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铭 《新理财》2011,(Z1):68-69
首战:初露锋芒李宗炜在光伏产业的资本故事,要从天威英利讲起。天威英利成立于1998年8月18日,承担着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及应用  相似文献   

2.
上市     
《投资与合作》2007,(11):13-13
天威英利上市;天能动力香港上市;舜宇光学登陆香港;  相似文献   

3.
保定市是光伏企业聚集地,被外界称为中国“电谷”.保定市内有光伏企业70余家,综合产能达2 500兆瓦.其中,英利集团(天威英利、英利中国)年产能1 600兆瓦,2011年产能与销量排名世界第一;光为绿色能源年产能400兆瓦;巨力新能源年产能200兆瓦.形成了从硅料、硅片到太阳能电池、组件、配套产品及光伏电站设计、安装、施工的完整产业链.自欧债危机以来,特别是2012年9月6日欧盟对中国光伏电池发起反倾销调查后,出现了外销市场萎缩、产能堆积严重、资金链趋紧等问题.因此,对保定市四家最大的光伏企业:英利中国、天威英利、巨力新能源和光为新能源(以下简称“四家企业”)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4.
《中国外汇》2008,(7):55
2008年春天,河北省保定市政府和秦皇岛市政府分别向省外汇局发出感谢信,对外汇局大力支持保定天威英利公司美国上市、帮助秦皇岛“金梦海湾”项目顺利实施表示诚挚谢意。为了解此事,中国外汇记者专程到保定天威英利公司采访。公司投资发展部经理刘聪惠说,公司是1998年成立的新能源企业,注册时资金只有500万元。公司发展迅速,每年以200%的速度增长,发展过程中急需大量资金。经过前期准备和有关部门的批准,我们在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融资3119亿美元,成为河北省第一家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企业。上市后如何将境外融资调回国内,我们一点都不懂,外汇局同志一次次指导企业,耐心讲解有关政策,帮助我们协调解决遇到的问题,从企业老总到财务管理人员,大家都十分感动!  相似文献   

5.
李磊 《理财》2006,(3):81-83
中国经济增长非常迅速,但资本市场的发展却相当缓慢,使海外上市融资越来越受到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青睐。相对于国内上市门槛高、市场单一等限制,海外上市的选择机会似乎更多。而手续简单、上市条件宽松的“买壳上市”更是许多中国民营企业海外上市的首选。与此同时,中国企业的海外上市激情,也吸引了国外众多知名或不知名的投资中介蜂拥而至,他们都将目光聚焦在上市“中介费”上。在自称提供海外上市服务的众多海外中介机构里,难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于是,一些“无良中介”利用信息不对称,即国内一些民企对境外上市缺乏必要的了解,采取各种手段制造了一幕幕的海外“买壳上市”骗局。  相似文献   

6.
近些时候,中国银行业海外上市正在提速,先是6月23日。交通银行在香港上市.继有美洲银行首期斥资25亿美元入股中国建设银行。这些迹象都印证了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所提出的:“中国所有的银行都考虑在海外上市。”中国银行业是选择国内上市为宜,还是海外上市为好,业界素有争议。虽然金融高层一锤定音,尘埃落定,但分析其利弊,终是善事。本刊这期策划围绕中国银行业海外上市这一命题各抒己见.意在引起广大读者对这一事情的兴趣。都来关心它。  相似文献   

7.
马芊 《新理财》2014,(10):44-45
在2011年5月《财富》中文版杂志发布的“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榜单中,李宗炜排名第十三。“他就是把那块显眼的中文广告牌放到世界杯赛场的人。”南非财富全球论坛主持人这样介绍李宗炜。从普华永道到英利,这位青年才俊的商界精英不仅帮助这家新能源企业上市海外,并且成功推动了2010年沸沸扬扬的世界杯赞助计划。  相似文献   

8.
民营企业海外融资及香港创业板上市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2002大中华区创业投融资商峰会暨中国创业投资年度论坛”三位演讲嘉宾的发言为基础,从中国民营企业海外上市的法律环境,中国民营企业香港创业板上市的策略和海外上市企业的公司管治三个方面,对中国民营企业海外上市融资的相关问题作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分析和总结。希望能为中国民营企业的海外上市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玉仆 《理财》2006,(4):1-1
近几年来,中国企业到海外上市的热情一直不减。尤其是自2004年以来,在海外上市的国内企业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融资规模上都远远超过以前。另据一些业内人士预测,在未来10 年内,我国还将有上千家企业“出海”。中国企业“聚洋财”的热潮也引起了全球资本市场的关注,在海外上市的中国概念股票受到投资者的追捧,全球各大证券交易所也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纷纷来华游说,邀请中国优秀企业到海外上市融资,“出海聚洋财”。  相似文献   

