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数字产业具有前沿性、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技术标准国际化是数字产业保持全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采用纵向单案例研究法,以昕诺飞为研究对象,探索企业推进技术标准国际化的路径及机制。结果表明,昕诺飞实现技术标准国际化的主要路径是基于自主研发或收购专利组建标准联盟或专利联盟并制定发布联盟标准,进而将其转化为国际标准、目标国国家标准和团体标准;企业可基于标准开展相应认证检测,形成“联盟+标准+专利+认证检测”的闭环,实现“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市场垄断化”的良性循环,以维持企业长期竞争优势;推进技术标准国际化的关键在于组建联盟,我国数字产业可通过“标准联盟+专利联盟”的双联盟策略,形成核心层稳固的开放式战略联盟,通过构建共生演化生态系统推进技术标准国际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广西制糖业的发展现状,并站在产业发展的国际化角度重新对广西制糖业发展进行审视,进而不仅从国内和国际两方面进行权衡,还从有利于产业健康平稳发展的角度对广西制糖业的战略联盟方向进行探讨,阐述了广西制糖业实施战略联盟的必要性,提出了广西制糖企业实施国内战略联盟应侧重于规模化、一体化、多元化发展;实施国际联盟应侧重于供应链联盟、高端技术联盟、市场联盟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袁觅康 《经济师》2004,(6):149-149
2 1世纪 ,企业的发展出现了新趋势 ,企业间结成联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趋势。战略联盟有利于扩大企业规模 ,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还有利于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因此 ,战略联盟对我国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银行跨国战略联盟:基于价值链的分析框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从价值链的角度重新诠释了银行跨国战略联盟 ,认为战略联盟的实质是价值链核心环节的互补 ,并以交易费用理论和资源理论为工具 ,剖析了战略联盟具体形式的选择问题。联盟伙伴的选择和联盟的有效管理是决定联盟运作是否成功最主要的两大因素 ,这两个因素直接决定了联盟成员之间的合作程度。本文重点分析了关系资本对联盟成员合作的意义与作用过程 ,并以动态分析的方法对关系资本的两种主要形式———信任与承诺的形成及其在联盟成员之间的互动机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本文提出利用银行跨国战略联盟实施我国银行业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构想 ,并指出应注意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跨国经营已经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选择。基于资源基础论分析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资源优势流失、资源劣势产生、补足资源缺失资源困境,并探析其产生的原因,为企业巩固自身资源基础,顺利开展国际化经营提出采取渐进的国际化方式、进行国外市场投资环境调研、建立稳定的战略联盟和培养组织的学习能力对策。  相似文献   

6.
主要的营销渠道战略联盟有:经销商之间的联盟、供应商之间的联盟、供应商与经销商之间的联盟三种形式。通过对建立营销渠道战略联盟的优劣势分析揭示:建立战略联盟是提高渠道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同时要注意维护渠道联盟的健康发展;营销渠道的发展和演变,营销渠道战略联盟发展的八个趋势;建立和维持渠道战略联盟的难点及其应对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提升品牌形象是每个汽车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市场对奇瑞高端品牌的反应,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奇瑞汽车品牌高端化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最后依据SWOT矩阵战略提出奇瑞汽车进军中高端市场的相关战略及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回顾差异化战略理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奇瑞汽车有限公司的差异化战略进行分析,针对奇瑞竞争战略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对策。指出我国汽车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借鉴于奇瑞的差异化战略,在竞争中赢得优势。  相似文献   

9.
企业战略联盟的发展趋势与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潘爱玲 《经济纵横》2002,(12):45-4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 ,世界各国的跨国公司纷纷结成各种战略联盟 ,通过彼此间的合作 ,发挥竞争优势。我国加入 WTO后 ,企业面临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 ,本文分析了企业战略联盟发展的动因和趋势 ,提出了推进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对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国际化竞争的加剧,以往传统的竞争观念和竞争模式正在发生变化。企业间的战略联盟就是这一变化的产物。企业以“战略联盟”这种形式展开各种各样的合作,目的在于应付日益激烈的竞争,求得开拓市场,求得在“合作博弈”“、合作竞争”中共赢发展,获得利  相似文献   

