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2月13日发出通知,为了进一步完善股票发行方式,促进证券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今后将在新股发行中试行向二级市场投资者配售新股的办法。通知指出,向-级市场投资者配售新股,是指在新股发行时,将一定比例的新股由上网公开发行改为向-级市场投资者配售,投资者根据其持有上市流通证券的市值和折算的申购限量,自愿申购新股。投资者持有上市流通证券的市值,是按招股说明书概要刊登前一个交易日收盘价计算的上市流通股票、证券投资基金和可转换债券市值的总和(不含其他品种的流通证券及未挂牌的流通证券),其中…  相似文献   

2.
丛亚平 《董事会》2007,(12):76-79
由于新股发行机制不合理,巨额资金囤集一级市场,发行市盈率越定越高,从源头上为二级市场输入了泡沫,也使股市中大机构与小散户之间利益不均的矛盾日益加重——进一步改革我国新股发行机制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潘敏 《董事会》2014,(9):38-39
正在一个投机的市场上,寄望于投资者进行理性的长期价值投资可能只是一种奢望。根除包括炒新在内的各种市场投机行为,还得从纠正市场单纯的融资定位这一根本问题着手一直以来,逢新必打,逢新必炒,已成为A股市场新股发行和新股上市时投资者投资的必然逻辑。由于炒新股使得大量资金流向并锁定于一级市场,从而导致二级市场资金流出,股价波动;过度的打新和炒新使得新股  相似文献   

4.
董登新 《董事会》2014,(8):98-98
正新股发行改革中,网上发行中签率远远高于网下配售比率,这一偏向中小投资者的举措,实际上并未产生任何好的效果,相反,打新炒新的零风险收益全被机构与大户垄断2009年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初衷或大方向从一开始就十分明确,这就是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然而,习惯了政府大包大揽的中国股市,在市场化、法治化改革的进程中,遭遇"行政化"的阻击,市场舆论以保护投资者为借口,要求政府干预股市,干预IPO,这使得2009—2012年  相似文献   

5.
郑磊 《董事会》2011,(5):24-25
绿大地(002200)欺诈发行股票成为近期投资者关注的热点事件之一,根据已经披露的造假情况来看,其涉嫌欺诈上市情节让人触目惊心。新股发行中的欺诈现象再次成为市场瞩目的焦点话题。  相似文献   

6.
天亮德华 《董事会》2012,(10):94-95
内地市场中小投资者众多,对中介机构的制衡能力相对薄弱,相对而言还属于卖方市场,这种睛况下,按募集资金比例收费已成为推动中介机构协助欺诈发行、推高新股发行价的“马达”  相似文献   

7.
与预期相仿,上证指数在6月2日摸高到1695点之后,开始向下进行调整。6月14日调整到1512点后开始反弹,5月20日收盘已回升到1592点。以中工国际打头实行全流通后的新股发行并没有对市场形成实质性打压。看来“新股开闸是利空”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当然供求决定价格。如果短期内新股发行过于密集,也必然会对市场形成一定的压力。但新股发行的龙头掌握在管理层手中,相信他们不会无视大盘的走势而过快地放开发行的口子。因为,无论对于管理层还是一般投资者而言,都需要有一个平稳运行的股票市场。  相似文献   

8.
与预期相仿,上证指数在6月2日摸高到1695点之后,开始向下进行调整,6月14日调整到1512点后开始反弹,5月20日收盘已回升到1592点。以中工国际打头实行全流通后的新股发行并没有对市场形成实质性打压。看来“新股开闸是利空”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当然供求决定价格。如果短期内新股发行过于密集,也必然会对市场形成一定的压力。但新股发行的龙头掌握在管理层手中,相信他们不会无视大盘的走势而过快地放开发行的口子。因为,无论对于管理层还是一般投资者而言,都需要有一个平稳运行的股票市场。确切地说,一个震荡走强的市场应该是为大家所欢迎的…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打新,为数不少的机构与散户纷纷抛售股票筹集资金,进而引发市场的震荡;市场对新股的疯狂炒作,导致新股风险日益膨胀;众多新股连续涨停,助长了市场的投机气氛;新股受关注度太高引发其他板块失血今年堪称资本市场的"改革年",IPO制度改革、退市制度改革以及资产重组制度改革纷纷鱼贯而出。虽然步入"改革年",但制度改革显然不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纵观此轮新股热,有几个方面值得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0.
《董事会》2012,(4):53-56
多年来,公众投资者对新股发行的“三高”现象(高价、高市盈率、高超募)深恶痛绝。郭树清上任证监会主席后,为中国资本市场体制改革带来了一股清风,监管层终于表示要对“三高”发行动手术,这是市场和民心久盼的甘霖。然而,有关方面是否深刻意识到“三高”发行的严重弊端了呢?如果对其严重后果认识不足。这个手术很可能动不好,最终仍会被利益集团的游说软化为“隔靴搔痒”或者变相固化。中国资本市场的革新和复苏又将错失良机。  相似文献   

