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针对现存的旅游资源评价存在的不足及都市圈这一特殊区域进行都市圈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体系研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运用科学的统计数学和生态学中的相应模型,从多方面构建都市圈旅游资源评价体系,体系具体由四个层次组成:规范评价、旅游生态位评价、旅游资源群开发潜力评价、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评价。并以哈尔滨都市圈为例进行案例研究,以期为其他都市圈旅游资源合理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旅游资源评价与古树名木资源评价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古树名木旅游资源评价及评价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应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古树名木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并据此进行计算机处理、排序和检验,提出古树名木旅游资源等级指标,从而为科学评价古树名木旅游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森林康养旅游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康养旅游逐渐受到学者的关注和大众的青睐,但对于森林康养旅游评价指标系仍属空白区,有较大的创新发展空间。文章结合各国森林康养旅游研究成果和经验,在分析森林康养旅游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康养旅游价值、环境价值和开发建设价值3个层次,选取8个准则层、32个指标层,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森林康养旅游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结果表明,3个子目标层权重最高的是康养环境价值评价,权重值为0.63,次之为康养旅游价值评价,其权重值为0.26,对开发建设价值评价的权重值最低,仅为0.11。说明森林康养旅游侧重于森林康养,以康养为主要需求动机的旅游形式,以森林环境质量为主导因素。该森林康养旅游评价指标体系能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指导我国当下森林康养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旅游资源的科学评价是确保旅游开发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本文以甘孜藏族自治州为例,科学地对四川民族地区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级评价与特色评价;并最终针对甘孜州旅游资源的特色与优势提出了旅游开发的战略构想,以期为甘孜州、四川省乃至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在参考旅游资源开发评价体系模型以及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评定标准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构建水利风景区旅游开发潜力评价体系,并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实现对淮安市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旅游开发潜力的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淮安市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旅游开发潜力综合隶属度值为0.362,评语值为较好,但景区管理水平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6.
沈营珠  万花 《山西农经》2022,(3):126-129
基于3个名片景区站点的历史气象资料,通过计算温湿、风效、穿衣指数,对南涧各个景区的旅游气候舒适性进行逐月分析评价,为相关部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提供气象依据。结果表明,南涧土林景区、樱花谷景区旅游舒适期长达12个月,无量药谷景区旅游舒适期长达9个月。春、冬季最佳旅游适宜地为土林景区,夏、秋最佳旅游适宜地为樱花谷和无量药谷景区,旅游适游期兼具避寒、避暑特点。土林景区3月、11月旅游综合舒适指数评价为非常舒适,2月、4月、10月为舒适;樱花谷景区5—7月、10月旅游综合舒适指数评价为非常舒适,8—9月、11月为舒适;无量药谷景区6—9月旅游综合舒适指数评价为非常舒适,4—5月、10月为舒适。  相似文献   

7.
乡村旅游客体安全风险评价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防控乡村旅游客体安全风险,对其进行风险评价至关重要。首先,根据相关文献及专家意见,构建乡村旅游客体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利用二元比较法确定各级评价指标权重;然后,结合二元语义理论,提出了乡村旅游客体安全风险评价的二元语义模型与方法;最后,以福建省泉州市乡村旅游地为例,对其旅游客体安全风险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乡村旅游地A_1、A_2、A_3的旅游客体安全风险等级均为"较低",旅游资源安全风险中的管理因素是影响其风险等级的共有因素,是其风险管理的重点,与乡村旅游地旅游客体安全风险实际状况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8.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旅游资源是一个旅游目的地吸引旅游者来访的基础或旅游吸引力得以产生的根源。通过建立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旅游资源评价指标进行赋值并进行模糊综合评价,以秦皇岛市北戴河老虎石风景区、天下第一关风景区及南戴河国际娱乐中心风景区为例进行了应用研究,并对北戴河老虎石景区旅游资源评价较低的情况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湖北省鄂东红色地区为例,构建了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评价模型,以薄刀锋旅游区、天台山旅游区、龙凤山生态园区、东坡赤壁景区、大别山风景区和黄梅现代农业园区作为鄂东红色地区为代表区域,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乡村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性评价。其次通过乡村旅游地区资源评价模型的构建对鄂东红色地区乡村旅游资源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评价,结果显示,黄梅现代农业园区在鄂东红色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方面排名最高,大别山风景区最低。最后针对湖北省乡村旅游资源产业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为湖北省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以吉林省四平市为例,通过实地调查,依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梳理四平市旅游资源类型与数量。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构建评价模型对四平市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资源价值方面,四平市旅游资源市场价值所占分值最大,旅游资源自身要素价值次之,然后是旅游资源区位条件;资源特色方面,以历史遗址遗迹、红色文化和满族民俗旅游资源为主,特色鲜明、吸引力较强,具备较高的开发潜力。结合评价结果,分析四平市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该市旅游业可持续开发的调控对策,旨在为该地区旅游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为了提高公信力,有必要对市场比较法进行可靠性研究,用定量的指标对该方法自身的优劣程度进行评估。研究方法:采用误差理论中的误差传播律来定量研究市场比较法整个估价流程对最后评估结果的影响程度,包括因比较案例的选择、交易情况修正、期日修正、区域因素修正、个别因素修正以及多个比准价格的加权平均所存在着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最后导致估值的不确定性程度,同时,在比准价格的加权平均中,通过各比准价格的不确定性程度来定权。研究结果:应用误差理论,得出估值的不确定度,可作为评估地价评估值的质量指标。研究结论:应用可靠性理论可以衡量市场比较法的不确定性程度。  相似文献   

