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前言人们为了提高生活水平就必须发展经济,经济的发展又必须依赖能源。然而,某些能源(例如煤炭等等)的利用,又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从而又对人们所赖以生存和生活的自然环境造成威胁。我国目前的环境污染已经是很严重了,根本就承受不了今后煤炭还将成倍地增加的巨大压力,环境污染将要达到人们无法忍受的程度。因此,经济、能源、环境有一个三位一体的综合优化的问题,我们在发展经济时必须全面权衡,统筹兼顾,不可偏废,决不可只顾经济的发展而不顾环境的污染,如果以牺牲环境质量作为代价去片面的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那将不但得不偿失,而且还是自毁家园,殃及子孙的蠢事,后果不堪设想! 此外,在发展经济时,人类还面临资源的枯竭问题,尤以能源资源的枯竭问题最为突  相似文献   

2.
编者的话     
中国经济连续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奇迹。人们在对增长速度普遍关注的同时,有识之士更把目光盯在了增长之后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因为这些问题不解决,中国的经济难以可持续发展。能源电力的短缺、交通运输的紧张、高消耗造成的资源枯竭、城镇化速度过快导致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特别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污染治理跟不上,使得环境状况得不到改善。这一问题在局部经济发展更快的地区尤为突出。局部环境的恶化,让我们有理由更加重视和研究解决区域环境与区域经济的问题,只有处理好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环境保护的关系,才能使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本期封面…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不断为能源短缺所困扰,能源短缺正日益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理念。正视中国能源短缺及资源浪费与污染严重的现实,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中国能源短缺问题的长久之计。  相似文献   

4.
经历过了石油、煤炭、电力等能源短缺之后,中国经济过剩的苗头已经浮现。过剩与短缺,为何中国经济的总是如同摇摆的千秋?如何寻找平衡?[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能源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利益分配问题探析——以山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与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普遍问题,也是中国发展过程中必须关心、关注的战略问题。山西作为一个资源大省,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必须解决好能源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利益分配的均衡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日益旺盛的能源需求,然而煤、石油等常规能源的短缺以及开发过程中引起资源环境的巨大破坏却放慢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脚步。生物质能源作为常规能源的替代品是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大事,大量的生物质能源建设项目的有效实施缓解了中国能源供应短缺的矛盾,降低了原有能源利用对生态和环境造成的破坏。目前中国过多重视项目的经济可行性评价,而忽略了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这无疑制约了中国生物质能源建设项目的发展,对中国能源战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将生物质能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作为研究方向,提出评价方法及其评价指标,旨在评估生物质能源建设项目对中国的环境影响程度,实现项目环境保护目标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7.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影响着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民族和个人。西方工业社会目睹了二战以来经济和社会迅猛发展的人间喜剧,领略了科技革命给人类带来的空前无限的风光但也亲身体验了环境破坏所带来的生态危机的切肤之痛。人口急增能源短缺、全球性气候变暖、臭氧层的破坏、土地的沙化、碱化和退化水土的大量流失、森林减少、空气、水等的严重污染、物种的灭绝等等一系列严重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扩张,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重大问题,而在经济发达国家,这些问题为害尤烈。中国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全面推进的转型时期,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使得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人们终于认识到,人与自然应当相互依存,经济与环境必须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能源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近几年的一个热点问题,随着化石燃料的不断开采,全球在未来可能会产生能源危机,随着中国和东盟经济的发展,近几年中国和东盟的贸易往来密切,而中国和东盟都面临能源短缺的问题,中国和东盟开展新能源领域的合作将会有效的促进两国的经济发展,缓解能源短缺的问题,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本文以中国和东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GDP能耗、和新能源合作指数来分析中国和东盟开展新能源合作的潜在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开展新能源领域的合作能促进双方的经济发展,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而经济的发展又会增加中国与东盟开展新能源合作的潜在利益.  相似文献   