11.
运用均值比较与方差分析,发现沪市股票市场化程度远低于港股,集中体现在发行价、初始收益率及中签率等方面.根据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建议:尽量减少中间环节,消除承销商等中间环节,建立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直接对话与沟通的新股定价与发行机制.  相似文献   

12.
熊锦秋 《董事会》2014,(2):18-18
正无论是市值配售还是"一人一手",都不是解决新股发行市场问题的根本办法,要真正解决问题,还须加强对利益输送和炒新中市场操纵的打击力度等继《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修订后的《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以及沪深交易所《网上发行实施办法》、《网下发行实施办法》的陆续发布,企业密集拿到IPO批文、新股申购于2014年元月8日正式拉开大幕。就目前的情况看,网上发行办法可能还有完善的余地。  相似文献   

13.
杨红波 《董事会》2014,(3):32-32
正为治理"三高",不惜以行政方式强力干预发行价格,无理由、大比例地剔除所谓的"高价申报",有违市场原则,并没有厘清和理顺新股发行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也没有体现"坚持市场化、法制化取向……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改革总原则,不是正路  相似文献   

14.
熊锦秋 《董事会》2014,(1):18-18
正尽管《暂行规定》要求"存量发行后,公司股权结构不得发生重大变化、实控人不得变更",但这只是不允许"质变"。存量发行对股权机构必然产生"量变",对公司治理必然产生负面影响《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时公司股东公开发售股份暂行规定》都已正式出台,规定持股满三年的原有股东在公开发行时可以将部分老股向投资者转让,笔者认为存量发行应慎重。  相似文献   

15.
近期以来,股市极度低迷,市场持续走弱,人气不旺。市场成交量不断萎缩,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的情况非常普遍。从打新必赚到打新就赔自2011年1月7日今年第一只新股上市以来,截至6月16日,A股市场发行的新股一共156只。其中,上市首日破发的  相似文献   

16.
梅慎实 《董事会》2014,(3):33-33
正在改革股票承销办法、努力切断新股定价过程中所有参与者可能的利益链、堵住"人情票"和"关系票"漏洞的同时,信托责任的立法应起先于违法犯罪行为而存在,通过严刑峻法强迫参与者履行信托责任本次重启IPO没几天,就出现一些已获中国证监会核准发行文件的公司,由于新股发行定价市盈率过高而  相似文献   

17.
在缺乏赔偿机制的中国资本市场,面对充满瑕疵的招股说明书,声势浩荡的带病大军闯过号称"监管森严"的IPO大门,最大的利益相关人——股民在愤恨之余却只能选择"麻木"曾几何时,股民用"中彩"来形容收益可观的新股中签。如今,面对超八成的新股破发潮,新股成了烫手山芋,"中彩"犹如"中  相似文献   

18.
曹中铭 《董事会》2014,(3):30-31
2014年伊始,新一轮IPO重启挑动了众多投资者的神经。尽管监管层付出巨大努力,但新机制运行后,人们逐渐感到,IPO老三高问题未除,新三高又冒了出来。对于A股市场新股发行中出现的新问题,究竟是改革过渡期的正常阵痛,还是治本缺失的结果?究竟该如何出真招,才能逃脱这个怪圈?  相似文献   

19.
天亮 《董事会》2015,(4):54-5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要求。长期以来发行体制改革一直是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三中全会决定的要求为我们推进发行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证券发行是资本市场运行的基础环节和投融资活动的重要平台,企业通过它获得发展亟需的资金,投资者通过它分享经济增长和企业发展的成果。可以说,发行环节不仅是证券进入资本市场的源头,也是决定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李曜 《董事会》2015,(1):86-87
当股票被爆炒,可启动老股东股票自动解禁,这等于赋予老股东一个卖出期权,将导致大量存量股票上市,以平抑过高的需求近一段时间以来,一只名叫"兰石重装"的个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公司发行价1.68元,上市首日开盘价2.02元,至首次停牌前(2014年11月11日)报收19.7元,在23个交易日连续涨停,涨幅惊人。之后仍然连续再涨,获称"超级妖股"。兰石重装的疯狂炒作,反映了中国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困境。兰石重装暴涨之谜新股上市后为何会出现诡异走势?要么是新股IPO定价过低,要么是二级市场投资者非理性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