11.
跨国战略联盟—增强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新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潮流的不断加强以及中国加入WTO。我国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这就要求我国企业视野不能仅局限于国内市场和传统的竞争方法。必须开拓视野进行国际化经营,跨国战略联盟作为90年代新出现的国际竞争战略,受到越来越多跨国公司和国外大企业的青睐和采用,据统计在1994年至1996年全世界形成的2000个企业联盟中,大约75%是跨国战略联盟,跨国战略联盟正在改变着全球的商业环境。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作为浙江民营经济主要代表的义乌民营企业走向世界是一个必然趋势。针对义乌民营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并从协作共赢加强区域合作、建立企业战略联盟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涉外经济管理水平等角度对进一步推动义乌民营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3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案例为样本,运用扎根理论的三阶段编码方法,从联盟合作机制视角,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影响机制模型,对联盟稳定性进行多案例探索性研究,得出以下命题:运行机制、控制机制、激励机制和整合机制共同构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长效合作机制,该四维机制作为联盟运行的机制保障,有助于提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政府政策能强化联盟合作机制对联盟稳定性的促进作用。结论可为战略联盟长效合作机制构建以及政府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贠晓哲 《经济论坛》2005,(13):50-5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竞争国际化趋势的愈演愈烈,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形式都在发着巨大的变化,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传统的产业组织体—企业/农户间单打独斗的竞争方式正在被基于战略联盟的合作竞争逐步替代,介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第三种资源的配置机制——“战略联盟”正在迅速发展。随着我国加入WTO承诺的按时兑现,作为当前和未来中国农业发展中的“朝阳产业”的乳业,  相似文献   

15.
跨国经营的企业为什么要联盟 80年代中后期迅速发展起来的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联盟”,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1.外部的市场条件日益国际化、全球化。技术进步太快,公司技术战略的基点不可能放在“自给自足”上,必须从更广泛的视野规划公司的内部资源和各项竞争力因素,包括从规模经济、合理R&D投入等诸多方面入手,寻找合作伙伴,取国际之众长以补已之资源缺陷。在任何意义上,光凭自己的能力是决不能够“打天  相似文献   

16.
联盟战略已成为企业在新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必经之道,由于对战略联盟认识的不同视角以及对战略联盟概念的不同界定,形成了泉多不同的战略联盟理论。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有:价值链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合作竞争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在几种主要战略联盟理论中,资源学派的战略联盟观有其特殊价值。对企业战略联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构筑企业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举措,也是新时代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施“数字中国”战略的重要内容。基于战略联盟视角,理论分析企业参与战略联盟对数字化转型的内在作用机制,并采用大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企业参与战略联盟能够推动数字化转型,且股权式战略联盟、联盟对象为企业和政府、联盟内容涉及数字化技术有助于增强战略联盟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作用;(2)企业参与战略联盟通过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抑制管理层短视行为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3)与其它企业相比,参与战略联盟更有助于推动非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和地处商业合作文化浓厚地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研究结论可为揭示战略联盟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启发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跨国汽车集团与新兴市场国家汽车公司的联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仁德  陈翔 《经济管理》2003,(14):44-48
本文分析了四种战略联盟:跨国汽车集团之间的战略联盟、新兴市场国家当地公司与跨国汽车集团的战略联盟、新兴市场国家内部汽车公司联盟和新兴市场国家间汽车公司的联盟。将跨国汽车集团与新兴市场当地公司的战略联盟纳入一个联盟框架中分析,有助于全面把握这类联盟在汽车全球联盟中的地位,从微观角度得出对新兴市场国家发展汽车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靠“战略联盟”开拓国际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扬 《经济论坛》2001,(12):28-29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国际化竞争的加剧,传统的竞争模式正在悄然变化,战略联盟作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有效组织形式,在世界各地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迅速发展。了解和运用战略联盟的理论和实际运作,对于我国企业大力提高国际竞争力,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跨国战略联盟是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典型形式和最迅速、最经济的途径。辽宁是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装备制造业是辽宁省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近来,在金融危机形势下,国家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的出台,为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要占据市场制高点,建立世界级的装备制造业基地,辽宁装备制造业仍需要借助跨国公司,实施跨国战略联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