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3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财会制度,对固定资产折旧问题与过去相比作了较灵活的处理。《企业财务通则》第十八条规定:“企业按照国家规定选择具体的折旧方法和确定加速折旧幅度”。《企业会计准则》第三十条也规定:“固定资产折旧应当根据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或预计工作量,采用年限平均法或者工作量(或产量)法计算。如符合有关规定.也可采用加速折旧法。”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普遍偏低的问题。但由于担心采用加速折旧后会对国家税收产生影响,所以目前对采用加速折旧法的企业仅限于在国民经济中…  相似文献   

2.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以直线法折旧率的两倍作为折旧率,以各期期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作为计算当期折旧额的基数而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一种加速折旧方法。考虑到在会计实务中运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存在弊端,本文通过实践运用提出简化计算方式。一、运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存在的问题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讲解和《企业会计制度》中均讲述了双倍余额递减法的计算公式,表达为:年折旧率=(2÷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月初固定资产账面余颇×月折旧率按照上述计算公式计算各个会计期间折旧额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不能直接根据固定资产原值和折旧率计算各期应计提折旧额,而  相似文献   

3.
张凯 《上海会计》1996,(2):12-14
从市场经济看加速折旧厦门大学会计系张凯现行会计制度中,关于折旧方法有若干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30条规定;“固定资产折旧应当根据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或预计工作量,采用年限平均法或者工作量(或产量)法计算。如符合有关规定,也可采用加...  相似文献   

4.
郭素荣 《理财》2004,(9):28-28
会计制度的规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以下简称《准则》)规定:(1)已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应按计提后的账面价值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2)如果已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价值又得以恢复,应按恢复后的账面价值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确认折旧率和折旧额;(3)因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及冲回而调整折旧额时,以前已提的累计折旧不作调整。  相似文献   

5.
对《闲置固定资产也应计提折旧》一文的商榷编者按:本刊1993年第8期刊出戴士琪同志提出的建议后,收到两篇来稿,对戴文均持不同的意见,即均认为闲置固定资产不应计提折旧。现刊登如下。宁波海运总公司金雪芬笔者对戴士琪同志提出的“闲置固定资产也应计提折旧的建...  相似文献   

6.
固定资产是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单位价值较高,使用年限超过一年的资产。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规定.企业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同时.还应当定期对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预计折旧年限、固定资产的折旧进行检查。对折旧方法改变、折旧年限改变  相似文献   

7.
李明 《税收征纳》2005,(8):36-37
固定资产减值与折旧都是固定资产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共同反映着固定资产的价值。从《资产负债表》项目内容上看,“累计折旧”与“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都是“固定资产”的备抵项目,两者互为补充,共同反映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减少。无论是计提减值准备,还是提取折旧,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正确计算授益、减少风险损失、合理确定成本补偿尺度”的谨慎性原则。  相似文献   

8.
随着《企业会计制度》的颁布实施,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同时企业的会计核算成本也有不同程度提高。在新制度实施过程中,笔者及众多企业会计人员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后的折旧计提存在不同看法,在此作一探讨,供准则制定机构参考。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准则的规定,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如果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价值又得以恢复,应当按照固定资产价值恢复后的账面价值,以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不可否认,这一规定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却人为提高了企业的会计核算成本。 根据上述规定,如果企业有一项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则可能每年的折旧都必须重新计算。而如果企业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数量众多,则增加的工作量是非常  相似文献   

9.
财政部2001年7月7日下发了《实施〈企业会计制度〉及其相关准则问题解答》,该解答规定: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在计提折旧时,应当按照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即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和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以及尚可使用年限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如果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价值又得以恢复,该项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折旧额的确定方法,按照固定资产价值恢复后的账面价值,以及尚可使用年限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这一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减值准备》中的有关条文基本一致。但因规定不够具体,仍然存在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固定资产按重置成本计提折旧不应再补提折旧费──与邵瑞庆同志商榷李元成《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1994年第4期刊登了邵瑞庆同志“关于固定资产按重置成本进行折旧的探讨”一文,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财务与会计》第5期也进行了转载。笔者认为,该文的主体思...  相似文献   

