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3 毫秒
1.
区域金融通过内在的影响机制影响区域经济增长,我国区域经济、金融要素发展水平呈现不同分布态势,存在地域发展不平衡、两者发展不统一的问题。利用截面数据并采用探索性空间分析工具,对我国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定性及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金融和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区域集聚性与联动性,区域金融的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影响,缩小金融发展差距有利于减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2.
区域经济发展适度差距能保证经济发展的效率,但这种地区之间不断扩大的经济发展差距已经不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本文在研究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基础上,对协调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保证国民经济整体协调、健康、高效运行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本文介绍、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论述和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做了介绍,针对目前我国现状,从财政转移支付的角度来论述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认为财政转移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特别是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应当构建一个具有自律机制的能有效运行的基层财政体制,针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制定不同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要加强对财政转移支付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大专项转移支付的投入力度,优先保障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4.
区域间固定资产投资边际收效率的大小关系,决定了不同状态下的固定资产投资最优空间分配策略。今后,要在较大经济总量和较高经济质量的基础上,既维持我国东部地区快速发展态势,又缩小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应该实施多增长极经济发展战略。坚持“局部选优、重点突破、合理分工、整体协调、适度倾斜、公平竞争”的原则,按照比较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实现资源空间优化配王和生产要素跨地区合理流动,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基于2006—2015年我国省级区域创新指数,通过社会网络分析(SNA)和QAP回归分析,考察区域创新空间关联的网络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各区域创新均不断加强,但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还存在一定差距;各区域趋向平等化发展,区域创新的空间联系更加紧密,但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创新中心集中在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吸引其他地区的创新资源流入,并对其他地区的创新活动有较大影响,其区域创新联动也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地理位置、产业结构、科技投入、对外开放、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区域差异均显著影响区域创新的空间关联和溢出效应。应制定差别化的区域创新政策,充分发挥各区域在整体创新网络中的积极作用;要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缩小创新环境和创新活动的区域差距,促进整体区域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是在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导向下不断发展的,并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实践证明,现阶段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正确道路。“主体功能区”的概念,是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首次明确提出的;构建主体功能区,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创新,也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现阶段和谐社会建设、统筹区域发展的重要措施.从基本公共服务与区域经济间的变动关系入手,选取江苏省13个市作为研究样本,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但是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着绝对的关系,影响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除了区域经济水平外还有其他因素.文末选取变异系数指标对非均等化程度进行测度,发现区域经济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而基本公共服务的变化趋势不够稳定,并且基本公共服务的空间差异要小于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相似文献   

8.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呈现出不协调的发展局面:东中西部地区GDP比重和人均DGP比重差距持续扩大;居民收入水平差距、基础设施建设差距、外贸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各方面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夯实构建和谐社会的区域经济基础:政府要加强协调与指导作用;东部地区要为协调区域发展多做贡献;中西部地区要抓住机遇,自力更生,奋起直追;东、中、西部要实行区域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呈现出不协调的发展局面:东中西部地区GDP比重和人均DGP比重差距持续扩大;居民收入水平差距、基础设施建设差距、外贸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各方面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夯实构建和谐社会的区域经济基础:政府要加强协调与指导作用;东部地区要为协调区域发展多做贡献;中西部地区要抓住机遇,自力更生,奋起直追;东、中、西部要实行区域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区域经济协调理论与我国西部开发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地域广阔,地区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一方面,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协调和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又不利于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实施西部开发战略是拉动21世纪中国经济增长的切入点,是邓小平区域经济协调理论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