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江苏跨江联动开发对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导向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三角在行政主导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制约该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江苏沿江跨江联动开发是发挥上海龙头作用,转移苏南沿江产业带,促使长三角形成以上海为龙头的对称格局的必然。江阴———靖江的先行联动更具条件。跨江联动开发目标选择的关键在于冲破行政壁垒,进行有效的政府合作,对长三角经济的再发展具有导向价值。  相似文献   

2.
江苏区域整合与产业带战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江苏南北经济差异显著。江苏区域整合的重点是将苏中地区逐步融入苏南板块,形成“大苏南”板块,实施沿江发展战略;由东西向顺江交通为主的战略向以南北向跨江交通为主的战略转移,形成三个“跨江发展金三角”;在经济带的基础上突出建设产业带,实施产业带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构建江苏与西部联动发展的三大主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西部大开发中,加强东西合作,需要构建贯通东西的区域开发轴。江苏有长江、陇海-兰新大陆桥与西部相联,并在建通向西部的宁启-宁西铁路。沿江、沿桥、沿路,可构造江苏参与西部开发的三大主轴。依托贯通东西的三大轴线,实行“三沿”开发、“三港”开放、“三带”联动战略,江苏能够在东西部优势互补中加快自身的开放、开发,与西部实现“双赢”、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江苏沿江开发的总体架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加快沿江开发是江苏实现“两个率先”的重大战略举措。江苏沿江开发区域包括南京、镇江、常州、扬州、泰州、南通6个直辖市区和拥有长江岸线的15个县(市),拥有人口2409万,占全省的32.7%;面积2.4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4.0%;2002年GDP4548亿元,占全省的47.8%。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国际产业和资本加速向江苏沿江地区转移,天时地利人和都对沿江开发十分有利,必须科学制定沿江开发规划。一、沿江开发的基本原则沿江开发要按照整体开发、有序发展的总体要求遵循以下原则:(一)集约型开发充分发挥沿江城市比较优势,以开发园…  相似文献   

5.
未来五年,福州市将以建设海峡西岸经济核心城市为目标,充分发挥省会中心城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密集优势,进一步增强省会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能力,全面发挥福州的海洋资源优势,全力打造海洋经济强市,大力实施“一城两翼双轴线”城镇群发展战略,加快构筑跨江向海、山水相间的沿江滨海式城市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6.
长三角经济圈与大陆桥经济带的联动发展,既是加快我国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需要,也是长三角地区实现“两个率先”加快发展的需要。而大陆桥起点连云港港的快速发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完善,以及大陆桥经济带与长江黄金水道的对接,将大大地推动这一联动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叶明 《经济研究导刊》2009,(25):120-121
加快苏北区域的经济发展,尽快缩小苏北与苏南地区之间的差距,是实施江苏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关键。因此,必须正确面对苏北与苏南之间的现实差距,同时要以区域经济的科学理论指导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即苏北地区要主动策应区域共同发展和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积极参与江苏南北联动发展;要以招商引资、推动产业集聚为抓手,加快工业化进程;要着力培育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推进城市化进程;要以优化环境为先导,着力提升区域发展的竞争力。这些是加快苏北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8.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江,世界第三大河。江阴处于长江三角洲的“金三角”地段,国家决定在这里重点开发“一江(滨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两桥(江阴长江公路桥,新(沂)宜(兴)长江铁路桥)”此乃富民强国之举。 长江水运对带动经济腾飞举足轻重。江阴地区是长江水运干线的黄金地段,是长江甲乙级航段的分界线,万吨级海轮通江的中段点,亦是在江海转运和江河换装的最佳地段。也是我国向西发展的重要通道。当前我国向西的三条通道,陇海——兰新铁路运输已经饱和,珠江通道运输阻梗,发展困难重重;只有长江通道潜力大,发展前景广阔。国家确定“八五”期间开发长江运输,在江阴建造公路、铁路大桥不但可沟通皖苏鲁运输,亦可解决江  相似文献   

9.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皖江城市空间整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皖江开发成效显著,沿江城市逐渐成为安徽省发展极核地带,各城市均形成了自己的主导产业,区域分工体系初步形成。但与长三角地区差距拉大,边缘化特征明显,沿江城市偏居长江南岸,城市发展空间受限。融入长三角是皖江沿江城市空间整合的前提,整合区域城镇空间关系是皖江开发融入长三角的关键,构建“芜马铜”城市群是皖江沿江城市空间整合首要任务。实施跨江发展战略、建设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制造业基地、构建与长三角接轨的基础平台、打造“马芜铜”核心增长极,是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皖江城市空间整合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苏通大桥建成通车后,使通州与苏南连为一体,并融入上海1小时都市圈,为我们接轨上海、融入苏南拓展了新空间,创造了新条件。为此,通州市先后两次组织近百人的党政企代表团赴常熟、张家港、宜兴、江阴、太仓、昆山、苏州工业园区、相城区等苏南先进地区参观考察,学习取经。苏南地区新一轮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的良好态势,使我们深受震撼和触动,倍添压力和责任,我们将牢牢抓住苏通大桥建成通车和新一轮沿江沿海开发的机遇,  相似文献   