11.
《上海会计》1997年第3期刊登了杨凯同志的《闲置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一文 ,笔者不敢苟同。《杨文》认为 ,为减少经营风险 ,避免资产流失 ,对企业闲置固定资产也应计提折旧 ,这既考虑到了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 ,也符合会计核算中的稳健性原则。笔者认为不妥 ,理由是 :第一  相似文献   

12.
对《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要注意的相关因素》一文的商榷四川大学会计系谢安山《上海会计,1993年12期发表了夏自厚等同志的《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要注意的相关因素》一文(简称《夏文》)。文中讲道:“现行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基金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物形态的补偿或从...  相似文献   

13.
王非非 《财会学习》2016,(12):79-80
2014年10月国税局发布《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之后,2015年9月为落实国务院扩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范围的决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文章通过具体的案例来分析两次新政策对企业及其所得税的影响,得出企业不能盲目使用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应合理进行税务筹划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贵刊1996年第6期发表了陈一同志《对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会计处理的探讨》一文(以下称为《陈文》),读后认为文中某些观点值得商榷。《陈文》认为:“对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应作为资本性支出处理”。“大修理支出借记‘累计折旧’帐户可体现固定资产净值的增加,是合理可行的。而通过以后期间的提取折旧,这笔大修理费用又可分摊到各受益期,实现了收入与费用的合理配比。”对这段文字稍作分析,笔者认为《陈文》对某些概念有些模糊:1.影响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数额的是固定资产原值而非净值,亦即净值的增减不能引起每期折旧额的变动,…  相似文献   

15.
固定资产的折旧怎样计算税前扣除额,是对事业单位征收企业所得税时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据笔者了解,本市事业单位有执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也有执行《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这两个制度都没有利润的概念,只有收入、支出和结余的概念;都不设置“固定资产折旧”科目,也不得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均以原值计价,为解决固定资产购置和大修理的资金来源,设置了“修购基金”科目,该科目的使用,类似于1993年“接轨”前行业会计制度中的“更新改造基金”。其中《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未规定“修购基金”的计提标准;《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则规定房屋每年计提2%(相当于折旧年限50年),其他固定资产每年提取5%(相当于折旧年限20年)。但是,《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规定的最短折旧年限为:房屋建筑物20年,专用设备等10年,一般设备等5年。“修购基金”的提取标准远远低于《管理办法》规定的可税前扣除折旧的标准。然而,《管理办法》规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各项资产应按税法规定的标准进行资产的计价、计提折旧、摊销。按照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提取的修购基金,在计征...  相似文献   

16.
新修订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由于会计核算仍以收付实现制为主,所以,新制度创新引入了能够反映固定资产真实价值的“虚提”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开启了高校固定资产核算的新纪元。一、“虚提”折旧的概念 “虚提”折旧是指,按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确认”固定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基金”,并一次性计入“教育事业支出”等科目;在预计使用寿命内按合理确定的折旧方法计提折旧额,折旧不计入成本和费用,而是冲减“非流动资产基金”。  相似文献   

17.
关于固定资产按重置成本进行折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固定资产按重置成本进行折旧的探讨邵瑞庆固定资产是企业的主要劳动资料,在生产过程中逐步被消耗,通过补偿使生产得以进行与发展。会计上采用折旧的方式来计算其消耗,并保证其补偿。折旧核算的准确性、科学性也就决定了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的消耗的准确计算与完整...  相似文献   

18.
李武 《会计师》2021,(14):84-86
本文从《政府会计准则》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背景入手,分析了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必要性.通过分析科学事业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过程中在固定资产折旧核算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从当年购置固定资产和以前年度购置固定资产两个方面,尝试分析不同计提折旧的核算方法,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利与弊,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合理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9.
《会计师》2019,(9)
<正>为支持制造业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现就有关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公告如下:一、自2019年1月1日起,适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75号)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06号)规定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的行业  相似文献   

20.
贵刊2001年第8期刊载了董永昕同志《谈谈双倍余额递减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一文,对双倍余额递减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很有创意。但该文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第一,该文只解决了固定资产净残值为正时双倍余额递减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问题。而在实际工作中固定资产净残值并非一定是正的。第二,最后两年未能体现折旧额逐年递减趋势,不符合加速折旧法的基本原理及双倍余额递减法本身的要求,也不符合一贯性原则。第三,计算的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在年度内是完全相同的,与固定资产(尤其是技术含量高的生产设备)的实际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