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逆势扩张的理由非常时刻,苏宁电器逆势扩张。其背景和动因何在?第一,从苏宁已经建成的网络看,大多集中在一二级市场,少数在三级市场,未来苏宁一定会继续选择网络下沉,更多在三四级城市开店。中央政府实行的家电下乡政策,可以看成是拉动农村消费的前奏,而不是短时间内的权宜之计。这就意味着随着家电下乡政策的执行,除了城市,未来家电市场最大的消费增长点将在农村,而农村市场本身就是空白点,也具备更为长远的战略价值。 相似文献
4.
“失手”大中,有不少人为苏宁捏着一把汗。2007年12月12日,酝酿已久、志在必得的苏宁突然宣布退出对大中电器的收购。随后“死敌”国美突然切入,出价36亿闪电拿下大中。截至2007年12月底,携永乐、大中南北之力的国美,店面数已骤然达到1100家,而苏宁才不过620家。二者在门店规模上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众所周知,中国家电连锁业早已形成了独特的盈利模式:毛利来自开店带来的进场费、通道费、销售返利,以及供应商给予的账期。门店数的优势,显然意味着更多的返利和更长的账期,甚至可以左右市场价格。苏宁还有什么可以和国美较量?就在人们纷纷预言“大中事件”将成为苏宁滑铁卢时,苏宁董事长张近东选择《中外管理》首度对外表态:得大中者未必得天下!并高调透露了“超越国美”成为“行业第一”的雄心:“苏宁做的到底是对还是错,一年以后就能见分晓!北京只是局部,而我们在全局上已经形成了优势!三年内,苏宁将全面‘领跑行业’,不仅是企业规模上的领先,而且是在品牌、网络、规模、效益、管理、后台、服务、工商关系等领域内的全方位领跑。” 相似文献
5.
“规模决定质量,速度决定高度。”这是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的连锁韬略。自二次创业以来,在这样的信条下,苏宁不断演绎着快速连锁扩展的传奇历程,其开店能力也呈现“加速度”:从2001年平均每40天开一家店,到2002年20天,2003年7天,2004年1990年12月26日,张近东在南京宁海路开设第一家空调专营店——办宁电器,率先开展家电产品专业化经营。[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7.
黄光裕栽了,苏宁的机会来了!一是国美管理层疲于应付“黄光裕被拘”事件,难于集中精力应对年关之战;二是老板出事,国美品牌受损,微妙影响着消费者的品牌取舍;三是近两三年,苏宁的运营效率和偿债能力都略高国美一筹,现金流充足,必将更受供应商的优先支持;四是前期国美在行业高峰期扩张过于激进, 相似文献
8.
钟星 《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9,(3):82-83
2008年11月,国美电器创始人黄光裕被羁押,让老对手苏宁电器意外受益。但是面对日渐低迷的消费市场,以及集中度不高的行业格局,苏宁过去依恃的战略未来是否继续有效? 相似文献
9.
2010年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日前出炉.苏宁电器集团名列第54位,与再度入围世界500强的沙钢集团一道,领跑江苏板块,并跻身“千亿级俱乐部”。 相似文献
10.
11.
责任是企业管理的底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2汶川地震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苏宁也不例外:当天,苏宁电器快速启动“1+1”阳光行储备资金,决定向灾区捐赠500万元,随后张近东董事长还以个人名义向灾区捐5000万元,全体员工积极参与捐款600万。 相似文献
12.
13.
这是一个谁也输不起的牌局,谁也不知道,决定胜负的那张底牌是什么。
没有谁愿离开牌桌。按苏宁董事长张近东的说法,这是没有终点的马拉松,有人在前面,但他并不是第一,只是阶段性领先。“我们从来不说我们是老大,但是也绝对没有说我们是老二。”每个人都想当老大,老大只有一个,而赌徒心理的基点在于:我就是那个老大。 相似文献
14.
张近东,1963年3月生于南京,祖籍安徽,1984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专业。17年前由他创办的苏宁电器,至今已发展成为拥有近1000家连锁企业、7万多名员工、年销售额近400亿元的家电大鳄。尽管张近东因此被封了不少头衔,但他时刻牢记的是:做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公民”。 相似文献
15.
17.
18.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苏宁电器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已形成良好的服务品牌形象,苏宁易购作为电子商务企业,继承了这一优势 相似文献
19.
20.
当一个身家百亿的企业领导人认为“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时候,企业注定不只是赚钱的机器。这句话正好可以形容张近东和他的苏宁。张近东通过不断稀释自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