10.
1990年中信泰富在香港买壳上市,掀开了中国企业在海外融资的序幕,十年后,先后有50多家企业走出国门,到香港、纽约、伦敦等国际资本市场上融资,融资总额上千亿元人民币,这些上市企业中“既有像中华网这样中国概念股风光无限好的辉煌,也有大半股价跃破发行价惨不忍睹的苦涩”,中国企业的海外上市之路可谓十年沉浮,潮起潮落。  相似文献   

11.
据China Venture CV Source数据库统计,从1999年“鹰牌陶瓷”以小红筹模式赴海外上市以来,共有613家中国企业实现海外上市,其中160家企业获得VC/PE(以下统称“投资基金”)的支持。投资基金在推动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推手作用。业界耳熟能详的“蒙牛”、“无锡尚德”、“李宁”等企业的海外上市都是在海外投资基金的推动下完成的。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企业海外上市目前有两条路可以走,直接上市或者买壳间接上市.实际上,企业在海外上市还有一条不为众人所知的道路,那就是SPAC。[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对于中国创投界来说,10号文好像成了一个紧箍咒。随着时间的推移,创投界已经丧失了对“红筹模式”海外上市路径安排的兴趣,创投界把目光聚焦到了中国A股。但是,2008年外资审批领域触目惊心的“郭京毅案”的曝光,再一次提起了大家的兴趣,再加上2009年到海外证券市场上市的公司增多,大家开始在猜测:10号文是否被突破了?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红筹模式”是否已经得到商务部的认可?  相似文献   

14.
李亚非  刘捷 《深交所》2005,(5):48-50
近年来,伴随着国内证券市场持续低迷和海外证券交易所竞相争夺国内上市资源的喧嚣,国内企业海外上市已形成一股风潮。经济并不发达的陕西省也受到了这股风潮的冲击,众多企业纷纷走上了所谓“海外上市”之路。  相似文献   

15.
海外上市是理论和实务界的关注.董之一。本文以海外上市的利弊分析为主要的切入点.探讨了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对企业、行业、资本市场、国民经济等的影响。希望能够对相关的行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李敏 《中国外资》2006,(9):112-113
从所周知,我国股市近两年基本处于“休克”状态,这意味着国内企业直接融资因此而面临巨大的障碍。有鉴于此,各个海外证券交易所借机加紧了中国“招商”的步伐。除了欧美发达国家以及香港等发展成熟的证券市场外,与中国相邻的韩国证券期货交易所(下称“韩交所”)有有感于中国经济的美好发展前景,也开始向中国企业频抛“橄榄枝”,“到韩国上市去”也因此成为2006年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一种最新选择。  相似文献   

17.
《投资北京》2008,(8):44-46
清科集团近日发布的《2008年第二季度中国企业上市研究报告》显示:第二季度融资额偏低的中小企业成为上市主力军,海外上市创近三年同期新低.境内市场成VC/PE退出主通道。  相似文献   

18.
王莉  孙艳芳 《中国外汇》2010,(15):39-41
南非足球世界杯刚刚落下帷幕,许多中国球迷也许还对在南非赛场中存在的中国元素记忆犹新:“中国英利”四个汉字——在64场比赛中都拥有长达8分钟的滚动展示时间。大家互相打听,“中国英利”何许人也?中国英利“生”于保定,是以新能源投资与经营管理为主业的同际化企业集团。  相似文献   

19.
深圳迅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于2011年7月21日上午宣布无限期延迟在美上市计划,但这丝毫掩盖不了全球资本市场劲吹中国风。去年12月的第二周,7家中国企业赶集赴美上市,被称为史上最疯狂的一周。继2000年以新浪、百度和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企业掀起海外上市热潮后新一轮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大幕已经正式拉开。我们不禁需要进一步思考,为何这些中国企业会不远万里选择海外上市?而上市完成之后又该如何适应海外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呢?  相似文献   

20.
张跃 《理财》2006,(4):24-25
近几年,中国企业再次掀起了海外上市的浪潮,数量和融资规模远远超过以前。在海外上市的企业中,不仅有中国电信、中国人寿等大型国有企业,也有经营良好的民营企业。据预测,在未来十年里,将有约1000家国内企业在海外上市。这些具有良好资质的企业在海外上市,在国内部分人看来,认为这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是“肥水流入外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