11.
公司是企业演变的一个更高级形态。现代意义上的董事会具有一定程度的内生性,董事会一方面是股东力量互相抗衡的场所,另一方面是联结各利益相关者的中枢机构,具体而言应具有战略性、调和性、独立性、问责性。国企董事会尚存在政企不分、职责定位不清、独立董事功能有限等问题,政府应首先让董事会独立行事,然后对其问责,同时寻求高素质的董事,促使独立董事主动为小股东利益代言。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评论》2003,3(8):F0003-F0004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的前身为青岛海洋大学经贸学院会计学系,成立于1995年1月6日,在此之前系青岛海洋大学经贸学院管理系下设的财务会计专业,于1978年开始招收专科生,1994年设置会计学木科专业,并于同年开始招收木科生。  相似文献   

13.
文章的分析从教师视域出发,选择企业规模、经济实力、人力资源稳定性、战略目标、人才培养质量、师资水平、二级管理、文化兼容、政策支持、法律法规支持以及交流沟通平台建设11个测度变量,作为校企合作战略联盟长效机制达成的影响因素,通过问卷设计与调研,借助信度与效度分析、线性回归分析,得出企业规模、人力资源稳定性、人才培养质量、政策支持、交流沟通平台建设对校企合作战略联盟长效机制的达成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基于此,文章最后提出企业应逐步扩大经营规模、维持校企合作参与人员的稳定性,高校要把人才培养放在首要位置,政府应搭建多渠道交流沟通平台、制定具体激励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管理层报酬--绩效敏感度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实市场中,公司经理人普遍存在着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为了尽可能地减少由此造成的代理成本,一个相当普遍的策略是对公司管理层实施薪酬激励政策。对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报酬—绩效敏感度的实证分析表明: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报酬——绩效敏感度的离散程度非常高,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和一致性;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报酬表现出“工资刚性”;公司绩效与管理层报酬——绩效敏感度之间不存在明显关联性。在重构中国企业高管薪酬体系的时候,对这些问题有必要慎重考虑。  相似文献   

15.
水平井井筒内流体的流动情况与直井相比差异较大,水平井内的压力降对水平井的产能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给出了一套完整的蒸汽驱比例模型相似准则的同时,重点介绍了水平井筒内流体流动的相似准则的研究方法,并对结果做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6.
我国财政职能观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馨 《财经问题研究》2001,(11):77-77,F003
财政职能问题是我国财政基本理论问题之一,它对我国财经实践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介绍了我国财政职能论半个世纪的发展沿革概况。50年代初,从前苏联引入了财政职能论,这主要是“使命观”、“作用观”的“财政职能论”。此后经过数十年发展演变,到70年代末转到“客观功能观”上来了。到了90年代,在借鉴西方理论的基础上,我国财政理论界呈现出愈益强烈的转向“职责观”、“任务观”的趋势。这些变化,是由计划经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等不同经济体制背景所根本决定的。  相似文献   

17.
史为光 《江南论坛》2008,(11):24-26
博客,又名网络日志,英文为blog,全称weblog。它是继BBS,community等网络虚拟社区以及MSN、GTALK、OICQ等IM即时聊天工具后的一种新的网络交流工具,是一种新的传播个人信息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福建省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有效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积极成果,经济增长速度较2009年显著回升,主要指标增长速度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宏观运行态势平稳、强劲。2011年福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仍有较好的基础和环境,预计全年福建经济仍将保持两位数增长,投资依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但也要清醒看到面临的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中央加大反通涨紧银根力度等各种风险和挑战,出口和工业增长速度有可能适度回调,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城乡居民收入的任务仍然艰巨。  相似文献   

19.
前一阶段,我们围绕农民增收问题,对吴中区进行了调查,我们总的印象是:农民较大幅度增收的曙光初露,2004年能不能成为农民收入增长从滞缓到较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不断扩大到逐步缩小的历史性拐点,还有待时间验证,但不管未来的发展如何,2004年农民收入出现较大幅度增长势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一个关注“三农”问题的人们喜上眉梢的年份。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