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就当前唐山党员“主体地位”存在的问题与原因进行论述:问题包括党员主体意识淡薄、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党员权利落实不到位,主体地位尚未得到有效保障、党员监督权难以落实等六个方面;原因包括党员民主权利虚泛化、党内基层民主制度体系不完善、基层党组织软弱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陈博 《经济研究导刊》2014,(23):203-204
近年来,大学生节俭意识淡薄的现象凸显,浪费现象较为多见,不得不引起了高校和社会的关注。大学生节俭意识缺乏问题需要国家和社会反思并重视起来,从而来研究大学生节俭意识现状和研究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及学生本人等方面的节俭意识淡薄的成因,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通过榜样模范、实践行动、营造氛围等加强大学生节俭意识的培养思路。  相似文献   

3.
三种制度创新主体的比较及西部制度创新主体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严汉平  白永秀 《经济评论》2007,144(2):40-45
制度创新主体可以分为三种,即宏观主体、中观主体以及微观主体。通过对不同制度创新主体进行比较分析,各种制度创新主体在制度创新时各有利弊,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制度创新的第一主体应有所不同。在西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及不同资源配置方式下,制度创新主体的角色定位不同,在启动期,宏观主体应作为制度创新的第一主体;在开发期,中观主体应作为制度创新的第一主体;在发展期,微观主体应作为制度创新的第一主体。现阶段,西部地方政府作为制度创新的第一主体最具有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4.
公民意识是民众在民主政治社会必备的一种社会意识。其中,公民权利与公共义务、公民权力与公共责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共精神构成了公民意识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加强党员公民意识的培育,有利于对当前部分党员所存在的“优越身份感”、“获利工具感觉”、“虚无头衔感”等错误的思想意识进行改造,提高党员素质。因此,应发挥课堂在党员公民意识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积极开展党员公民意识教育的相关实践活动、完善相关考核评估体系,提升党员公民意识,提高党员队伍质量。  相似文献   

5.
知识产权意识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知识产权意识属于知识产权制度里的非正式制度。我国知识产权意识薄弱的原因在于:知识产品为公共物品,比一般财产更容易被"搭便车";在公共选择的状况下,个人理性可能导致集体非理性;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变迁属于强制性变迁模式,使得制度供给超前于制度需求。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要增强我国的知识产权意识,有必要做到:增加信息供应量,从而最大限度减少个人理性的有限性;完善制度的实施机制,强化知识产权执法;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扩大社会受益面,以增强制度需求。  相似文献   

6.
乐萌 《现代经济信息》2012,(13):228+235
20世纪90年代全球奢侈品行业发展势头强劲,随后出现下滑。但近年来,我国涌现出一股奢侈品消费的风潮,且这种奢侈品消费规模跃居全球前几位。其消费目的不是为了满足自身需求,动机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炫耀财富和地位。这种奢侈品消费颠倒了消费的主客体,是一种消费者主体意识缺乏的体现;它对于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是弊大于利的。本文针对公民奢侈品消费现象,分析其影响,以期为构建我国健康的消费行为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投资主体结构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国有企业投资主体结构改制中“淮桔成桔”的现象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资本结构不合理,已成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深化改革的最大障碍。笔者认为,形成与改革相应的制度环境是解决国有企业资本结构重构的根本。  相似文献   

8.
姚志华 《江南论坛》2009,(12):47-49
关于“主体”的理解有很多种,作为哲学范畴的主体是指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从法律意义上说,主体则是指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把主体这个概念引入党内生活,就是指依照党章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这个“人”就是指党员。因此,党员主体地位是指党员是党的一切活动的主体,在党内生活和党的社会实践中居于积极的主动的决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对于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主体,己经成为共识,认为应该由企业集团的母公司进行编制。然而,对于企业合并报表的编报单位等问题,仍存在一些分歧。主要是针对在某些特殊条件下,是否允许母公司免于呈报合并财务报表。如果可以不用呈报企业合并报表,那么应该在何种睛况下,免于呈报合并报表。本文就相应规定对合并财务报表编制予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何春杰 《经济师》2002,(10):160-161
员工的主体意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要激发员工的主体意识 ,是由新时期员工及员工劳动的特点决定的。激发员工的主体意识 ,企业要有新的思维和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主体意识的发展与市场道德建设的维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体意识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条件;道德建设不能偏执"崇高"而遏制人的主体意识;只有通过对主体意识加以提升,才能逐渐提升人们的道德境界,化解"道德危机",健全的主体意识是市场经济运行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2.
陈岩 《经济研究导刊》2012,(7):46+174-46,17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于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在其运行中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及时了解这些问题的成因对于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促进改制度的良性运行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医疗保障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意义重大;而医疗保险制度是医疗保障制度的集中体现。本文拟就当前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乡收入差距也进一步扩大。本文从城乡收入差距的基本态势出发,分析了我国出现这种情况的深层次原因,在剖析城乡收入差距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刘慧兰 《经济师》2010,(8):94-95
罗马法上有关人法的规定对后世二元民事主体制度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民事主体的发展可知,民事主体演变的历史展现了主体的形成规律和内在品质,现代民事主体结构具有动态性和开放性的特征,走的是一条逐步扩张的道路。因此,民事主体制度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体系。  相似文献   

16.
商业广告是商家与消费者沟通的主要渠道,商业广告语言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引起消费者心灵的共鸣,取决于广告语言的创作。因此,商业广告语言的创作应具备其特定的特点。本文试图以商业广告语言创作的实例为切入点,从语义的角度分析广告语言的特点和与主体意识的关系,为商业广告语言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7.
经济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利益矛盾日益凸出,劳动争议纠纷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要坚持以人为本、依法依规进行规范劳动用工,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这一思想,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治党理念的新发展。如何确立和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是当前党的建设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具有重大意义的前沿课题。这一理论课题的突破,将带来党内民主建设思路的重大转变,对于新形势下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雷 《经济学家》2007,(1):11-16
经济学界至今还没有对有限理性的成因找到一个公认的正确答案.通过实验,本文证明了经济主体的有限理性不是由于人脑计算能力的约束,也不是由于道德或社会规范的约束,而是因为受到其不愿尊重客体的自我主体意识的影响.本文还证实,自我主体意识是禀赋效应、现状偏爱现象、沉没成本谬误、占便宜悖论、Ellsberg悖论和分离效应等异常现象产生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