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7 毫秒
1.
《山西旅游》2005,(4):23-23
“煤海之都”大同,是我国首批二十四座历史化名城之一,同时也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我国北方名的旅游胜地。大同煤矿集团发挥资源优势和大企业优势,开发并推出了亚洲唯一,全国独有的山西大同煤矿集团公司晋华宫矿的“井下探秘游”。  相似文献   

2.
大友宾馆     
《山西旅游》2005,(1):i004-i004
大友宾馆位于中历史化名城大同西南,位于全国最大的煤炭基地大同煤矿中心,距大同火车站15公里,距驰名中外的世界化遗产,中国4A级旅游景区云冈石窟18公里,与北岳恒山、悬空寺、应县木塔、上下华严寺等景点相邻。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相似文献   

3.
《山西旅游》2002,(2):14-15
大同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2001年初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近几年来,大同的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华东、华南都是我省国内旅游的主要客源地之一,也是我省旅游市场开发“东进战略”的目标市场。3月18日-25日,为进一步开拓旅游包机入晋市场,山西省旅游局组织了以韩和平副局长为团长,由大运沿线的大同、太原、晋中、临汾、运城市政府、旅游局、部分旅游景区(点)负责人和省(市)新闻媒体记组成的一行35人山西旅游促销团,先后赴泉州、厦门、汕头、广州、杭州、上海、南京进行了大范围的旅游自主促销。  相似文献   

5.
农业文化遗产地农户生计旅游转型与空间地理位置存在关联,旅游环境下区位条件已成为农户生计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遵循顺序解说型设计,该研究采用逻辑回归评估区位条件对生计旅游转型的影响,并通过质性分析探究区位条件对生计发展的作用机理,结果发现:(1)旅游视角下农户生计分化类型在空间上存在一定的分布规律,生计旅游化程度随农户与景区距离的增加而下降,农户区位对生计旅游化转型具有显著影响;(2)既靠近景区又靠近公路的住宅具有旅游经营优势,优势区位助推农户发展形成旅游经营生计,且住宅区位已呈现资本化,成为旅游经营生计中需要投入的资本要素;(3)住宅区位资本形成源于农户住宅的功能转换及外部辐射增值,游客在空间上的集聚及扩散决定了住宅位置的消费市场可达性,形成住宅区位的资本交换与极差地租;(4)景区对邻近社区具有农地、人力资源依赖性,邻近社区投入资源并参与景区旅游生产,社区农户为此获得旅游发展的制度性红利,旅游参与机会及发展福利伴随制度安排的演进而变化。研究有助于认识区位条件对农户生计的影响,对把控旅游地生计资本结构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景区荣誉国家AAAAA级景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中国最佳旅游品牌景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休闲旅游景区。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公元460年,由当时的佛教高僧昙曜奉旨开凿。  相似文献   

7.
我国旅游资源和景区研究的十个前沿问题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旅游景区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也是主要的旅游吸引物。有关旅游景区的规划、建设、管理和营销已成为研究重点,但总体上看,旅游景区研究还严重滞后于景区开发建设的实际需求。本文提出了我国旅游资源和景区发展中10个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徐菊凤 《旅游学刊》2003,18(5):10-14
在中国区域旅游发展中,云南省在进入新世纪的头几年可谓异军突起。它拥有最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收入连续7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高出全国水平;全省接待海外旅游者人数去年为130多万,在全国列第8位;旅游外汇收入4.1亿,列第9位,旅游业发展在中西部地区处于龙头地位;全省旅游收入在其GDP中的比重已经达到12.8%。“彩云之南”的云南堪称为一个真正的“旅游王国”。凡是去过云南旅游的人,都对那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使是在苛刻的专业人士的眼光之下也是如此。云南旅游的成功究竟有哪些经验可以总结?在旅游规划、景区开发、市场推广、旅游企业发展等方面有哪些思路值得借鉴?本刊记者日前就这些问题对云南省旅游局局长、博士生导师罗明义先生进行了一次采访。  相似文献   

9.
中国旅游规划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本文回顾了二十余年来我国旅游规划的发展历程,将中国旅游发展规划分成事业型、事业向产业过渡型、产业型三个阶段,以及创汇导向型、资源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和产品导向型规划四个类型,分析了影响区域与景区旅游规划发展的几个方面,文中阐述了中国旅游规划研究的三个阶段和主要成果;总结了中国旅游规划存在的问题和阶段特征,归纳了中国旅游规划发展过程中主要的思想方法,并指出中国未来旅游规划将朝着市场化、小区化、专题化、精致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万佳源 《西部旅游》2022,(19):102-104+108
乐山是四川省知名旅游城市,凭借得天独厚的优势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历史文化旅游产业逐渐成为乐山最具特色的产业之一。但同时,乐山的历史文化旅游也存在着同质化严重、景区建设有待升级、旅游业规模较小及旅游特色宣传欠缺等问题,还没有在全国形成产业优势。据此,乐山的历史文化旅游在国内国际营销中要突出佛文化、演艺文化、休闲体验文化的特色,加大对当地历史文化遗迹的宣传力度,提高影响力与知名度,拓展延伸旅游产业链,推动乐山市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旅游经济的迅猛发展,临汾尧都区制定了“以化促旅游,以旅游促经济”的发展战略,一方面加强旅游景点的升级工作,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扩大以“华夏根祖化”为主的旅游发展规模;一方面强化旅游宣传促销工作。有力提高了尧都旅游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度,旅游发展势头迅猛,成效显。  相似文献   

