶克两大经济学大师通过信件、公开发表的文章甚至是激烈的私下对话进行辩论,最终又通过他们热心的弟子加尔布雷思和弗里德曼代为辩论。可以说,这是一场具有豪华阵容的“巅峰对决”:以上4人中,3人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其中唯一没有获奖的是凯恩斯,因其于1964年去世,而诺贝尔经济学奖1968年才设立。但毫无疑问的是,凯恩斯在经济学上的成就无人能及,他创立的宏观经济学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被称为“20世纪知识界三大革命”。  相似文献   

6.
哈耶克是新自由主义的旗手,一生反对社会主义。学术界往往从哈耶克理论的本身去探讨其反对社会主义的原因,事实上哈耶克反对社会主义有其社会背景和知识根源,前者主要是苏德经济政治制度的弊端和凯恩斯主义失效后西方对新自由主义的重视,后者主要是哈耶克自身接触和掌握的心理学知识及自由主义政治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7.
价格粘性理论在银行金融市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凯恩斯理论关于非市场出清的假设成立的前提条件主要是工资刚性,这种假设比较武断。新凯恩斯主义既坚持了传统凯恩斯主义非市场出清的假设,又重视对价格刚性的研究。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建立了很多模型来解释价格刚性形成的微观经济机理,例如菜单成本模型、厂商声誉模型、交错定价模型和具有搜索成本的非对称反应模型等。最初,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在分析粘性问题时,并没有考虑到资金市场中利率这一特殊的价格载体。  相似文献   

8.
徐高 《商周刊》2012,(23):65-65
中国经济的症结在于国内消费偏低带来内需不足的失衡局面。这让中国在外需走弱的大背景下碰到了产能过剩造成的增长减速、通货紧缩的压力。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进行结构改革来"还富于民"。中国究竟该不该再用凯恩斯的药方,要视是否存在闲置产能而定。一味的滥用,或一味的回避,都不是正确的态度。无可否认,已经故去半个多世纪的经济学家凯恩斯的思想仍然对目前全球的宏观政策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凯恩斯提出的需求管理药方,即政府需要在经济衰退时做刺激,这为政府干预宏观经济奠定了理论基础。次贷危机爆发后,凯恩斯主义更是大行其道,成为很多国家  相似文献   

9.
严格的学术规范是实现中国经济学研究创新发展的重要保证。马克思是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的重要先驱者之一,但凯恩斯却极力贬损马克思及其《资本论》,而且在其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既没有具体引证或注释马克思的任何相关文献,在专门介绍其理论先驱者的相关论述时也唯独没有介绍马克思,其目的是为了掩饰其"伪原创者"的实质。因此,他对待马克思的这种态度是有违学术规范的。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马克思对待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包括古典经济学家和他严厉批评的庸俗经济学家的态度,即使用现在流行的西方学术规范来衡量,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因此,在学术研究中,我们应当继承马克思的研究精神,坚持严格的学术规范和研究态度,以此真正实现中国经济学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后凯恩斯经济学家在拓展后凯恩斯经济理论的过程中,也开始注重转轨经济理论的构建,但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在批判"华盛顿共识"的基础上,后凯恩斯经济学者主张转轨国家政府应该干预市场关系的建立与发展,实施渐进价格自由化、渐进私有化、积极的货币政策及财政政策,避免"休克疗法"所造成的消极后果及不良影响。后凯恩斯学派的研究成果,对于中国经济转轨时期的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研究,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预期与不确定性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 一、导言 到本世纪30年代,奈特(1928)、米尔达尔(1930)、凯恩斯(1936)、希克斯(1938)等经济学家分别研究过不确定性或预期问题。其中,凯恩斯对预期与不确定性的研究尤为引人注目。凯恩斯认为预期与不确定性密切相关,预期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在凯恩斯的理论体系中,预期与不确定性均是核心变量。但是凯恩斯并没有说明预期是如何形成的,预期和不确定性不是在理  相似文献   

12.
四凯恩斯对垄断资本的歌颂上面第二、三两节批判地分析了凯恩斯对待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所抱的态度,从这个分析中可以看出,凯恩斯是一个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现在我们要进一步说明:凯恩斯不仅是一般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而且是帝国主义时代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列宁指出:“垄断代替自由竞争,是帝国主义底根本经济特征,是帝国主义底实质。”在十九世纪的最后三十年之中,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逐渐让位于垄断资  相似文献   