9.
王霞 《经济论坛》2006,(21):34-36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浙江省GDP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已经发展成为全国经济大省,而能源资源严重缺乏。经济的快速发展,引起能源的需求量也迅速增加,特别是电力的需求量迅猛增长,能源短缺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一、浙江省能源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能源消耗与经济发展相关性。能源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为能源发展提供物质条件或经济基础。能源是社会生产力的核心和动力源泉,没有能源的安全和有效地供给,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单位:万吨标准煤数据来源:浙江统计年鉴2005,浙江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7。…  相似文献   

10.
当前,人类面临着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我国受产业结构偏重等因素的影响,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我国积极探索发展低碳经济才能解决能源短缺、污染严重的现状。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生态文明、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经济迅速发展的当代社会中,人们不再一味地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更多地从人类长远生存的角度来考虑方方面面的发展,满足人类最基本需求之一的“住”,当然不例外.20世纪以来,工业革命带来的对经济利益的盲目追求导致了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的极度破坏,直接造成了能源短缺、资源浪费、自然环境恶化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问题.如何使人类与自然协调统一地发展,真正做到“天人合一”,自古以来都是人类所关心的根本问题.文章就新型环保性能源如何在生态住宅中有效利用与实施进行了深入探讨与研究,促使人们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生态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2.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并且越来越严重的制约经济的健康发展。如何实现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必须面对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3.
地球在孕育我们的同时,赠与了我们丰厚的资源和能源。但人类在改造地球,创造自身财富的过程中,造成了严重的资源短缺问题。好在,人们已经认识到节能的重要性。开始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2008年世界环境日主题就是“Kick the Habit!Towards a Low Carbon Economy(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要把节能和减排作为约束性目标。降低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重大举措,也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4.
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国外已采取多种措施发展低碳经济,而环境恶化和能源短缺将是今后中国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瓶颈。通过对新疆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度分析,提出了新疆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发展低碳经济的合理性建议,希望能对新疆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5.
能源与环境是保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关键,目前,我国照明耗电量占总发电量的10~1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用电量迅速增加,于是必须加大电力投资,这不仅牵制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还造成了大量污染..所以,节约能源,寻找新能源,发展可持续再生能源技术,减少能源消耗给环境带来的污染,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6.
1990年以前,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的电力产业基本上都是由政府拥有或资助的。此后,这种状况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现在,私人资本已经基本控制了世界大部分国家的电力市场。与此同时,人们越来越关心能够用于电力生产的资源的状况,以及电力生产对于全球环境的影响,而这种关心又对世界电力产业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21世纪初中国所面临的诸多挑战中,能源瓶颈问题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能源瓶颈问题(主要是石油资源)主要包括能源短缺、能源结构、能源安全以及由于不合理的能源结构引发的环境问题。为了应对能源瓶颈问题,国家可以考虑制定能源发展大战略、从供需两个方面应对能源短缺、积极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多管齐下保障能源安全以及实施环境友好战略应对环境污染问题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拉动能源消费需求迅速增加。目前,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约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1%。未来我国能源工业能否支撑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成为国内外人们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国经济频频出现能源紧张,尤以电力短缺为重,而铁路电煤运输短缺是影响电力短缺的重要因素。在电煤及其铁路运力短缺的背景中,燃煤电厂为了避免缺煤停机的风险,选择电煤的公路直运方式作为铁路电煤运输的竞争性替代方式,出现了所谓电煤运输的"公铁之争"的现象。本文认为,中国电煤运输的"公铁之争"反映了运输资源的配置无效率,是不可持续的电煤运输方式。这种非效率的现象源自煤炭、电力和电煤运输产业链上的制度存在系统性失灵,煤炭、运输和电力作为一个产业群的经济联系被机械地分割了,高昂的交易成本致使铁路电煤运输比较优势逆转。建立合理有序的电煤运输市场需要提高煤炭、电力和运输产业链的制度适应性和设计透明的竞争性定价机制。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社会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电力能源,由于火力发电受到煤炭等资源的限制,而核电站的建设远远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其供需矛盾逐渐计划。为了保证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绿色电力成为电力工作人员研究的重点。本文对绿色电力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并对作为其主要驱动力的税收激励机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