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陈开梅 《经济师》2012,(10):198-199
养老护理员是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预期寿命增加,为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而应运而生的一种职业。文章分析了广东省养老护理市场的需求,养老护理员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推进广东省养老护理员队伍专业化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伴随全球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明显,老年人预期寿命增加,养老护理员作为一个新兴职业,呈现需求大于供给的总趋势。但不可忽视的现状是从业人员素质低、收入低,导致整体水平低。本文以近两期金华市养老护理员培训调查为研究基础,结合职业培训教育教学方法、实际培训效果等,对金华地区养老服务行业以及养老护理员的现状进行分析,就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3.
杨博文 《财经研究》2022,(8):94-108
随着老龄化进程加速,中国家庭照料负担持续加重,并不断向市场转移。老年人的社会化照料需求达到历史峰值,照料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显得愈加重要。然而,调查数据显示,养老护理员的工资水平明显低于其他照料工作者,严重制约了劳动力进入,照料赤字问题突出。过往研究大都关注照料型与非照料型工作者之间的工资差异,忽略了照料市场的内部工资分化。文章聚焦于照料经济内部,使用2019年中国四个城市家政工人调查数据,对老年照料工作的低回报率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与其他家政工相比,养老护理员的工资分布较为集中,且上升空间有限,存在明显的“天花板效应”。(2)排除职业自选择偏误后,养老护理员与家务员的工资差异不显著;与育儿嫂存在10%-15%的工资差异,其中职业歧视解释了月工资差异的76%和小时工资差异的40%。(3)家政培训只对育儿嫂和家务员具有积极的收入效应,而对养老护理员无显著影响,这验证了老年照料工作存在基于职业隔离的技能贬值。文章为解决老年照料的劳动力赤字,为照料市场实现“提质扩容”提供了实践方向。根据研究结论,文章建议应提高养老护理员的技能认可和职业地位,发展科学高效的现代化照料模式。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实地走访、访谈、文献查阅等方法分析了广州市养老机构护理员的供需现状,认为要通过提高福利待遇、增强社会认同感和建立规范化培训体系,来缓解养老护理员短缺和专业化程度不高的现状。并为推动广州市养老机构护理员队伍的壮大和素质提高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利用华北电力大学调查研究中心的数据描述了我国老年人居家养老保障需求的基本情况,采用logit模型和Multinomial Pr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老年人养老模式选择的因素,重点研究了大城市、城镇和农村对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居住地对居家养老和家庭养老的影响较为显著,城市的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农村老年人则倾向于选择家庭养老,而城乡对机构养老的需求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应将养老财政适当向居家养老倾斜,将居家养老服务保障纳入到城市化发展战略之中,同时做好农村地区养老保障战略的长远规划。  相似文献   

6.
发放1 000份问卷调查影响老人幸福感的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等,分析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农村老人养老差异,发现城市老人养老更加注重精神养老,农村养老依赖政府养老。因此,社会各界应采取不同的措施。政府应将解决老年人幸福养老的关键点放在农村;企业应推进社区养老模式,与政府共同分担中国养老问题,加大对老年产业的投资与开发,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子女在做好自己本分的同时,要注重老年人的精神慰藉。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现行城市养老方式日益不能满足城市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需求,“老有所养”问题日益突出.本文对河北省石家庄市、邯郸市城市居民的养老现状、养老观念、养老意愿进行了调查研究,在梳理城市居民养老现状的基础上,对其养老意愿诸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促进河北省城市居民养老事业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人口老龄化加剧背景下,发展农村医养结合服务,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题中应有之义,是补齐农村民生短板、促进农村社会治理和提升老年人幸福感的的重要举措。我国农村老年人口数量高于城市,但养老资源与医疗资源与城市相比较为匮乏,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低,医养结合养老的问题较为突出。其制约因素主要是农村老年人经济能力水平不高、农村老年人健康保障制度不完善且相关政策衔接不畅、专业的医疗护理人员短缺。因此,根据农村老年人的迫切需求构建多方联动运行机制,建立农村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加大专业护理人员培养力度,健全多层次农村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保障机制,提升农村老年人生活幸福感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任勤  黄洁 《财经科学》2015,(3):109-120
我国老龄社会呈现出“未富先老”、家庭养老功能衰弱,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城乡差距明显的特征,本文利用CHARLS 2010-2012年数据,运用二元Probit模型探讨了社会养老对老年人健康影响的城乡差异,研究发现:收入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显著,尤其对农村老年人的影响大于对城市老年人的影响;国家养老保险对老年人健康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城镇报销水平较高的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健康的作用较显著.为了实现全社会健康老龄化,我国应加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一是提高农村老年人稳定而独立的总体收入;二是积极发展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事业;三是提高农村新农合的覆盖率和报销比例;四是推进养老保障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异地养老"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方式,虽然在国外比较多,但是,北京市的"异地养老"市场并没有完全成熟,这里既有政策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也有老年人个体、家庭等因素的影响。进一步挖掘城市"异地养老"市场,既需要大力宣传,逐步改变老年人的养老观念,也需要各地加强特色服务建设,并不断完善政策。  相似文献   