13.
<正> 当代英国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的一般理论》(以下简称《一般理论》),曾经在资本主义世界名噪一时,直至目前仍对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发生重大影响。《一般理论》的主要内容是论述充分就业问题。凯恩斯认为,社会就业取决于有效需求的大小;而有效需求则由“消费倾向”、“对资产未来收益的予期”和对“灵活的偏好”即对货币的偏好这三个基本心理因素,“工资单位”以及货币量所决定。在凯恩斯看来,资本主义社会失业人口的存在,并不是由资本制度所造成,而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危机并不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产物,而是由于资本家对投资的未来收益缺乏信心而造成的资本边际效率(予期利润率)的“突然崩溃”。凯恩斯以有效需求理论为依据,一反传统的资产阶级经济理论的  相似文献   

14.
哈耶克和弗里德曼的方法论思想上也有区别。1985年,哈耶克曾说过下面一段话: 问:你在芝加哥大学的量候,芝加哥学派是否受到你的影响? 答:西蒙斯本来最有希望,他的去世实在是场灾难。其他人,从方法论上看,他们实际上都是宏观经济学家,而不是微观经济学家。他们中间,斯蒂格勒是程度最轻的,而弗里德曼则是最严重的。这始终是困扰我的难题。米尔顿和我几乎在所有问题上的看法一致,只有货币政策是个例外。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5.
财政政策所关注的是政府的支出与收入对于整个经济的影响,而不是个别产业,也不是诸如领取养老金的老年人之类的特定的人群。它关注的是,对于整个经济的产出、就业与失业、通货膨胀率、外汇汇率、收支平衡等问题所产生的影响。凯恩斯学派的经济学家讨论财政政策的着眼点是总需求或经济需求的总量。政府支出使总需求增加,而税收则使总需求减少。总  相似文献   

16.
一引论:凯恩斯的真面目概观凯恩斯是资本主义总危机时代垄断资产阶级的思想家。随着资本主义总危机时代资本主义种种矛盾的深刻尖锐化,原来已经丧失了科学性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变得越来越贫乏、堕落和卖淫;而它对劳动人民的嘴脸则变得越来越露骨地狰狞。凯恩斯便是资本主义总危机时代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中最典型的人物。如果说,以前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还或多或少地掩饰自己的阶级立场,或多或少地讳言自已学说的阶级性,那末凯恩斯是公开宣扬自己的资产阶级立场的,公开承认自己学说的资产阶级性的。凯恩斯写道:“到了真正阶级斗争的时候,那末我  相似文献   

17.
<正>20世纪西方有两位伟大的经济学家,一位是凯恩斯,一位是熊彼特。熊彼特认为缺乏创新是引起经济波动的根本原因,创新的主体应该是企业家。所以有人说凯恩斯是聪明,熊彼特是智慧。凯恩斯认为要加大政府支出,创造有效需求。熊彼特认为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创新。当前人口红利逐步消失,中国要从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大家都觉  相似文献   

18.
刘亮 《资本市场》2006,(3):104-104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是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敢于打破旧的思想束缚,承认非自愿失业的存在,首次提出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对经济学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一度被誉为资本主义的“救星”,“战后繁荣之父”等美称。凯恩斯不仅是经济学理论上的天才,而且还是位大胆的实践者。他不顾风险,亏了再赚,毕竟技高一筹,最后名利双收。  相似文献   

19.
人们经常把米尔顿弗里德曼与哈耶克相提并论,认为他们是20世纪最卓越的经济学家。哈耶克曾在访谈,文章、专著中提到过,从某种程度上说是讨论过弗里德曼。但我们不能说哈耶克敬佩弗里德曼——尽管他曾认真思考过弗里德曼的思想,并根据他的批评修正过自己的观点。对弗里德曼来说,情况则有所不同。他确实曾直截了当地说过,哈耶  相似文献   

20.
西方国家在20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相继爆发了两次大的经济危机,西方经济学也随之陷入了两次大的理论危机。当前,西方主流经济学因金融大海啸正陷入第三次理论危机之中。保罗.克鲁格曼认为,回归凯恩斯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走出当前理论危机的正确取向。200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当今的非主流经济学家克鲁格曼,预示着西方主流经济理论与非主流经济理论的易位,即国家干预理论将取代市场原教旨主义理论。从虚拟性交易与实体性交易的理论来看,回归凯恩斯经济学只能暂时舒缓西方现实的与理论的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