12.
天保工程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以双丰林业局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工程评价理论,采用层次分析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通过对天保工程要素维、空间维和时间维等三个维度的分析,从目标层、状态层、能力层、指标层构建其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双丰林业局天保工程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指数,进而对逐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展开评价。  相似文献   

13.
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综合效益的评价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海洋资源开发形成的产业产值效益角度,选取海米岸线产值、人均产值、占GDP比重等3个相对指标,采用均方差权重法对我国沿海备省、市区海洋资源开发的综合效益做出评价;依据沿海各省、市区海洋资源开发的综合效益评价值及排序结果,把该区划分为3种类型:。低等综合效益开发区,中等综合效益开发区,高等综合效益开发区;得出海洋资源开发的综合效益不仅与资源条件有关,还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及其协调程度有关等结论。  相似文献   

14.
庄安尘 《水利经济》2005,23(6):67-69
为探索移民项目评价的基本规律,完善移民项目评价体系,根据小浪底移民项目的实践,从经济效益评价、生产生活环境评价和移民收入分析3个方面进行研究。介绍世界银行、监理、监测等部门在小浪底移民安置工作中使用的各种评价方法以及最终的评价结果,分析评价数据与移民安置效果的关联性和评价方法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应尽快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水库移民项目评价体系,并使评价工作制度化,同时,对移民项目进行经济效益评价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全面分析港口核心竞争力内涵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自然地理条件、腹地经济条件、港口硬件设施、港口软环境四个方面构建了港口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和系统聚类分析法对环渤海港口群核心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对环渤海港口群的核心竞争力的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探讨,最后从集群的角度提出了提升环渤海港口群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金融不良土地资产评估为评估界的新业务。针对金融不良土地资产评估起源、特点及评估过程中需注意的法律问题,分析不良土地资产处置中的评估价值差异,提出评估过程中的特殊问题和处理方法,探讨不良土地资产处置评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尝试利用投影寻踪模型对我国沿海省份的海水养殖产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首先,从海水养殖概况入手,简要介绍了我国海水养殖的基本现状;其次,介绍了投影寻踪模型,该模型应用一般要经过五个步骤;最后,阐述了投影寻踪模型在区域海水养殖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并结合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近十年中国城市土地估价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城市土地估价研究始于上世纪 80年代中末期 ,近 10年来 ,一直是理论界和土地管理部门的研究热点。文章对我国城市土地估价研究进展作了简要介绍和回顾 ,认为在研究思路、评估方法以及评估实践研究等方面 ,紧密结合我国具体国情 ,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9.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有助于实现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高效利用;在综合考虑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内涵和指标选取原则的基础上,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的条件基础、土地投入强度、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益、土地集约利用发展趋势等5个方面构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法和障碍因子分析法,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综合测度,结果为广西湾经济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低,为低度利用,其中主要的制约因素前3住为城市人口与用地弹性系数、固定资产投资额与用地弹胜系数、地均年固定资产投资额。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南京市为调查对象,分析了土地征用补偿偏低的主要原因,并对土地征用补偿标准的确定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提出土地征用补偿应以转用后的用途按照市场要求进行评价,同时指出土地征用补偿的实质是土地总收益如何在国家、建设单位、农民集体及农民个人之间分配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