11.
钟一军 《江南论坛》2023,(11):59-63
在人口老龄化加速的社会背景下,养老焦虑现象普遍存在。养老焦虑的产生与三个宏观经济社会背景密切联系:人口结构剧烈变动;更可靠的养老期待与养老保障体系不完善之间的矛盾;养老、医疗、数字鸿沟等因素相互叠加。本研究从广义的视角,对“养老焦虑”概念进行了新界定,对养老阶段老人、临近退休群体、青年群体、家庭照护者、养老护理员五个群体的养老焦虑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考察,进而提出养老焦虑的缓释之策。  相似文献   

12.
提出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方式选择的研究假设,依据调查数据,描述首批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方式的选择,探索应对我国大规模急速老龄化的养老战略选择,分析不同养老方式对养老资源的不同发掘整合结构及功能、不同养老方式需要的条件,以及经济住房困难和富裕家庭对不同养老方式的选择。依据老年人不同自理能力,提出对城市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模型的建构思考,探索规避老龄社会养老风险的制度架构。  相似文献   

13.
王跃生 《开放时代》2012,(2):102-121
本文以2010年“中国家庭结构与代际关系变动分析”调查数据为基础,考察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居住方式、生活费用来源和起居照料。农村65岁以上老年父母以与已婚子女共同生活为主,但独立生活已显示出增加趋向;城镇老年人则呈现独立生活和与子女共同生活并存的局面。城市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之下,子代的“实质”性养老责任逐渐被“非正式”或形式养老所取代,“刚性”供养变为“弹性”支持。而养老保障制度尚未建立起来的农村,老年父母,特别是父亲尽可能参加农耕及其他有收入的劳动来减少子代赡养负担。70%的老年人从生病至去世在一年之内,多数老年人并没有给子代照料带来很大压力。子代养老中的性别差异在城市已经弱化,相对来说儿子承担养老的比例高于女儿;在农村,儿子仍是父母养老的主要承担者。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我国城市养老服务供求矛盾凸显,异地养老服务已成为养老服务产业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这一背景下,老年人异地养老意愿逐渐被学界所关注。基于2012年华北电力大学异地养老项目组所做调研数据的基础,提出异地养老目前并不被大多数老年人认同,同时指出文化程度和社会保障水平具有正向作用,健康状况、城乡、家庭代际关系与社会交往则具有负向作用。针对这一研究结论,提出加强人员培训、健全相关制度、加大异地养老宣传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已经引起政府及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在"未富先老"的现实国情下,我国老年人养老问题日趋突显,因此探索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势在必行。本文为发展城市社区化居家养老模式提供现实依据,并对如何提高我国城市社区化居家养老服务水平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有关 "农村养老服务" 的主题研究整体上处于上升趋势, 尤其是从2008年开始呈现较快增长, 这说明农村养老服务这一主题开始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对养老服务这一主题, 国内学术界更多集中于城市养老服务问题, 并对城市养老服务供给达成 "以居家为基础、 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 的共识. 此外, 部分学者也对中国传统养老模式中机构养老进行了界定 (郭风英、 孙慧峰, 2011 ) , 机构养老是指依托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饮食起居、 清洁卫生、 生活护理、 保健康复和娱乐休闲活动等综合性服务的养老方式. 它要求老年人完全脱离家庭来到专门的机构生活. 它可以是独立的法人机构, 也可以是附属于医疗机构、 企事业单位、 社会团体或组织、 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的一个部门或者分支机构. 关于社会养老的界定则有张文范 (1999) 认为, 社区养老突破了传统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壁垒, 它与家庭养老有着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7.
黄立强 《当代经济》2021,(11):132-136
目前,广西正处于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关键期,解决好养老问题既是满足老年人安享晚年的现实需要,也是助力广西社会与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而解决好养老问题,关键在于养老资源的供给是否能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探究影响广西养老资源供给的因素,研究发现经济发展好或拥有养老产业发展优势的城市对养老资源供给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专题调查等方法,对浙江农村老年人养老支持力作了研究。家庭养老是农村老年人养老的最主要模式,农村老年人用自我养老体现自己的价值,社会养老起着"安全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经济师》2019,(9)
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对我国的养老事业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慧养老成为破解养老难题的金钥匙,然而当前的智慧养老还停留在初级阶段,未能有效整合养老资源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需求。文章以智慧养老电子商务平台为核心,力求构建了一个养老服务的各方参与者(老年人、老年人亲属、医疗机构以及养老服务商等第三方)能够进行互动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各方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使老年人能获得亲属的及时关心、精准化的医疗服务以及个性化的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精神慰藉和自我实现四方面的需求。同时,智慧养老服务体系中蕴藏着丰富的知识,对其中的知识进行管理可形成老年人健康大数据库、老年人电子病历库、慢性疾病管理经验库、专家知识库等知识库,通过智慧养老电子商务平台,全面提升我国老年人健康管理水平以及实现老年人的知识的传递。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村养老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师》2016,(1)
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可逆转,且随着家庭规模缩小化,高龄化和空巢化趋势愈演愈烈,养老服务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和严峻。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化养老服务的相对滞后,造成了老年人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加之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社会对农村养老服务的关注度远不及城市,由此更凸显了农村养老服务供求矛盾的尖锐性。因此,对农村养老服务问题进行研究,探寻农村养老难题的破解路径与办法,对保障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社会进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