12.
80年代中期,山西省涌现出了几个焦炭大王,名震三晋大地,阎吉英就是其中之一。90年代中期,阎吉英独资开发绵山,发展旅游业,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经过七年的风风雨雨,绵山的开发建设规模和速度创全国之最。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绵山的旅游人数、经济效益已超过山西省老牌景区,名列全省旅游景区之首。“绵山  相似文献   

13.
《山西旅游》2005,(1):17-17
近日,宋北杉副省长就祁县乔家大院等四个旅游景点门票涨价问题强调指出:第一、现行的各地政府与旅游门票的关系,是旅游门票收入越多,政府支配的资金越大,这是否是门票涨价原因之一呢?要从旅游整体发展的全盘考虑,就旅游景区(点)存在着机制、体制的问题进行分析;第二、对于旅游景点本身来讲,现行的机制不可能使企业通过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4.
人间仙境天堂风光的绵山,是一处人景观和自然生态荟萃的宝地。有两大旅游品牌,即岩沟绝壁十里化游览区和自然生态景区;共有十五大旅游区,三百多个景点组成,旅游区面积40多平方公里。出龙头寺吊桥门为宗教化游览区,乘车仰望悬崖上的寺庙群和挂壁宾馆及岩沟风光,  相似文献   

15.
《山西旅游》2002,(3):8-8
山西省旅游局局长王锚深、副局长王春元在经过一段时间集中对晋中旅游业实地考察调研的基础上,撰写的《晋中旅游迅速崛起对我省旅游业发展的启示与思考》一于2002年4月26日在《中国旅游报》A3版以题为《晋中旅游迅速崛起的启示与思考》的专题新闻编发后,在全省乃致全国范围内引起业内人士的热切关注和专家们的高度评价,产生了强烈的社会轰动效应。旅游产业作为山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作为“十五”期间的八大战略工程之一。我省在建设旅游大省、经济强省的过程中,应当树立“大旅游”观念,在体制上打破行政区域限制,制订各级旅游规划;应当有好的运作机制,加大省外、国外的宣传力度,把山西旅游资源推向省外、国外;应当尽快建设高墨级的会晨中心,吸引国家级或雷际级会议,以扩大山西的知名度;净化优化景区(点)周围的环境;搞好景区(点)周围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在城市和交通要道设置旅游景点路线的宣传标志。为此,山西省省长刘振华为《晋中旅游迅速崛起对我省旅游业发展的启示与思考》一作重要批示。指出了我省旅游业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全省旅游系统要进行专题研究、认真学习、展开讨论、制定具体方案、抓好落实。  相似文献   

16.
文章首先运用Python爬取携程网关于河南省开封市的游记,随后利用ROST CM6软件对游记进行分析,从认知形象分析、情感形象分析、整体感知形象分析三个维度分析了开封市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并将研究结果和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得出了以下结论:一是在认知形象上,游客对开封的基本认知以人文类别旅游景区为主;二是在情感形象上,游客对开封的积极情感认知主要集中在旅游吸引物、人文历史、旅游演艺、旅游美食、旅游住宿这些维度,对开封的消极情感认知主要集中在旅游交通方面;三是在整体感知形象上,游客对开封的核心形象可以定义为“以宋文化为代表的文化古都”。  相似文献   

17.
《山西旅游》2006,(3):11-12
2006年“五一”旅游黄金周,我省各级旅游质监机构坚持24小时值班,保证投诉渠道畅通,及时受理投诉,解答游客旅游咨询。“五一”黄金周全省共接到旅游咨询电话1025余个,受理各类旅游投诉107件。比去年同期的78件上升了37%。其中:旅行社问题的55件,占总数的51.4%;旅游景区(点)问题的25件,占总数的23.4%;交通问题的6件,占总数的5.6%;宾馆、饭店餐饮问题的6件,占总数的5.6%;其它问题的15件,占总数的14%。  相似文献   

18.
李宁 《西部旅游》2022,(18):106-108
近些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以及民众旅游意识的觉醒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传统被动的旅游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游客开始追求具备主动性、参与性、体验性的多元化旅游产品。因此,作为全国知名旅游城市的江苏苏州,需要从游客角度出发,以游客体验为中心,重新审视和设计景区要素,重新设计具有较强体验感的旅游景区和旅游产品,建构符合当前体验式旅游发展需求的景区规划新模式。基于此,文章在分析体验式旅游的概念与特征的基础上,分析旅游景区体验设计的原则,探索以体验式旅游为导向的苏州景区规划设计策略,旨在增强苏州景区的体验感,为我国同类旅游景区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编辑手记     
春天又一次来临,翻开新的封面,伴着油墨的清香,2009年第2期如期而至。本期刊载文章包含了节事与旅游、旅游市场、旅游产业、城市旅游、酒店与旅行社、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等丰富的内容,值得细读。节会旅游的研究,有助于对节会的理性认识;旅游目的地节事与旅游业的融合、通过大型节事提升旅游地形象,以及节事对中国会展产业发展的影响,等等。从不同角度解析节事与旅游地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甘肃旅游资源开发创新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肖星  李亚兵  侯佩旭 《旅游学刊》2003,18(6):106-110
近年来,甘肃旅游资源开发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差距也是显而易见的。进入21世纪后,甘肃旅游资源开发必须在如下3个方面开拓新视角,探寻新思路,方能在中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在开发战略上,应主要选择政府主导型战略、旅游精品战略、PPT战略和旅游现代化战略;在开发模式上,应在实施扶贫开发模式、旅游圈层开发模式和景区内涵提升模式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产品结构上,应着重从类型、空间、时间和要素等4方面加以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